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5 部分閱讀(2 / 2)

鮑鴻瞅了眼牛輔,冷冷地笑道,「將軍明天要出擊了。」

胡軫和牛輔對望眼,頗為驚訝。兩人望向董卓。

「鮑都尉說的不錯,石頭既然給面子,遲遲不來和老邊會合,我們明天就打老邊下。」董卓大聲說道。

「將軍,老邊有八萬人,其中至少有二萬騎兵。我們只有二萬步兵,萬騎兵,根本不是對手。這戰怎么打」胡軫大聲問道。

鮑鴻也非常不理解地望著董卓。難道董卓還有什么招

董卓回頭看了眼軍中的司馬李儒。

李儒身布衣布袍,非常朴素,和普通雜役毫無區別。要不是坐在董卓身邊,誰都不知道他是個人物。他四十多歲,消瘦的張臉,臉上還有道長長的刀疤,雙眼睛黯淡無光,額頭上皺紋很深,神情憂郁。他本來家世顯赫,是官宦子弟,因為黨錮之禍,先人屈死獄中,族人為免禍被迫遷徙西疆,途中被閹宦派出的走狗追殺,門百十余口幾乎死絕。李儒被刀砍中面門卻沒有死去,也是奇跡。十幾年來,他直躲在董卓軍中,以避災禍,直到184年,即黃巾叛亂之後,朝廷下旨特赦「黨人」,他才得以重見天日。而董卓這十幾年來,也是聽了他的勸說,才開始巴結權貴,賄賂閹,官職也越升越大。

所謂黨錮之禍是指東漢末年,在外戚與宦官交替把持朝政的情況下,官僚士族與太學生聯合起來,結成朋黨,抨擊和鎮壓宦官的黑暗統治。宦官依靠皇權,兩次向黨人發動大規模的殘酷迫害活動。

李儒微微點點頭,嘶啞著聲音說道:「將軍這個辦法,的確可行。來,將軍可以搶占擊敗西涼叛軍的頭功。二來,老邊和文約旦打敗,必將撤回西涼,也算解了長安之圍,後面的戰就可以慢慢打了。三來,太尉大人的決戰之計完全泡湯,我們既避免了部隊實力的損失,也避免了和太尉大人發生正面沖突的尷尬。第四,石頭眼見情況不對,自然要逃之夭夭,這兄弟之情在適當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和他敘敘的。最後,就是我們可以掂量掂量這只北疆的豹子,到底是個什么人物現在,他和我們沒有任何沖突,將來他在西疆立足的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所以我們還是以利用為主。只要他和我們性情相投,在西涼戰場上合作總比相殘要得到更大的利益。」

牛輔和胡軫聽得雲里霧里,不知所然。

鮑鴻似懂非懂,疑惑地睜大眼睛望著李儒,有點明白,也有點不明白。

「好。」董卓再拍了下案幾,大聲沖著鮑鴻說道:「鮑都尉可願意隨本將軍出擊叛軍」

鮑鴻忙不迭地的連連點頭。有軍功立,這戰誰不打。

李肅突然興奮地叫了起來,「將軍,我明白了,我明白了。」

董卓大笑起來,指著李肅說道:「少慎,就看你的嘴上功夫了。你立即啟程,我們明天凌晨在千葉嶺會合。」

===================

李弘看看胡子碗里的菜湯,笑著問道:「直都沒有酒喝,行嗎」

胡子咂咂嘴,無奈地說道:「習慣了。自從離開燕山,我就沒有喝過幾次酒。在兵營里帶兵很辛苦,處處受束縛,不比在草原上做馬匪逍遙自在。」

坐在旁邊的樊籬忍不住笑了起來。

胡子狠狠地瞪了他眼,惡聲惡氣地說道:「笑什么我說錯了什么」

李弘邊嚼著嘴里的餅子,邊笑道:「胡子,你是不是偷偷喝酒,又給抓住了」

「唉」胡子苦惱地嘆了口氣,愁眉苦臉地說道,「什么事都瞞不了你。是啊,又給刺大人捉住了。」

樊籬終於忍不住,放聲大笑。圍坐在四周的士兵忍俊不禁,也跟著笑了起來。

胡子伸手給了他拳,怒聲叫道:「不許笑。」隨即指著周圍的士兵喊道,「你們笑什么不許笑。」

李弘奇怪地問身邊的士兵道:「怎么了,你們為什么笑他是不是又在大庭廣眾之下,人吃小灶」

「軍司馬大人連吃了三天,哈哈」那個士兵邊大笑著邊說道,「我們閻大人陪著他,恨不得把胡子大人吃掉,哈哈」

李弘笑著搖搖頭,對胡子說道:「衛大人厲害吧」

胡子氣呼呼地說道:「他姓衛,我也姓衛,或許幾百年前我們還是家人,但他點情面都不講。你看他平時和和氣氣的,對人很客氣,處罰違紀士兵的時候也不用重刑,但他那種懲罰人的辦法太缺德了,還不如打我頓鞭子。」

「他不就是讓你在大庭廣眾之下,站在高台上吃飯嗎」李弘笑道,「你如果覺得丟臉,下次就不要違反軍紀了。」

「我個丟臉也就罷了,他還讓子玉站在上面,說子玉有監管不嚴之罪。你沒有看到子玉那張臉。」胡子誇張地比劃道,「眼睛瞪得象牛眼樣,嚇死人了。我被他死死地盯著,連水都不敢吞不下去。」

李弘和周圍的人頓時狂笑起來。

這時閻柔大步走過來,老遠就喊道:「哎,大家說什么笑話再說遍,再說遍。」

樊籬笑著說道:「胡子說你的眼睛象牛眼。」

閻柔立即反應過來。他走到胡子身邊,順勢踢了他腳,大聲笑道:「我這張臉,都給你丟盡了。」

李弘招呼他走下,問道:「現在你們這些當官的,還有那些老兵,有沒有打罵士兵的」

閻柔連連搖手道:「沒有沒有。這要是給那個衛大人知道,還不要扣掉年軍餉,外加天天站崗放哨。這人現在惹不起,想出來的懲罰辦法稀奇古怪,讓人丟盡了臉面,比殺了還難受。尤其是我,只要和我沾點邊的,我都有連帶責任,這樣下去,我會給他弄瘋的。」

「那你就多費點心,對自己的部下督導嚴點。」李弘笑道,「最近伙食怎么樣我四處問了下,有些士兵有抱怨,但顧慮重重不敢說。你現在帶八千人的大軍,這個軍紀的事情要抓好,如果發現有軍官克扣軍餉,克扣大家吃飯的錢,抓到個殺個,絕不姑息。」

「衛大人再厲害,他也只有雙眼睛,兩只耳朵,十幾個手下,他管不了許多事。所以,軍紀執行的好不好,關鍵還在於你們自己。軍紀嚴了,軍官肆意欺壓士兵,老兵結伙欺壓新兵,士兵中拉幫結派明爭暗斗的事就會越來越少,那些被欺負的士兵就會得到保護,士兵們可以不用提心吊膽過日子,士兵們之間也會越來越團結,這是保證士兵們保持旺盛的士氣和戰斗力的前提條件,你們千萬不要忽視了。」

閻柔,胡子和樊籬連連點頭。

「昨天,我到子善的軍營去了下,發現不少問題。我們從盧龍塞開始,大家就在個鍋里吃飯。從盧龍塞到冀州,到西疆,我路上都在不厭其煩的反復告誡你們,這是個帶兵的長官對士兵,對自己的戰友個最起碼的尊重和平等。」李弘口氣逐漸嚴肅起來,他大聲說道,「只要我不死,這條就絕對不能改變,沒有商量的余地。但昨天,子善的軍營里不但有軍官在開小灶,而且還振振有辭,拿出什么十七條五十四斬來駁斥我。」

周圍士兵也聽出李弘的口氣不對,大家隨即安靜下來。

李弘喝了口湯,沒有做聲。

「大人,那你怎么處理了」樊籬小聲問道。

「我讓他們下去當士兵了。」李弘氣憤地說道,「我原以為大家都是黃巾軍,都是窮苦人出生,這種事情應該很容易執行,但我沒有想到,有些人還沒有披上幾天大漢朝的兵甲,還沒有做幾天大漢朝的軍吏,竟然拿出十七條五十四斬來駁斥我做得不對,說我讓他們和士兵在起吃飯不對。簡直是豈有此理。」

閻柔擔心地看了他眼,說道:「大人,讓他們去當士兵並不是解決這件事的辦法。」

「我知道。」李弘說道,「我已經叫羽行兄,左司馬,衛刺,還有恆祭,樓麓,射瓔彤等幾個胡族首領起商量,修改了下軍紀,在軍律的基礎上做了些解釋和說明。等打完這戰,就正式定下來。從此以後,只要在我的軍營里,就按我說的軍紀辦,誰覺得不能接受,誰就給我滾蛋。在我的眼里,個士兵和個軍吏,沒有任何區別,視同仁。」

樊籬激動的大聲吼道:「大人好。」

周圍的士兵也感動地叫道:「謝謝大人的厚恩。」

李弘揮揮手,笑著說道:「你們不要這么說,我也是個士兵,和你們樣,我知道大家心里想什么。」隨即他換上副冷森森的面孔說道,「我憎恨那些欺負士兵的軍吏。打仗的時候流血犧牲的是士兵,但打勝了升官發財的卻是那些軍吏,就這樣他們還不把士兵當人看。哼,在我這里誰敢這么做,誰就是找死。」

胡子望望他,小聲說道,「大人,還要等多少天打仗」

李弘搖搖頭,說道,「我也不清楚。我們現在是聽人家的,自己無權作主,只能聽天由命了。不過,我覺得這戰應該很快就能結束。」

「為什么我們很快就可以回冀州虎頭聽到這個好消息,定嘴都齜歪了。」胡子大聲笑道。

「虎頭的兩個小夫人水靈,他肯定天天盼著回家呢」閻柔笑道。

「他夫人現在在常山真定城」李弘問道。

「子善的母親正好要人照顧,所以虎頭在邯鄲集結前就把夫人送回家了。」胡子笑道,「不要看虎頭殺氣騰騰的,對兩個小夫人溫柔的很。」

李弘突然想起了小雨,想起小雨無助地站在門邊,想起小雨那雙凄涼哀怨的大眼睛。李弘心里陣痛楚,腦海中霎時跳出風雪的哭聲,仿佛又看到風雪的眼淚滾落在自己的衣襟上。李弘怔怔地看著手上的泥碗,下子想著小雨,下子想起風雪,頓時忘記了身邊的切。

「大人大人」閻柔看他半天沒有做聲,痴痴地坐著,趕忙小聲喊道。

李弘驚醒過來,輕輕地嘆了口氣。

他望著手上黑乎乎的干餅,搖搖頭,擔憂地說道:「十幾萬人的軍隊,幾萬匹戰馬,整車整車的武器輜重,消耗太大了,估計朝廷很難支撐太長的時間。你們知道現在大軍天要花掉多少錢嗎」

幾個人搖搖頭。他們還不習慣考慮這種問題。李弘帶著五萬軍隊,這是個天天都要考慮的問題,而且還是個非常主要的問題。

李弘帶領萬多騎兵南下的時候,他還是個行厲鋒校尉,部隊的建制都是曲,雖然人多,但不過就是把六百人曲變成兩千曲人而已,在管理和職責上沒有什么根本性的變化,簡單明了。然而自從部隊邯鄲集結准備西征以來,李弘開始統率步兵和騎兵兩個兵種,獨自指揮五萬大軍,直到這個時候,李弘才深切地感受到為將和為帥兩者之間的巨大區別。他天天要處理大量的軍務,還要和各地縣郡的官員協調處理後勤等方面的事情,忙得幾乎沒有空閑的時間,天最多睡上兩個時辰。

這次領軍西征,李弘把所有大漢軍制上規定的各類事情,都身體力行的親自操作了遍:部隊的編制,部隊的管理和訓練,安排部隊的軍事職能官員,指揮和協調部隊的調發,協同地方州郡進行兵役動員同時招收士兵和各類後勤保障人員,處理和執行糧餉兵器與馬政保障等各項制度。李弘以驚人的體力和聰明才智,在個多月的時間內,獨自指揮和完成了五萬大軍的集結和動員,然後帶著部隊行軍三千里趕到了西涼戰場。這是個了不起的成就。雖然所有人都覺得他完成得很輕松,但他知道這是自己有記憶以來,最了不起的個成就。

李弘欽佩和感激慕容風。如果沒有慕容風的教導,他今天就沒有這個本事,也沒有這個信心堅持下來。李弘在消化吸收了慕容風領軍幾十年的實踐和總結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大漢朝非常完善的軍制,完成了個他根本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在這個過程中,李弘學到了更多的新知識,融會貫通了更多的舊經驗。他感覺自己就象脫胎換骨般,由把血淋淋的戰刀變成了只握刀的手。

「十五萬士兵的軍餉,口糧,三萬匹戰馬,幾萬匹運輸馬的口糧,軍需的損耗補充,武器輜重的添加更新等等,天大約要消耗五千萬錢。」

閻柔和部下們驚呆了。

「五千萬錢」胡子喃喃自語道,「天的錢就可以買五千匹戰馬,可以買」

李弘笑笑,繼續說道:「這還是保守的數字,如果加上運輸途中的損耗和將來陣亡士兵的撫恤,就更多。所以,這個戰,時間打長了,朝廷肯定打不起。」

「借大人的吉言,但願今年我們還能回冀州。」個士兵抬頭望天,小聲地期盼道。

===

李弘望著坐在對面滔滔不絕的李肅,無心聽他繼續說什么。他直在想著這件事情的可能性。

北宮伯玉的部隊還沒有趕到美陽,董卓想趁著這個機會,襲擊邊章的大營。現在叛軍還沒有形成對美陽城的合圍,邊章也沒有命令自己的部隊單獨包圍美陽,機會就在這個時候。過了明天上午,當北宮伯玉的部隊逐漸逼近美陽城時,這個機會也就消失了。十三萬人,誰撼地動

張溫顯然沒有因為戰場形勢的變化而對自己的決戰方案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他還是把自己的思路束縛在速戰速決,戰而定的基礎上。但現在部隊迅速向美陽集結,沒有隱蔽性,其造成的結果就是兩個:是叛軍迅速逃遁,二是叛軍嚴陣以待,和官軍決死戰。但第二點根本就不可能。所以,說白了,張溫的這個臨時變陣,根本就不是打敵人,而是趕敵人,最後還有可能搭上董卓的三萬人馬。

這個計劃對李弘來說,沒有任何損失。但對董卓來說,就有點進退失據了。退吧,違抗軍令;不退吧,就要死守美陽,他肯定會被叛軍打得遍體鱗傷,奄奄息。而張溫廂情願地認為董卓在美陽守個兩三天沒有問題。只要守兩天,主力就可以趕到美陽圍殲叛軍。他根本就不想想,董卓守兩天,部隊損失有多大兩天之後,叛軍還會攻城嗎恐怕早就退了。

董卓最早滯留在美陽,不主動退到小槐里,到底是什么動機難道真象李肅說的,是董卓認識到太尉大人的計劃有嚴重缺陷,會造成西涼在未來幾年內大亂,所以才故意滯留美陽,以形成今天這個局面,達到避免雙方主力會戰的目的

董卓如果是這種為了大漢國,為了西涼的將軍,為什么自己離開冀州前,審配審大人再囑咐自己小心他呢難道審大人誤會了

董卓這個計策的確不錯,如果成功,邊章的叛軍主力受損,而官軍主力步步進逼,他們自然會退出右扶風;北宮伯玉眼見自己孤掌難鳴,難有做為,也會緊隨其後退入涼州境內;至於六月驚雷,更不會主動邀戰十幾萬漢軍,肯定退走。如此來,長安的危機解除,叛軍全部退回涼州,剩下的就是進入涼州平叛的事了。

董卓的這擊,正中敵人要害,時機把握的完美無缺,但董卓騎兵兵力不夠,無法獨自完成這致命擊。於是董卓主動邀請李弘率領風雲鐵騎參加這戰,以兩萬多人沖擊叛軍八萬人的營寨,雖然騎兵數量稍嫌少了點,但完全可以達到驚走叛軍的目的。

李弘抬眼看了下坐在自己左手的左彥,以目示意。左彥捻須頷首,微微點頭。

李弘沖著李肅舉起右手,示意李肅停下,他有話說。

李肅立刻閉上嘴巴,神情急切地望著李弘。

這么年輕的中郎將定有後台。這都是什么世道,越來越黑。董大人花了許多錢,才買了個將軍,這小子才打了幾戰,就是中郎將了。狗屁世道。他心里暗暗地罵道,但臉上的笑容堆得都快掉下來了。

「好計策。董將軍好計策。」李弘大聲贊道。

李肅心里松,微微吁了口氣。嘴都講干了,總算說動了。乳臭未干的小子,不怕你不上當。還以為你多聰明呢

「大人意下如何這等立功的機會千萬不可錯過,失去了這次機會就沒有第二次了。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大人應當當機立斷,立即率部出擊。當斷不斷必自亂,前因後果考慮的太多,顧慮就多,顧慮多,大人就會猶豫,旦猶豫了」

李弘趕忙再次舉手打斷了他,笑著說道,「李大人,時間地點」

李肅心里大喜,差點要高聲叫好。他大聲說道:「大人同意了。大人果然名不虛傳,做事如此堅決果斷」

李弘頭都給李肅講暈了,聽他開始講話,心里就緊張,他立即舉手喊道:「李大人,李大人,時間和地點」

李肅不好意思地笑笑,說道,「董將軍明天凌晨率部趕到千葉嶺。董將軍的意思是,在黎明前夕發動襲擊最為理想。董將軍說」

李弘連忙打斷他,大聲叫道:「好,好,好,我知道了。李大人連續飛馳百六十里,太辛苦了,趕快去歇息」

李肅臉色沉,吃驚地問道:「大人,我們不是立即啟程嗎大人的騎兵還在十里之外,還要時間集結,我們還要爭取半夜趕到千葉嶺,我哪里還有時間歇息」

李弘微微笑道:「剛到黃昏,時間上還來得及。你知道,現在我沒有調兵的權利。要調動風雲鐵騎,必須要經過太尉大人親自批准,沒有他的令符,我無權帶走兵卒。」

李肅愣了下,隨即眼內閃過絲輕蔑之色,滿臉堆笑地說道:「大人,你從冀州統率五萬大軍而來b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