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二十章理論依據(2 / 2)

一味順從是捧殺,忠言逆耳利於行。以這個標准來看,迪奧手下沒有一個忠臣,沒有一個是指出迪奧錯誤的。

當然或許有,肯定被迪奧殺掉了。

迪奧從來都是以自己的角度觀察世界,從來沒反過來想過了,現在聽杜蘭這么說,就覺得很難受,說道:「你在教我做事?我從來不會錯,不需要任何人提出意見。」這就是徹底的剛愎自用。

「明明已經失敗過了,難道還是沒有吸取教訓么?」「不要忘記你連搶奪jojo家產的目的都沒有達成,就算你成為吸血鬼,但最後還是敗了。就沒有反省過嗎?」杜蘭苦口婆心,表示做反派也要謙虛啊。要是迪奧的路線能行,那他就不會失敗了。

不過這也不能怪迪奧。

就算是孔子在遇到危機的時候,也會說是世界的錯。

當年孔子困於陳蔡之間,餓了好幾天肚子,到了動搖的時候,就問三位弟子到底是什么原因導致他們不受到待見。

子路說是因為我們做的不夠好;子貢說是因為我們做的太好,應該放低標准;只有顏回說不是我們不好,也不是我們太好,而是世人太愚昧。

對於我們做得不夠好這個說法,孔子是這么說的,如果做的好就會被重用,伯夷叔齊就不會不食周黍,餓死在山上了。

面對我們應該放低標准,孔子是這么說的,做學問如果只求別人接受,那不是真學問,是沒志氣。

只有顏回說我們沒有錯,得到了孔子的高度肯定,錯的不是自己的克己復禮,錯的是世界。

所以面對理想和現實的沖突,堅持理想固然可貴,可很容易就會得出『錯的是世界』的理論。

孔子的說法也可以用在虛身上,也可以用在迪奧身上。

失敗難道就是自己的錯么?不是。是因為世界本身就容不下真理,是因為真理和當今世界不兼容。

但真理就是真理,是不會改變的。失敗不足以證明真理不是真理。

所以杜蘭的勸解在迪奧看來完全就是廢話,之前他確實失敗了,但不代表自己的路線不會走通。

但事實就是他還會繼續失敗,因為他身邊沒有忠臣。那些手下只能打天下,不能坐天下。一旦武力優勢消失,他們就會兵敗如山倒。

哪個國家、哪個王朝是靠軍事實力維持住的?元朝,夠qiáng大了,結果一百年都沒到就被推翻了。軍隊再多,武力再qiáng,也沒保住優勢。

迪奧一心認為依靠力量可以獲勝,可謂是愚不可及。

「依我看就是石像鬼面具害了你。沒有面具之前,你是動腦多過動武,不做人之後,你就徹底迷信超級力量了,連搶奪家產的本心都忘記了,連家產都搶不過來,還算什么反派?!」杜蘭痛心地批判道。

迪奧一臉懵bī,表示對方到底是什么意思?到底是想要讓自己改邪歸正,還是想讓自己找回犯罪的初心?他有些搞不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