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奸黨的崛起 五(2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1659 字 2021-02-16

從東南六路轉運的糧食到白波碼頭的成本可比在洛陽當地購買貴多了,一石起碼兩緡,一百萬石就是2oo萬緡,如果用茶引、鹽引付賬就是27o萬緡的面值……

這樣的買賣,武好古又能賺不少吧?

……

武好古是當天晚上,和高俅一起在延福宮里陪趙佶用晚飯的時候,才知道自己馬上就要拿下「北糧南運」的大買賣了。

「陛下想多了,」武好古當然不會告訴宋徽宗自己要「以次充好」,買東北小麥來替代淮南小麥,所以他笑嘻嘻地對趙佶說,「臣的界河市舶司是賺不了幾個錢的……不過界河商市倒是能賺一些。」

「怎么說?」

武好古笑著道:「對界河市舶司而言,綱運是不賺錢的……一百萬石米面的采買和運輸花費可不便宜。27o萬緡的茶引、鹽引也僅夠成本。現在的綱商都是從二八分裝法中獲利的,如果單靠運費,綱商就沒人干了。」

「二八分裝法?」趙佶不大明白。

高俅卻知道這事兒,笑著說:「就是八分運糧,二分私貨……八分運糧的收入不過是保本,想賺錢得靠那二分私貨。不過這二分私貨大郎是賺不到的,畢竟大郎自己不是綱商,他得把綱運的生意包出去。」

因為綱船是免過稅的,這二分私貨就可以一路免稅直達開封府,就足夠能讓跑運河的綱商們賺個盆滿缽溢了。

「原來如此,」趙佶點了點頭,「大郎,這買賣界河市舶司可以做嗎?」

「當然可以啊!」武好古笑道,「且包在我身上……不過今年是第一年,朝廷可得給界河市舶司點本錢,要不然臣可墊不出來。」

「本錢自然是要的,」趙佶笑道,「撥付給界河市舶司二百七十萬緡面值的交引為本如何?」

「都給交引只怕一時難以出手吧?」武好古笑道,「若是能一半給鹽、茶引,一半給絹帛就好了。」

「好啊,」趙佶點點頭,「朕關照一聲便是。」

武好古並沒有想到要交引去控制界身巷,再利用界身巷推行絹本位他前世也不是玩金融的,對現在大宋的金融業也不是太懂,當然比不了執掌過都市易務司的呂嘉問。

他說:「陛下,這本錢還得馬上給臣……這樣臣才能盡快離開開封府去安排采買。

對了,陛下不讓東南六路運司參與嗎?」

「怎么?需要他們參與嗎?」

武好古搖搖頭道:「不需要,不過他們不參與,臣就得在海州設個貨站,用來囤積采買的米糧。還請陛下降詔,許界河市舶司在海州設點。」

趙佶一擺手,笑著說:「這是自然的……要是不讓你去海州,生意如何能做?」

根據宋朝的法規,有職務在身的官員是不能滿世界亂竄的。武好古是提舉界河市舶司,那他就不能不奉旨去海州轉悠。而現在界河市舶司可以在海州設立糧站,那么武好古自然有權去那里查看了。

「大郎,」高俅卻有些不放心,「若無六路運司參與,你能在海州籌集到1oo萬石米糧?」

「也沒甚難的,」武好古一擺手,笑道,「單是海州武家的六萬多畝水澆地年產稻米就有十五到二十萬石了。區區1oo萬石,又怎會湊不起來?」

武好古根本沒想在海州買上1oo萬石米糧,除了自家的六萬多畝水田出產的十幾萬石之外,他最多再收購個十幾二十萬石,湊個三四十萬石意思一下就行了。

余下的部分,他准備在今年冬天就向馬植、張覺下訂單。據武好古所知,遼國東京道的糧食一直是過剩的,不少渤海右姓和漢人大族還有契丹貴人在東京道的庄子里都有存糧,缺的是海上的運力。

所以武好古還要向海州吳家預訂海船運力。當然,光是幾匹布可換不來海州吳家海船的,武好古得向他們提供真正的兵器(通過他們販賣給高麗人)才行這其實也是個貿易循環,用武器去換高麗人手中的金銀銅錢,再用從高麗換來的金銀銅錢去買遼東的糧食,用遼東的糧食去換宋朝的絹帛,絹帛是最後付出的東西,而武好古卻可以提前拿到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