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零七十二章選擇(2 / 2)

所以西方一旦遇到危機,就會來一個『尊王攘夷』,簡單來說就是給公民找個敵人,基本上就是自由民。什么排猶啊、巫女啊、吉普賽人啊,黃禍啊,排華啊,異教徒啊,前蘇聯啊,反正一旦有內部危機,立刻就會找個敵人,團結公民,避免公民把矛頭指向貴族。

中原一旦遇到危機,立刻改朝換代,誰來也不好使,可謂是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不管外面是不是有外敵,國人和野人可不管這些,屬於誰不讓他們好過,他們就讓誰不好過。

西方還屬於春秋戰國時代,看春秋歷史就可以看到很多國人優先的記錄。什么國人暴動、肉食者鄙、子產不毀鄉校、尊王攘夷……全是為了團結國人而做出的讓步。

甚至可以說春秋時期的王道和霸道,王道就是團結國人和野人,霸道就是國人至上。

霸道就是誰更能調動國人,誰就是霸主,齊桓公的『尊王攘夷』其實就是團結周人一致對外,把周天子當做借口,實際上是齊桓公做周人盟主。

王道則是誰能調動國人和野人,誰就是王者,商鞅把國人和野人並未黔首,一起擴張。

「霸道還是王道,你可以選一個。」杜蘭對內鬼說道:「你不是覺得這個國家已經無葯可救了么?那就造反吧。」

「當然你也可以王霸結合。」杜蘭說道只是王霸結合的話,文化就很難搞定了,因為王道的文化和霸道的文化畢竟還是有差異的。

團結國人和野人的文化和國人至上的文化差距巨大,霸道的文化修修改改或許還能用於王道,而王道的文化是不可能適用於霸道的。

王道講究的是雙贏,霸道講究的是零和博弈。霸道不能接受雙贏的文化,王道倒是可以學習零和博弈的文化。

「你選擇吧。」

內鬼瞠目結舌,沒想到九課的警部竟然教唆罪犯造反,這叫什么鬼?老實說真要她造反,還真有點困難,因為她只是想要情緒的發泄,只是想要讓所有人知道自己的痛苦。就和佩恩一樣,就是一袋米扛幾樓。

他們要的其實不是造反,就是破壞,就是發泄。不是王道,也不是霸道,就是單純地報復世界。

說到底還是教育不徹底,要是早點教他們造反的小技巧,他們就不會報復世界,而是會團結朋友,對抗敵人。

到底是公民至上,把身邊的自由民當做敵人。還是團結國人和野人,把壓迫者當做敵人,總歸是可以選一條路的,就不會無差別地對國人和野人進行反擊,唯獨不對貴族動手。

「這個國家的問題就是華族既不霸道也不王道,這個國家的公民也很容易以下克上,華族、公民、自由民都很難團結,只有天皇一塊遮羞布。」杜蘭表示島國的問題就是資源太少,華族、公民、自由民很難互相團結,因為資源只夠一方使用的話,那他們肯定得互相爭斗,無法團結。

一個和尚有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只有國人,那國人至上的霸道可以很順利。有國人和野人,那可以施展王道,大家一起抬水吃,更輕松更愜意。但如果貴族、國人、野人面對的是一碗水,那斗爭可就激烈了。

所以島國的問題就是三方盯著一個利益,只有天皇這么一個幌子勉強讓三方不撕破臉皮,所以他們才說萬世一系,因為沒有天皇,他們就得把斗爭擺在明面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