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19部分閱讀(2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5888 字 2021-02-14

十四年,其統兵十四萬,入蕭關,殺北地都尉孫卬,侵入彭陽,燒毀漢天子的行宮回中宮,前鋒騎兵甚至出現在了甘泉宮以北三十里的地方,肆虐漢地長達一個月,殺死殺傷軍民數萬人。

去年,侵略雲中上郡,殺掠數萬人。

毫不誇張的說,這位右賢王就是漢室最想殺的敵人

現在他死了,天子怎能不高興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八十六節 傳播

天子劉啟當天晚上高興的連飯都多吃了一碗,但除此之外,卻並沒有太過聲張,還囑咐劉德不可將此事傳揚出去,更下令宮中知情宦官敢有泄者死。

顯然,天子是想陰一把諸侯了。

匈奴右賢王既死,中行說也被貶去了北海,很顯然,匈奴是不會在短期內對漢地有什么想法了。

如此一來,天子就真正放心了。

沒有匈奴干涉,削藩之事,成功的把握大增

於是當夜晁錯奉詔入宮,跟天子劉啟兩人密議到了半夜。

第二天,朝議之上,晁錯再次重提舊事,要求治膠西王劉卬私自買賣國家爵位之罪,雖然丞相申屠嘉執意反對,但這次天子卻強硬的壓住了申屠嘉的反對之聲,強行通過了懲罰膠西王劉卬的詔命,以其私賣國家爵位之罪,削其封國六縣。

可憐膠西國不過一郡之地,一下子就被砍掉了六個縣,相當於三分之一的封國。

由是,丞相申屠嘉與晁錯的矛盾激化到了極點。

丞相申屠嘉甚至私下對其長史道:「吾恨不能誅錯以清海內」

申屠嘉知道,削藩必然會導致諸侯反叛,而且,在年前,晁錯已經削了趙王劉遂的河間郡,加上這次膠西國的六個縣,齊趙兩系諸侯王必然對朝廷心生怨恨,大變已經在既。

若只是這樣,那也就罷了。

諸齊與趙國的兵力就算加起來,也抵不過朝廷的三分之一,膽敢反叛的話,朝廷一個指頭就能捏死他們。

但是,晁錯在先帝之時就已經多次上書要求削吳王的封國,只是被先倒了下去。

可以想見,下一步,晁錯的目標就是吳楚了。

吳王劉濞封建在吳地已經四十二年,經營日久,根基穩固,吳國擁兵十萬之眾,兵甲利於南方。

申屠嘉最擔心的不是吳王劉濞起兵北上,而是吳王濞索性就割據一地,拒絕服從朝廷的征召,聯合楚國諸齊諸侯,甚至南越東越等外藩跟中央政府來個劃江而治,那就真的麻煩了

當年,秦王朝崩潰,秦國都尉趙陀趁機割據南越,結果漢室建立後,因為南越地處偏遠,攻打成本太高,只能坐視其獨立的事實,時至今日,誰不扼腕嘆息

倘若因此再導致吳楚齊趙與朝廷對峙,甚至劃江而治,那他申屠嘉就是死了,到了九泉之下,也沒面目見先帝高皇帝了

於是,申屠嘉就暗中的開始收集晁錯的各種疏漏與罪證,想著只要弄死晁錯,那削藩沒人主持,那就可以避過這大禍了

劉德自然也聽說了申屠嘉在謀劃著鏟除晁錯的事情,還聽說了申屠嘉的擔憂。

劉德長嘆一聲:「老丞相大禍將來了」

申屠嘉固然是老臣謀國,他所擔憂的也不無道理,假如吳王劉濞真的狠下心來,不顧一切,宣布獨立,然後不向北進軍,憑著他的軍隊和王國收入,說不定真能割據成功,將中國一分為二。

只是,既然這些事情都傳到劉德耳朵里面來了,那么還能瞞得住晁錯嗎

君不密失國,臣不密,如此重要的事情,居然傳的滿長安都知道,以晁錯的性子,肯定是給申屠嘉准備了一個大坑在等著申屠嘉跳進去了

劉德一邊關注著申屠嘉跟晁錯兩人的動作,一邊緊鑼密鼓的安排著考舉的事情。

因為便宜老爹要求他不要把考舉的聲勢弄大,所以,劉德也就沒怎么宣傳,只是讓劇孟帶人在長安的幾個人流密集的路口,傳了點考舉的消息,然後就什么都不做了。

但是,劉德還是低估了此時文人對於做官的渴望,不過短短三天,整個長安城都知道了有考舉這么個事情,雖然大多數的長漂們不太清楚這個考舉究竟是個怎么個考法,但足足十二個百石官員名額,還是刺激著許多人的腎上腺素急速分泌。

沒幾天功夫,連長安周邊的南陵長陵陽陵甚至是三輔之地都知道了。

只不過傳言傳到最後就變得誇張了。

在長安的長漂還算老實,沒怎么誇大,只是將名額從十二個變成二十個。

但三輔之地的一些偏遠的豪強子弟聽到的卻是這個考舉將會錄用幾十名六百石級別的官員

頓時,這些豪強地主大商人的子弟們都激動了。

六百石級別的官員

雖然在長安也只是一個小蝦米,但是,實際上,一些小縣的縣令也不過六百石,中等縣的縣尉也才八百石。

於是,這些豪強紛紛的將這個天大的消息轉告給他們的好友同門甚至遠方親戚,招呼著他們一定要盡快來長安,錯過了的話,哭都來不及了

燕國,薊城。

臨淄人主父偃盤亘於此已經半年了,雖然不大適應這燕地的水土與食物,但是,他混的還不錯,起碼比在臨淄好。

他的故鄉齊都臨淄是儒家的大本營,儒家勢力排名第一,拼命的打壓和擠壓其他學派的生存空間,作為一個縱橫家的弟子,尤其還是學長短縱橫術的年輕人,他自然是備受排擠和打壓,常常有儒生特意的挑起對他的侮辱與挑釁。

雖然他口才一流,辯論水平甩那些儒生幾十條街,但是,奈何那些人從來不跟他正面辯論。

他跟那些儒生講道理,儒生就跟談人倫,他跟儒生談人倫,儒生就跟他扯道德,等他談道德的時候,儒生們又轉進到了法治

更重要的是,整個齊國上上下下的官員幾乎都是儒生把持,其他法家縱橫家黃老派統統被排斥在外。

因此在齊國想當官,門都沒有

不得已,主父偃只能在他十八歲的時候,出游外地,尋找當官的機遇。

先是來到了趙國,但趙王劉遂喜歡的是兵法,愛的是打仗,想的是謀反,因此主父偃立即逃出趙國這個大坑,輾轉來到了燕地,在這里他的才華得到了一點發揮的空間,但也只能勉強混個溫飽。

這天,主父偃從外面回到他租住的房子里,房東見他回來,就對他道:「今天有人來找你,留下了這封信」

「多謝老丈」主父偃連忙感謝的道,同時接過信,拆開來一看,發現是他在關中的同門師弟寫來的一封信,一看之下,主父偃大喜過望:「長安居然要舉行一個考舉,不拘身份學派地位爵位只靠學問和能力,考中了就能被授予一個六百石的官職,還能跟在一位殿下身邊」

「天助我也」主父偃立即就回房收拾行李,他現在是一刻都等不了:「這種好機會,不知何時才能再有,我必須抓住」

這一章是過渡用的,嗯~~~~~~~~~

新的一周,求票求收藏求打賞

請讀者老爺們助我一臂之力~~~~~~~~~~~~

嗯,7000收藏了,我想嘗試一下沖擊首頁~~~~~~~~~

能讓我上次首頁嗎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八十七節 萬石君

日近黃昏,劉德才拖著有些疲憊的身體回到宮中。

這幾天,他為了找一個合適的場地來作為考試場所,幾乎跑遍了南北兩軍的各個衙門。

執掌禁軍的中尉周亞夫倒是好說話,一見面就許了劉德隨意在南北兩軍的校場選擇一個。

可是,漢室傳統南北兩軍是各司其職,南軍是宮門禁軍,主要負責的是長樂未央甘泉上林苑的安全,除了在武庫附近有一個校場外,其他的校場都是靠近皇宮,而且場地都比較小,最多不過能容納幾百人。

顯然,這些校場是不合適拿來當考試場所的,而武庫那個,劉德去看了,大是挺大的,可是毗鄰武庫這種軍事要地,想想也不可能對外開放。

至於北軍,北軍向來就是拱衛長安城安全的衛戍部隊,人數多達三四萬,擁有的校場上百個,最大的就是塞進十萬人也不嫌擠,不過,那樣的校場一般都是設置在遠離長安城城牆的近郊。

而北軍在長安城城里的校場,卻都是些樣子貨,地方小不說,還年久失修,地面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大坑小坑,一下雨就是個泥潭。

劉德前前後後跑了三天,才勉強從這些校場里面挑出了三個出來。

但就是這三個也需要花費一定的人力物力來保養和維護後,才能勉強作為考試場所,就是最大的那個校場,劉德看了以後,估算了一下,也不過最多能容納個千把人,再多,就要擠不下去了。

劉德只能將這三個校場都借了過來,分別設置成考場,雖然這樣一來就會使得本來就很難的考試秩序維持,變得更加復雜,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殿下」剛回宮,就有一個宦官來稟報道:「前大中大夫石公門下子弟遞貼求見」

「嗯」劉德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是誰,就問道:「石公」

「回稟殿下,是萬石君」那宦官見劉德有些疑惑就答道。

「哦」劉德這才反應過來,連忙道:「快請」

萬石君石奮啊

連這種老實人都開始走後門了嗎

還是說,他搞的這個考舉已經到了連萬石君這種號稱絕對中立的大臣都不得不重視的地步了

但不管是那種可能,劉德都必須謹慎對待。

這是因為,萬石君石奮家族,如今已經成了漢家政壇上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萬石君石奮,在劉邦時期不過是一個一百石的小官,當年,劉邦與項羽爭霸天下,率軍從河內路過,石奮就在那時候投了漢家,擔任劉邦身邊的侍從,秩比不過一百石,能力嘛在漢初群星璀璨的名將奇才里,根本就不顯眼,甚至連曹參門下的一個食客都可以對其呼來喝去。

但是石奮人若其名,老實謹慎勤勉刻苦本分,一直都任勞任怨的做著各種雜事,從無怨言。

這樣過了幾年,連劉邦都注意到了自己手下有這么個勤奮的向頭牛,認真的像塊石頭的小臣。

於是劉邦就把石奮安排到他身邊,做了劉邦的貼身侍從,像起草詔書整理公文這些事情都交給石奮去做。

石奮地位因此而改變,成了侍從官里權力最大的一個。

但石奮卻始終沒有改變他的做事風格,低調內斂而且誠實本分,這就大大的對了劉邦的脾氣,因此劉邦非常喜歡石奮,更因為石奮的緣故,將其姐姐納入,封為美人,以此恩寵石奮,進其為中涓,這是一個類似於後世秘書的官位,像是曹參最開始跟隨劉邦時,就是以中涓官輔佐,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因此,石奮就成了漢家大臣。

到了太宗孝文皇帝登基之後,當年跟隨劉邦打天下的名臣大將死的死,老的老,石奮這個最初的毛頭小子的官卻越做越大,從最開始的一百石小吏,最後竟然成為了漢室兩千石級別的大中大夫,這可是九卿,相當於後世的中紀委副書記。

這還不止,石奮的四個兒子,先後出仕,也分別都做到了兩千石的級別。

長子石建,更是當朝太仆,這已經是九卿了

石家一門五個兩千石,加起來總俸祿高達一萬石,因此,石奮也被便宜老爹尊稱為萬石君,備受尊敬。

石奮已經在去年乞骸骨告老退出政壇,但石氏家族卻在其告老後更加興旺起來。

在劉德的記憶,前世這個家族一直是漢家政壇的常青樹,不倒翁,不管天子是誰,為政的策略是什么,他們都始終不曾倒下,到劉徹即位後,更是隱隱有了些後世的門閥政治的影子。

到元光元年,這個家族一共出現了七位兩千石級別的官員,十幾個千石官員,數十個百石的吏員,儼然已經是政壇上的一股不容忽視的勢力。

而石家的生存之道,一是謹慎,二是投資眼光一流。

當年,劉德的便宜老爹跟他的老師太子太傅東陽候張相如起了齷齪,張相如因此被免,加之在那之前,劉德的便宜老爹在長安街頭一棋盤砸死了吳王太子,因此,幾乎沒人敢當便宜老爹的新太傅。

石奮就是在那個時候跳出來,接任的太子太傅,算的上是便宜老爹鐵桿的支持者。

因而,等便宜老爹當了天子,就投桃報李,石家四子全部升官,每一個都是兩千石

但是,劉德並未因為石奮家族的這些光榮歷史跟過去而因此對石奮家族的人有什么期待。

原因很簡單,石家的人太謹慎太本分太老實太中庸,換句話說就是,這個家族的人,除了謹慎本分老實之外,就沒有別的優點了。

以至於最初劉德還想過是不是拿石家的某個子嗣作為立威的對象。

因為老實人好欺負,就算被欺負了,也會認命。

只是後來,形勢發展的太快,劉德才打消了這個念頭。

因而,這次石家竟然有人遞貼來拜見他,劉德雖然保持了一定程度的謹慎和重視,但卻也並沒怎么放在心里,無非就是對方要是想要一個名額,那就給他,作為籠絡,但卻不會交給他什么太重要的事情去做。

因為劉德很清楚,石家的弟子,出了名的沒能力。

這個家族走出來的人,或許做一些文案工作,整理些文檔,會相當不錯,然而再進一步,想要具體的管某些事情,那就顯出短板來了。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就是後來石奮之子石慶當了太仆,有次,劉徹問他,駕車的馬有幾匹,這貨居然很認真的數了好幾次,才回答劉徹的問題

這個故事一方面說明,石家的人確實很誠實也很認真,但另一個方面卻透露出這個家族的人太過呆板。

今天陪老婆玩去了,剛回來~~~~唔,讓各位讀者老爺等久了,等下10點再更第二章

看我要做皇帝最新章節到長風文學www.

第八十八節 扁鵲傳人

不多時,一位三十來歲的男子亦步亦趨的來到了劉德面前,跪下來拜道:「臣穰拜見殿下」

「快請起」劉德沒聽說過萬石君家里還有個叫石穰的人,但這並不妨礙劉德非常熱情的扶起他,問道:「卿來何事」

「回稟殿下,臣奉陛下之命,前來隨侍殿下」石穰站起來答道。

他身材並不高大,說話的聲音也稍微有些輕柔,但是聽起來抑揚頓挫,頗為好聽。

「父皇命你來的」劉德噫了一聲,驚訝的問道,原先他還以為是他搞的考舉驚動了石奮,現在看來卻不是了。

這石奮這一系的臣子,劉德非常清楚,那就是他便宜老爹最為鐵桿和親密的臣子,雖然能力不大,也沒做過什么大事,但這些人在便宜老爹眼里,卻是自己人,是屬於那種可以托付許多不便交給其他臣子去做的事情的大臣,這恰恰也是石奮家族的生存技能。

而便宜老爹將這並不怎么出名的石穰打發到他這里來,是來當耳目的還是來監視他的

「難道是我搞的考舉弄的聲勢大了,便宜老爹不放心,所以就派了這石穰來,一是監視我,二是警告我」劉德就不免狐疑起來。

若真是如此的話,那就要調整下策略,稍微低調一些了,否則,那就是作死了

「回殿下,陛下得知您最近常常日夜操勞,陛下擔心您因為操勞過度而累壞了身子,特遣臣來為殿下調養身子,並安排飲食作息」石穰低著頭道。

「你是太醫」劉德上上下下的打量了這石穰一番,頗為驚奇的道。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