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皇帝第89部分閱讀(2 / 2)

我要做皇帝 未知 5981 字 2021-02-14

再那樣干,就有些不合適了。

作為監國太子,劉徹必須要保證,他最起碼在表面上要做到公平公正,要讓人挑不出刺來。

不然,又當運動員又當裁判員,誰願意陪你玩啊

游戲沒人陪你玩,那自然是玩不下去了。

而政治游戲一旦玩不下去了,那就只能上刀劍了。

而且,蠻干的話,對劉徹自己的名聲以及人望也都是一個打擊。

從昨夜到現在,劉徹滿腦子,都在思考著這兩個事情。

此時,正好是早上,腦子被北風一吹,劉徹頓時就清醒了許多。

於是,他立刻有了決斷

轉過身,劉徹對一直靜立在他身旁,隨時等候吩咐的王道,命令道:「去,給孤召兩千石以上九卿衙門各大臣事」

「諾」王道立即就下去吩咐。

劉徹卻在心中,開始推演和盤算起來。

自古以來,假借托夢鬼神以及祥瑞等事情來達到自己政治目的的統治者數不勝數,這些事情,更是造反必修的一門課程。

同樣的,只要能將己身托於神秘之上,以天意為幌子,也幾乎可以無往而不利。

譬如,王莽篡漢玩的那些把戲,以後世的眼光來看,幼稚天真到了極點,可他卻偏偏成功了。

由此可見,騙術並不一定需要復雜,有的時候,一個簡單的忽悠,可能會起到奇效。

尤其是對於統治者來說。

先天的強勢地位,使得臣子不可能有反駁甚至質疑皇權的可能性。

宇宙萬物,物理定律,自然規律,統統都要尊重皇帝

對皇帝來說,指鹿為馬,這是完全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辦到的事情。

君不見,為了避劉徹的老爹與祖父的諱,啟與恆紛紛改名。

夏啟變成了夏開,齊恆公變成了齊永公。

劉徹雖然不過是個監國太子,但,卻也可以狐假虎威,行一些往常不敢行的事情了。

等到,大臣們都來到了太子宮。

見禮完畢,各自落座之後,劉徹就悠悠然起身,用一種略帶沙啞的腔調,對著群臣道:「昨夜,孤做了一個夢,夢見一白頭翁,對孤言:漢有賊臣,當戒之警之,孤欲再問,只見有長星自西方掠天而過,又仿佛有天火播了雒陽東宮正殿」

劉徹看向諸臣,問道:「此夢為何如此,孤甚不解,諸卿皆飽學之士,多聞博識,請以教我」

對劉徹來說,撒這個謊,最大的好處,就是徹底甩掉了幾天以後的彗星與雷擊的鍋。

至於接鍋俠

不是趙王就是燕王。

漢有賊臣,這四個字,一旦幾天後那長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陽的事情一發生,那么,毫無疑問,就算是儒家的那幫人,估計也會認為,這是神靈示警。

賊臣是誰

那就要充分發揮各自的主觀能動性了。

但劉徹相信,趙王劉遂,估計十之八九要躺槍了。

當然,更大的好處,則在於,這事情以後的發酵。

想想看,那位給劉徹托夢的白頭翁是誰

只要腦子不笨的,稍微有點政治敏感的,估計都會一口咬定是高皇帝。

既然高皇帝都托夢給太子了,那太子當真就是天命所歸了

這也算是劉徹經過深思熟慮後,想出來的一個比較穩妥的辦法。

甚至,劉徹都不需要擔心皇帝老爹會起疑心或者別的什么。

原因很簡單,劉徹是在成為監國太子後,才做夢夢見的白頭翁。

按照中國的政治傳統,監國太子,算是半個皇帝了,可以代天行使君權。

因而,這只是一個類似擦邊球的舉動,並不會踩線。

ps:嗯,到家了~

然後昨天太累了,回家就倒床上睡覺了~所以沒有更新,今天呢,事情也很多,剛到家嘛,什么事情都多~然後明天的話,盡量多寫點吧~抱歉了

第三百四十二節 背鍋俠2

統治者神神叨叨的事情,在漢室,並不少見。

不然,後世也不會有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之嘆。

皇帝不止赤膊上陣,參與了許多類似的事情,而且,每一個皇帝,都還有些信這些東西。

先帝時的黃龍事件,就是以一位功勛卓著的丞相下台才宣告結束。

是以,當天子劉啟聽說了太子劉徹居然鄭重其事的告訴大臣們,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位白頭翁,告訴他漢有賊臣,更夢見了長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陽這樣的不祥之兆。

劉啟心里面,其實也是打鼓的,有些摸不准,劉徹所言,究竟真假如何

但是,這一點都妨礙晁錯立刻就蹦躂了出來,殺氣騰騰的上一封奏疏,中心思想,就是一句話削藩未盡全功,大臣還須努力,磨刀霍霍,點了三五個諸侯王的名字,列舉了他們的違法事跡。

這封奏疏,與劉啟的心意,可謂是不謀而合。

現如今,強大的吳楚已滅,這兩個過去諸侯王中兵力最多,最桀驁,財力最雄厚,歷史最悠久的藩王一去,長安的權柄,可謂是達到了頂點。

沒有諸侯王不敢再對長安有所不滿和怨言,就連一向與匈奴人眉來眼去長風文學 www.lwen2的趙王與燕王一系,都老實了許多。

甚至就是三越,也已經忙不迭的派出了使者,再朝長安。

在這樣的輝煌勝利下。劉啟的心也就變得更大了。

假如一兩個月前,吳楚兵鋒最盛時,他的想法。最多不過也就是擊敗吳楚,然後,安心當自己的聖天子。

但,現在,他卻已經不再滿足,繼續放任地方諸侯割據,形同獨立王國的局面。

他想要徹底的解決諸侯王的割據地位。收歸諸侯王手里的兵權和財權以及人事權力。

趁著自己身體還健康,一舉掃清國內的隱患,為子孫後代。奠定萬世基業。

但,沒有借口啊

而且,一年之內,連續擼了三個諸侯國。殺了兩個諸侯王。還有一個楚王死在長安。

再動諸侯的話,將來青史之上,會是如何評價他

宗室兄弟,宗藩內部,又將會是如何評價於他

無論如何,劉啟都不希望留下惡名,更不希望,被天下人認為他沒有骨肉親情。冷血刻薄寡恩。

是以,晁錯的奏疏。他直接留了下來,不打算公布,也不打算批駁,就這樣,再等等看。

若是太子的夢境被應驗了,那,這事情就可以拿出來再炒一炒,看看情況,若沒有的話,就當沒有這個奏疏。

老劉家向來如此,既要當表子,還喜歡立牌坊。

滿嘴的仁義道德,但實際上,手里拿的卻是刀槍劍棒。

但是,朝廷內外的風潮,卻不打算就這么輕輕放下了。尤其是御史台的御史以及向來顯得沒事干天天曬太陽的大鴻臚寺官員們。

他們中,雖然多數也不信什么太祖托夢,漢有賊臣之類的胡話。

但是,太子發話了,未央宮也沒有表示反對的意思。

有點政治敏感性的,都知道是時候出來刷存在感表忠心了。

反正,漢有賊臣,這賊臣,究竟是藩臣還是朝臣,誰能說得清楚

一時間,朝野一片雞飛狗跳,各種各樣的炮灰,紛紛跳了出來打頭陣,試探風向,幕後的大人物們穩坐釣魚台,靜待時局變化。

反正,在這個時候,即使打不倒自己的政敵,能惡心一下對方,也不錯嘛

尤其是袁盎一系與晁錯一系,幾乎斗了個旗鼓相當。

至於諸侯王,躺槍的人也有不少。

甚至,就連一向默默無聞的代王也躺槍了劉登被人揭發,在十一年前,他老爹還在的時候,與其老爹一起議論今上,言語頗有不敬之詞

咳咳,這就純屬是潑臟水,要攪混局勢了。

代王一系,誰不知道,是標准的劉氏鐵桿向來就是老實厚道的代言人。

當然,在劉徹的指使或者暗示,以及天子的縱容甚至放縱下,輿論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向來與長安面和心不合的趙王劉遂。

劉遂一直以來,就是長安的心腹大患,尤其是今上即位以來,與吳楚相從莫逆,更多有收留吳王使者,與之密謀的事情。

更重要的是,趙王遂一直就與匈奴人眉來眼去,大有效仿盧綰陳烯,叛國投敵或者當帶路黨的架勢。

正月乙卯,乙巳日前一天,劉徹就開始緊張了起來,派了人在石渠閣,盯著太史令司馬談的動向,同時,他徹夜未眠,盯著天空。

子時剛過大概兩刻鍾,一個拖著巨大尾巴的彗星,從西北略過天空。

這顆彗星非常巨大,拖拽的彗尾在星空中劃出一條明顯的彗星軌道。

五個月內連續出現兩顆彗星,頓時,天下震動。

沒有人能解釋,這顆彗星,意味著什么

上一次彗星出現,吳楚謀反,結果,連綿三月,才得以解決,今次,再次出現,難道會是匈奴人入侵的預兆

許多人心中彷徨無比。

這時候的漢人,明顯,還是缺乏足夠的自信。

面對兵強馬壯的匈奴人,縱使是最樂觀最好戰的人,也不敢說,能戰而勝之。

甚至,朝野民間,存在著大批的對匈奴恐懼的主和派。

這些人中的激進分子,抱著的是跪舔也要和平的想法,反對一切可能激怒匈奴的做法。

因此,許多人憂心忡忡。

然而,朝臣們卻在看到了這顆彗星後。立即就想起了太子之前幾日召集他們所說的那段話。

「孤夜夢白頭翁,告孤曰:漢有賊臣,當戒之。警之孤欲再問,只見有長星出西方,仿佛有天火播雒陽東宮大殿」

在這彗星面前,便是抱著子不語怪力亂神的大臣們,也紛紛交出了自己的膝蓋。

「高皇帝顯聖了啊」有人哭著喊著,這是漢家的死忠鐵桿。

「漢有賊臣那么誰是賊臣」更多的人則是陷入了深思。

毋庸置疑,隨著這彗星的出現。太子的預言已經坐實了一半,即使沒有天火播雒陽,可信度也高達百分之九十九。

這賊臣是一定也必須存在的。

假如沒有。那就肯定是臣子們工作不夠仔細,追查不夠認真所致,要重重檢討

甚至政治敏感性更高的兩千石大臣,已經迅速的腦洞大開聯想了起來。

連吳逆作亂。那位白頭翁疑似高皇帝都沒有出來托夢。

那就只能說明。在天上的神明,漢家的開國皇帝,都認為,這個賊臣比吳逆對漢室的危害要更大更嚴重。

那就只能在諸侯王里面找賊臣了。

但問題是,賊臣是誰

許多人想來想去,頓時就腦洞大開的聯想到了肯定有個陰謀叛亂,反叛長安的賊臣集團。

假如不是這些賊臣有了組織甚至串聯了起來,意欲一同舉兵叛亂。那位老大人何苦需要托夢示警

晁錯頓時就激動萬分

還有什么比有一個潛在的陰謀反漢集團更能振奮他這一系的官員的士氣和戰斗力的

甚至就是天子劉啟,在半夜忽然被人叫醒。出來望著天空上拖曳著長尾的彗星,也是臉頰都有些抽動。

他幾乎是下意識的就想道:「好賊子,居然真的還藏了一個賊子,意欲對朕對社稷不利」

「查給朕去查,到底是哪個賊子,竟欲作亂」劉啟幾乎是鐵青著臉下的命令,他實在是很好奇,究竟是誰,吃了熊心豹子膽了,居然還敢反抗他,甚至到了高皇帝都要托夢示警的嚴重地步。

至於為何是托夢給太子。

劉啟也是自動腦補了一下過程。

因為當天他曾昏厥嘛,身體不適,這高皇帝托夢給太子,也就能夠理解了。

既然天子都一口咬定肯定存在一個賊子了。

那低下的官員,還能說什么

拼命去查罷

所有諸侯王的個人資料喜好和被記錄的言行與檔案都被翻了出來,除了少數幾個比較老實沉默的家伙,其他人幾乎人人都有嫌疑,人人都能上賊臣的名單。

這可就愁壞了少府的尚書和侍從們。

到底誰是賊臣

看著那十幾個貌似人人都可以算賊臣的諸侯王,許多人心里開始打鼓,沒有人敢將這些人的名字全部報上去。

只能從中選幾個最桀驁最不順服長安的諸侯王,當成目標去調查了。

於是,好幾個人躺槍了。

甚至,就連齊王劉將閭,也不幸倒霉。

至於趙王劉遂,更是成為最大的目標,所有有關劉遂的言行以及過往派往趙國大臣回報長安的奏疏,統統都被翻出來,逐字逐句的被人拿在放大鏡下研讀。

翌日,乙巳日午時。

一封雒陽的八百里加急緊急急報送抵長安。

昨夜子時三刻,天火播雒陽東宮正殿,燒毀宮室三間

整個長安,所有知情的徹侯公卿大臣們,這下子,再也不能安坐了。

當日,所有在長安的徹侯八十三人,並丞相御史大夫中郎將太仆太常等文武百官,數百人,聯名上書天子,奏曰:臣丞相張歐臣御史大夫晁錯,臣中郎將郅都,臣太仆袁盎,臣章武候竇廣國等昧死以奏陛下:詩雲明明在下,赫赫在上是故文王將天明威,致王罰,今惡兆已顯,神明已示,臣等昧死以奏陛下,請廣查諸侯大臣,遍識忠奸之分,使忠臣能有所心慰,而賊子,無從逃脫

在奏疏後面,是密密麻麻的大臣公卿姓名。

這樣的陣勢,漢家已經有十幾年沒有出現過了。

上一次陣仗這么大的時候,還是故淮南厲王劉長謀反案被下詔讓群臣共議的時候。

整個,長安,無數人心驚肉跳的等待著最終的結果。

未央宮在沉默了半天以後,把太子劉徹和丞相御史大夫等三公九卿以及在長安的徹侯外戚,統統請進了未央宮。

人人都知道,天子,將要給出一個說法,指名一個或者某幾個賊子嫌疑犯了。

這極有可能意味著,又一場戰爭,已經迫在眉睫了

ps:今天媽蛋嚇死哥了,居然下起了冰雹,老家

好大的冰雹啊,嚇死哥了,鄰居家的窗戶玻璃直接碎了三塊,另外,停電了幾乎三個小時,據說有個電線直接被狂風吹斷了,我勒個去,長這么大,還從沒見過這樣大的冰雹~

第三四十三節 背鍋俠3

「臣等拜見家上」劉徹端坐御榻之下,臨襟正坐,接受朝臣的跪拜。

皇帝老爹則坐於劉徹身後的屏風後面,以屏風相隔,聽聞政事。

這其實,算是多此一舉了。

但政治就是如此,掩耳盜鈴,就是政治的常態。

現在,既然是太子監國,天子就不會跳到前台來。

劉徹拿著一封剛剛被一個宦官送來的帛書,將之攤開來看了一眼,然後,就照著上面的要求,對諸臣開口,道:「昨夜長星出西方,天火播雒陽東宮正殿,孤甚愧疚,是孤不德,無以取悅上帝,是故,上帝乃降罪於孤,獲罪於天,無可禱也孤當素服以避正殿,於高廟面壁三日,自省其罪,此孤之罪,與父皇群臣無關」

一上來,劉徹並未先按照帛書上的要求說話,而是自作主張,先把罪責統統攬到自己身上。

看似很蠢,但實際上,卻是一個聰明的策略。

反正,現在誰都知道,這彗星與雷暴與太子一點關系都沒有,這是上蒼在示警,是漢有賊臣的預兆。

因此,劉徹這么說,只是一個姿態,一個要把那個賊臣,也就是背鍋俠,往死里整

可惜,大臣和天子都不知道,這一切都是劉徹玩出來的花樣。

大臣們一個個都是立刻就紛紛拜道:「家上言重了此事與家上無關,純屬賊臣作祟,是故上帝示警,神明自顯」

至於屏風後面的天子,卻是暗暗點頭,覺得這個兒子。還真是孝順,竟然為了不讓他這個君父的聲名受損,不惜自己背鍋。有擔當,而且很孝順。

再想著前些日。他昏厥那日的所聞,天子劉啟心里就更滿意了。

劉徹站起身來,踱了一步,這才按照帛書上的文字,道:「諸卿皆為長者,多聞博識,必知賊臣何人,請以教孤。以明忠奸」

丞相張歐立即出列拜道:「家上,臣歐,有奏:昔者濟北王興居謀逆,先帝將兵誅之,興居賊臣,四散而逃,多有潛逃吳逆之國者,亦有部分賊子,投奔趙王,收留逆賊。非人臣所為,趙王嫌疑頗大,臣請有司詔趙王至京師問詢此事」

劉徹聽了。嘴角有些抽搐。

這張歐,真是個豬隊友

他要不是腦子被驢踢了,就肯定是收了劉遂的錢,這是要給劉遂開脫呢

誰不知道,當年劉興居叛亂被平定後,先帝特別下詔,赦免了所有追隨劉興居叛亂的官員和士紳,還特意強調,一律不再追究。

不然。劉遂哪里還敢繼續朝長安。

當然,這也勉強算是個由頭吧

但。這事情,肯定不可能成為劉遂的罪狀。

劉氏天子。斷然不可能去打先帝太宗孝文皇帝的臉,對於那位曾經的在世聖人,所說的話,下過的詔書,在漢室,基本等於金科玉律,不容任何置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