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1章 復古黨人——康梁(2 / 2)

天下豪商 大羅羅 1629 字 2021-02-16

而要充分利用土地,那么一家一戶耕種3o畝就很不錯了。周國那邊的府兵、騎士種地都用馬拉犁耕田的!宋國哪有這條件?一匹馬的胃口抵得上幾個人,不是草田輪作,怎么可能喂飽拉犁的馬?

所以在何栗看來,一戶3o畝授田,就可以支撐起一家府兵。

有6ooo萬畝土地,就能養出2oo萬軍戶。有2oo萬軍戶,就可以支撐5o萬人的軍隊。

另外,再有6ooo萬畝土地,就能讓上千萬戶無田之民得到土地一戶給個五畝、六畝的,也能讓這部分窮苦人安穩下來。

「文縝兄,」出身名門的張浚有些不解,問何栗道,「軍戶授田即可,何須再惠及貧戶?」

何栗道:「吾在天津府時,常見中原流民,或淪為客戶,或從事工商。近日武好古欲圖高麗,又在大肆招誘中原無田貧戶前往高麗落籍。開出的條件就是計口授田,一人授十畝,五口之家便授五十畝高麗國良田。而且授田後兩年免稅,三年減半,高麗農民銀行還會提供低息貸款……吾國若不體恤貧戶,只怕兩年之內就會十萬戶中原之民往遷高麗了!」

北高麗大約有8oo萬畝可授耕地,另外馬植統治的延邊府還擁有2oo多萬畝可授耕地。兩者相加過1ooo萬畝(馬植在得到南高麗地盤後會交出延邊府,他的軍隊也會遷往南高麗,土地自然上交)。武好古打算拿出一半土地授予新的騎士、府兵,剩下一半用來招募中原移民。差不多能招誘十萬戶,五十萬口。

有了這五十萬移民,再加上授在高麗半島的府兵、軍戶,以及還自認為漢人的半島居民。高麗半島上很快就會有1oo萬以上的漢人……這塊地盤可就不難消化了。

在消化了高麗之後,周國的力量就更加強大了!不僅土地增加了兩三千里,人口也多了幾百萬。而且還從海上形成了多宋國東部的包抄!

何栗眉頭深皺著言道:「如今中原民生艱難,離鄉背井,四處奔走的流民漸多,如果朝廷不安置他們,便是不出亂子,也會流入周國,為武好古所得啊!」

中原地區的自然經濟正在遭受周國和東南沿海的萌芽階段的資本主義經濟的沖擊,產生了不少破產喪家的流民。

而且現在朝廷也不招流民入伍當兵,所以許多流民沒有生路,就很容易被周國劃拉過去了。

畢竟周國人少地多,工商業也達,謀生真是容易太多了。

所以這幾年,每年都有至少十幾萬中原百姓流入周國!

現在武好古開出了授田的誘餌,很顯然是想加大吸引中原流民的力度。

陳東摸著胡須,一副憂國憂民的樣子,「文縝兄言之有理!以往朝廷可以不抑兼並,因為天下並無二家。可如今情況不同。天下流民確實有了個安樂去處了!」

張浚也道:「周國得民越多,其國力就愈強。對於朝廷的威脅也就越大!文縝兄,少陽兄,咱們都是讀書人,可不能坐視天下陷入紛亂啊!」

「對!咱們不如再上一疏於天聽吧!」這次提出再進行上疏的是個十八九歲的少年太學生,名叫歐陽澈,是來自江西的才子。和張浚同一年入太學。在上書言事這方面,也頗為積極。

「不妥,不妥,」何栗搖搖頭道,「此事涉及檢地清田,便是四學生中,也多有非議。」

「文縝兄所言甚是,均田之事,不宜動學生上疏。」又有一名二十來歲的白面儒生接過話題,「咱們不如成立一個學會來推動均田吧。」

「長昱兄的提議不錯,在下附議。」另外一名上了點年紀,微微有點駝背的儒生接過話題,「學會的名稱不如就叫復古學會。」

提議好像不錯!何栗沖那人望去,有點眼生。

陳東笑著說:「這兩位都是太學中的才子。」他一直年輕的那位,「這位姓左名鉞,字長昱。」他又指著另一人,「這位姓劉名余,字余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