第22章 凱爾特戰車(中)(1 / 2)

. .

薩博的詫異不無來頭,當時羅馬派往行省的總督,往往在「抽簽」決定去何處時,為去富饒省份行駛大量的賄賂,所以在任期上會變本加厲地盤剝行省。之前的喀提林、維勒斯莫不如此,在各地行省內的人群,一是政治待遇為「外國臣民」的行省義務民,大多是土著民,他們必須要繳十分一的收入;二是羅馬移民組成的殖民地,有免稅的權利,但卻有入伍從軍的義務。因為總督手里有操控「稅收杠桿」的大權,為了搜刮方便,以彌補謀取官職帶來的債務,順便也為自己謀取財富,總督在稅收方面往往「花樣百出」,雇佣大批包稅人竭澤而漁,最終義務民的納稅數額遠遠不止十分一,而是能達到三分一乃至二分一之多,這也是偏遠行省屢次爆發反抗起義的原因(米特拉達梯六世就是利用這個,鼓動小亞細亞對羅馬人發起戰爭)。

這時,財務官居然真的按照十分一的准則收稅,才讓薩博凱穆斯感到莫名驚訝,李必達笑了下,「也有附屬條件,奧西爾到意大利伽的各部落,必須在十分一的基礎多繳納百分之十五的『血稅』,可以用金錢,可以用斗篷、羊皮、武器等實物,也可以出壯丁從軍。但這相比其他總督來說,也是極輕的負擔了。」

「出人?怎么出。」

聽到這個疑問,李必達又從哈巴魯卡手里拿來一塊寫字板,年輕人看了下,上面都是換算的詳細規則,一把劍值多少錢,一件羊皮值多少錢,一桶橄欖油值多少錢,一匹馱馬值多少錢,一個壯丁值多少錢,換算血稅起來十分方便,更謹慎地是,上面還明確規定,不要繳銅錠和野生動物來充數,因為只有鑄幣廠和動物園需要這個,只能在規則規定的物資種類里選擇。

結果,得到信件的周邊部落很歡欣鼓舞,在短短數日內就把稅收以及附加的血稅交齊了,丘尼伊部落處在山區,便送來了一百五十名輕裝散兵和六十名騎兵;卡法部落比較富裕,就送來了批橄欖油與羊皮;康尼斯多吉斯人則送來大量的鐵釘和刀劍......

至於剛才薩博凱穆斯所關心的,我這么干凱撒知道不知道的話題,起碼不是我現在所要關心的,只要能組建一支精銳軍團,我就能從奧西爾打到紐曼細阿,劫掠的錢財足以平衡收入。

搞妥當後,李必達便留下了腓尼基人在城市里籌措物資,安置倉庫,其余的主力人馬,現在共有四百名步兵,一百名騎兵外加兩百名投射散兵共七百人,外加幾乎同等數量的軍奴、匠師,還有少量的砲兵、工兵及六門弩砲上路,朝著奧西爾城浩浩盪盪進發——李必達采取了薩博凱穆斯的建議:奧爾西外五十斯塔狄亞,有處叫基密拉的山村,有密林、高地和很好的泉水,並且扼守通往維頓尼的道路,可以在彼處構築冬營陣地,藉此為跳板基地,前往維頓尼募兵,或戰爭。

行程里,李必達強令各營帳隊(經過一個集市日的集體生活,兵士十人委員會,已經挑選出各營帳隊的十夫長,這些人不是勇猛強壯的,就是年老富有眼光的)遵循行軍隊列,把輜重與馱馬保護在中間,不得有絲毫疏忽,違令者扣發百分之三十的薪資:選出十夫長的同時,李必達巧妙地通過十人委員會,又做出了薪資每隔四個集市日(就是一月)發一次的命令,改革了其他羅馬軍團半年乃至一年發放一次的慣例,李必達認為這樣既可以讓兵士安心崗位勤務,也能約束他們的心性,一旦半年發放一次,他們絕對會把金錢虛擲在賭桌和ji女上,並且對官長的忠誠和服從也發生動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