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44 部分閱讀(2 / 2)

荀諶十分不解,「兄長難道認為當今天下,能中興社稷者只有曹操曹操是什么人,個閹人的後代,這種人也能中興社稷你是不是腦子壞了」

「袁紹野心太大,嘴里說要中興社稷,但其實根本不是這么回事。」荀彧氣憤地說道,「當今天子乃先帝所出,當初繼承大統,也是經太後太傅和三公九卿,滿朝文武致同意的。袁紹不顧事實,不但拒絕承認當今天子的皇統地位,還肆意誣蔑天子,說天子不是先帝所出,這種人也會真心誠意要中興社稷做你的春秋大夢去吧。你趁早離開他,免得你我兄弟手足相殘。」

兄弟兩人為此大吵了架。此事不僅僅關系到兩人的性命,更直接關系到整個家族的命運,不吵出個高下不行。董昭董訪兄弟的例子就擺在哪里,董昭差點就被袁紹殺了。兄弟兩人分別在可能成為仇敵的大吏手下做事,對雙方和家族來說,太危險了。

兄弟兩人吵架的結果是荀彧這個老大吵贏了。老大就是老大,在家族中有權威,不服不行。

荀諶跟著袁紹到了洛陽,行事非常低調,和過去大不樣。

袁紹當然也知道荀彧離開自己的原因,說到底就是雙方政見不同,無法在起共事,道不相同不相為謀,但他因此對曹操張邈陶謙等持「中間道路」的人重視起來。這股力量過去是支持自己的,現在成了牽制和掣肘自己的力量,將來也許會成為自己的敵人。在官場上,多少朋友都是因為彼此政見的不同,後來反目成仇,成為生死仇敵。

袁閥和荀閥是世代故交。袁紹和荀諶也是多年的朋友,袁紹雖然不至於因為這件事把荀諶趕出自己的權力中心,但對他的信任和倚重卻迅速下降。

袁紹看看沮授田豐和審配三人。這三人圍坐在案幾旁邊,正指著案幾上的地圖小聲討論著。

沮授看到袁紹詢問的目光,笑著站起來說道:「兗州的事,應該把它放到天下大勢中去做具體商討,這樣解決之策也就出來了。」

自初平元年形成的董卓李弘袁術和大人四股勢力已經逐漸演變為群雄紛爭之局,今日天下已經大亂。

董卓的勢力現在被西涼韓遂馬騰的叛軍和關中的李傕郭汜等董卓舊部所取代。董卓於今年四月被誅殺,其勢力灰飛煙滅,但由於各種原因,天子依舊被西涼叛逆所挾持。但西涼叛逆後有韓遂馬騰之憂,前有北疆和我們的威脅,只能據守關中,勉強自保。

河北之地現在有李弘和劉虞公孫瓚的兩股勢力。李弘雖然於近期基本上占據了冀州,但由於幽州劉虞和公孫瓚先後與其反目,再加上冀州的流民之災,李弘要想徹底穩住河北之地,還需要很長段時間。

袁術從開始就被大人捆住了手腳。劉表成功占據荊州後,後方失守,袁術也就失去了發展的機會。隨著北疆軍占據洛陽,孫堅死去,袁術的勢力遭到了沉重打擊,他能堅持到現在,已經難能可貴了。

大人本來擁有天下最大的勢力,擁有迅速穩定社稷的實力,但因為青州黃巾軍和黑山黃巾軍的雄起,給了大人毀滅性的擊。三年來,大人雖然奮力掙扎,甚至伺機奪取了洛陽,但本身勢力卻分崩離析了。今日紛亂之局,歸本溯源,都是源自黃巾之亂。沒有黃巾叛逆,也就沒有今日社稷傾覆之危。

大人看看今日荊州的劉表兗州的曹操揚州的陳溫徐州的陶謙陳留的張邈汝南的徐璆陳國的許瑒河內的張揚,這些人是不是都應該算是大大小小的勢力之這些人有的是大人忠誠的朋友,有的對大人陽奉陰違,有的和大人政見不同,隨時都有可能反目成仇,有的比如像陶謙之流,根本就不睬大人,他愛怎么干就怎么干。

沮授俯身拿起案幾上的地圖,高高舉起,「大人要中興大漢,穩定社稷,那么,面對今日的亂局,首要之務就是強大自己,然後結盟朋友,擊殺叛逆和敵人。那么,現在誰是我們的朋友誰是大漢的叛逆誰是大漢的敵人」

沮授指著地圖說道:「黃巾軍是叛逆,韓遂馬騰是叛逆,挾持天子的董卓舊部是叛逆,這些人十惡不赦,務必誅殺。」

接著沮授在地圖中間重重地劃了條線,「李弘是我們的敵人。」

「大家可以看看李弘今日的官職,大司馬大將軍,參隸尚書事。也就是說,天子也罷,朝廷也罷,都是他李弘個人說了算,試問他如此攫取權柄,和董卓有什么區別李弘攫取權柄之後要干什么督領六州四郡之軍政,出兵討伐叛逆。這個叛逆是誰是我們。可憐我們為了大漢嘔心瀝血,浴血奮戰,最後的結局竟然和那些黃巾蟻賊樣,成了大漢叛逆。」

「李弘這個官是怎么來的是他用軍隊打來的,搶來的。他的軍隊已經打到霸水了,距離長安只有六十里,但當他的目的達到後,他立即背信棄義,不再勤王,而是匆匆撤軍關西。他不是勤王,而是要篡奪大漢的江山。等他占據了大漢半壁江山之後,等他把我們擊敗之後,這天下還有誰能阻止他篡奪社稷」

「李弘直告訴天下人,他尊奉當今天子,遵從當今天子和長安朝廷的旨意,現在我們知道他為什么要這么做了。原來他要借著忠義之名,行篡立之實。他要在富麗堂皇的門面下,血腥殺戮,塗炭生靈,禍害社稷,滅絕國祚。李弘對大漢的危害,尤甚於董卓,此人不僅是我們的敵人,也是大漢的敵人,是天下人的敵人。」

沮授放下地圖,神色凝重地揮手說道:「我們兵微將寡,實力微弱,不是李弘的對手。所以我們必須要和朋友結盟,要和可能成為我們的朋友結盟,要和李弘的敵人結盟,要和可能成為李弘敵人的敵人結盟。總之,我們要利用切力量,用盡切辦法,在最短的時間內擊殺李弘。」

眾人頓悟,兗州的事如何處理,不言自明。

大堂上的議論立即熱烈起來。

但這時,沮授卻突然提出了個讓眾人瞠目結舌的策略,「迎大駕於西京,復宗廟於洛邑,號令天下,討誅未服。」

袁紹神情驚愣,呆坐無語。眾人神態各異,言不發。

田豐緩緩站起來,躬身對袁紹說道:「大人,如果我們再不及時改變策略,失去的就不僅僅是張邈曹操這些朋友了。」

「大義是以實力為後盾的,沒有實力,我們的大義就沒有號召力。張邈曹操等人突然易弦改轍,主張尊奉天子,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現在我們處於極度的劣勢,在既無讓人信服的大義,又無絕對實力的情況下,州郡大吏們的背叛恐怕也是種無奈而必然的選擇。我們的敵人會越來越多。」

「大人,天下的形勢已經變了。」審配也站起來說道,「董卓死,牽制李弘的力量突然消失,李弘家獨大,傲視群雄,無人可以抗衡。大人請仔細想想,當今天下已經演變成為我們和李弘之間的對決,如果我們不能集結所有的力量,敗亡是遲早的事。」

「大人如果尊奉當今天子,形勢必將大為改觀,我們可以集中天下所有力量,甚至天子的力量來對抗李弘。消滅了李弘,這天下就是我們的天下。至於天子,還是那句話,只要是皇室後裔,誰都可以繼承大統。只不過,大人稍稍迂回了下,走了點彎路而已。」

「雖然走了點彎路,但大人強大了實力,消滅了李弘,中興了社稷。」田豐大聲說道,「為天下計,大人應立下決斷。」

第二卷亂世豪雄篇第四章 破釜沉舟 第十八節

袁紹沒有立下決斷。

拿下關東,占據洛陽後,自己雖然還沒有站穩腳跟,形勢也還非常嚴峻,但和年初自己被李弘狼狽趕出冀州時的窘境相比,要好多了。

去年,李弘朱俊袁紹袁術孫堅等人聯手攻占關東後,朱俊帶領各級官吏在關東實施了系列卓有成效的治理措施,在他們的不懈努力下,飽受摧殘的關東迅速得到了恢復。雖然只有年多時間,但關東畢竟是京畿要地,各項條件非常好,只要上下齊心協力,恢復起來還是很快的。

朱俊通過各種辦法,讓逃亡到鄰近州郡的關東百姓盡快返回故土,同時,他把大量無主土地收歸府衙,然後賤賣給了關東和其它各地的門閥富豪。因為有強悍的北疆軍駐守在關西和關東兩地,安全上有了保障,返回故土的流民越來越多,而關東的門閥富豪也利用自己的關系,迫不及待的從各地購買賒借物資和征募流民到關東耕種土地。朱俊離開洛陽之前,曾對袁紹說,如果能夠有足夠的糧食加大對關東百姓的賑濟,關東的財賦收入在兩到三年內就能完全恢復到過去的水平。

不過,直以來,有個嚴重困擾朱俊的難題,那就是洛陽皇宮,皇家宗廟園林,先皇諸陵以及太學東觀雲台三公九卿府等等眾多朝廷重地的維護和修繕。朱俊最關心的不是皇宮和皇陵,而是收藏在太學東觀雲台等地的書卷典籍。這筆維護費用很大,朱俊手頭拮據,拿不出來。他希望袁紹能在很短時期內恢復關東的繁榮,立即著手清理和修繕這些珍藏,這可是事關社稷振興的大事。

袁紹當然知道這些典籍的重要性,但關東百廢待興,最缺的就是錢財,他也沒錢做這些事。袁紹為了在最快的時間內得到充足的財賦和糧食,他急於鞏固關東,掌控荊豫兩地,而當務之急就是趕走袁術。他和袁術即使握手言和了,以袁術的性格和實力,不會低下頭來心甘情願地聽自己指揮。與其將來陷於無休無止的內訌,白白損耗實力,還不如現在徹底了斷,把袁術趕出荊豫,讓他自生自滅去。

要趕走袁術,就要找個讓人信服的理由,不能再讓袁閥的勢力互相殘殺了。最好的理由就是袁術不顧家仇國恨,不但尊奉當今天子,還曾和董卓眉來眼去,無恥之極。

袁紹背著手,在大堂上走來走去。他要想清楚了,不能輕易下決斷,以免功虧簣。

這里是袁府,是自己原來在京城的家,雖然不大,但讓他感覺很溫馨,很踏實。叔父袁隗和生父袁逢的府邸比這里都要大,都要豪華,但袁紹不願意搬過去。住在那兩處府邸里,容易讓他想起死去的親人,容易讓他失去理智和冷靜的判斷力。

「讓袁微立即到豫州出任刺史職。」袁紹緩緩說道,「本來我打算讓他出任陳國相,但考慮到袁術有東遷豫州之意,還是讓他主掌豫州吧。我倒要看看袁術還有什么話說。這陳國相暫時讓高干帶領。陳國相許瑒被擊敗後自殺身亡,其從弟許靖又逃亡揚州,許氏脈已走向日漸衰落,我看就不要趕盡殺絕了,以免讓人說我袁家心狠手辣。」

眾人聽,立刻明白了袁紹的意思。他還是想盡快逼走袁術。

「那原豫州刺史孫賁如何處置」許攸問道。

「孫賁孫賁是誰任命的豫州刺史是董卓還是李弘我不殺他,已經給足了孫堅面子。他是吳郡人,讓他帶著人回揚州去。」

「袁術要是不答應或者」辛評遲疑道,「這個時候如果打起來了,對我們不好。我看,還是讓孫賁暫時代領穎川太守,這樣可以緩和下雙方的矛盾,畢竟穎川現在還在袁術手上。」

「他敢打嗎」袁紹不屑地冷笑道,「我讓袁微領豫州刺史,袁譚領穎川太守,就是要逼他打。」

袁紹指指陳琳,「孔璋,急書景升兄劉表,請他出兵南陽,然後再給南陽的岑賈吳陰張王李七大世族各寫封書信,請他們適當的時候予以幫助。」

「大人有意讓景升兄獨領荊州」郭圖擔憂地說道,「這個如果將來張邈的教訓」

「荊州的兵馬旦進入南陽,我就讓審配審大人和袁熙起去南陽進行調停,同時讓汝南的徐璆,駐守廣成關的潘鳳程渙胡屹各自率軍逼近南陽。」袁紹笑道,「袁術敢打,他就是死路條。他唯的選擇就是放棄,然後帶著兵馬到穎川,伺機進入兗州尋求發展。」

「袁術對景升兄恨之入骨,他怎么可能會把南陽讓給景升兄」袁紹自信地說道,「你放心,南陽這塊地方,我無論如何都要控制在手,相信景升兄也能理解。」

「讓袁術進入兗州」郭圖眉毛挑,欣喜地說道,「大人這個辦法倒是不錯,既能把兗州部分州郡控制到我們手上,又能打擊和牽制曹操張邈在兗州的發展。」

「就怕袁術咽不下這口氣啊。」逢紀嘆道,「袁公路嗜賭如命,賭徒的性格般不能以常理來揣測,如果他」

袁紹點點頭,不屑地笑道:「正因為袁術是個賭徒,所以他才不會拼命。在他眼里只有兩樣東西最寶貴,錢財和性命,其它的都不重要。我給他錢,然後把刀架到他脖子上,他就會乖乖地拿著錢走路,他絕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接著袁紹還說了個袁術定會離開南陽到兗州的原因。袁術在南陽被四面包圍,沒有出路。到了兗州就不樣了。他過去和李弘關系密切,還曾和李弘起派兵支援過徐州的陶謙,所以他南北兩面都有支援,他完全可以和曹操放手搏。曹操現在窮二白,根本不是袁術的對手。

逢紀驀然明白了袁紹的心思,「大人,你是不是等到袁術把兗州搞得雞飛狗跳的時候,你再手拿錢,手拿刀,逼著袁術滾蛋。」

袁紹手捻短須,笑而不語。

沮授田豐等人憂心忡忡。

袁紹執意要挑起戰火,逼走袁術,打擊曹操,意圖很明顯。他不意接受尊奉天子,迎大駕於西京的主張,但袁紹好象又沒有完全拒絕,因為他沒有明確表示反對。那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袁紹認為目前自己實力不足,還不能提出這種主張,以免讓其它各方勢力迅速壯大起來,從而造成今後各方勢力鼎力相持的局面

如果各方勢力相差無幾,他們為了各自的利益,遲早都要互相攻伐。比如袁術就是個例子。袁術如果把傷口養好,勢必要再掀波瀾。各方勢力互相征伐,最高興的就是李弘了。李弘獨居於河北之地,不但得到了發展的時間和機會,還能趁勢各個擊破,橫掃天下。

逼走了袁術,袁紹就能憑借關東和荊豫兩州得天獨厚的優勢迅速發展。袁紹有了最強悍的實力,才能讓曹操張邈這些人俯首稱臣,才會讓那些受到李弘攻擊的州郡大吏主動投靠袁紹,向袁紹求援。也只有這樣,袁紹才能主持會盟,集結天下州郡的力量攻打李弘。隨著時間的推移,雙方實力對比逐漸發生變化後,袁紹才有擊敗李弘,最終成就霸業,中興社稷的可能。

說來說去,還是那句話,沒有實力,就是把嘴皮子說破了,把心掏出來,也沒有人相信袁紹易弦改轍是真的。相反,此時袁紹突然改變主張,反而會讓人覺得袁紹是個朝三暮四的小人,是因為受到各方勢力的夾攻,實力不濟,無奈之下的變通之舉,是想暫時平息戰火以便迅速發展自己。既然你袁紹不行了,沒有實力了,我還聽你的干什么僅此下,可能就把袁紹占據關東取得的優勢徹底葬送。

也許袁紹也同意利用大義集結所有力量擊敗李弘的策略,只不過,他認為操之過急了而已,但眼前形勢非常急迫,長安朝廷任命的兗州刺史金尚已經到了冀州,李弘極有可能利用這個機會渡河南下,攻打兗州。

山陽太守袁遺在信中對此事表示了極大的擔憂。陳紀曾有私人書信給他,詢問他對金尚出任兗州刺史的看法。很明顯,這是李弘投石問路之計,想從袁遺這里探知袁紹是否有足夠決心幫助曹操守住兗州。如果李弘此時南下兗州,占據了兗州,無論是袁紹還是曹操等人,都沒有時間發展自己的實力了。

田豐緊鎖雙眉,小心翼翼地問道:「大人,如果李弘此刻南下,我們如何應對任由李弘占據兗州」

袁紹神色凝重,反問道:「你看李弘有幾成南下的可能」

「這取決於三件事。」田豐說道,「是公孫瓚何時敗回幽州如果劉虞率軍支援公孫瓚,李弘的處境就非常尷尬,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二是青州黃巾軍何時展開反攻如果司馬俱管承在近期再度攻擊兗州中部郡縣,曹操就無法抵擋。我們為了趕走袁術,也無法出兵支援兗州。在這種情況下,李弘揮軍南下,曹操和張邈也許求之不得。不管怎么說,他們都尊奉當今天子,將來也都還是郡太守,沒什么損失。第三,就是關東的穩定。如果關東穩定,各州郡大吏相安無事,大家就可以隨時支援兗州,那李弘在冀州流民成災,賑災壓力極大的情況下,自然不敢貿然出兵。」

袁紹低著頭,在大堂上又轉了起來。眾人各自聚在起,小聲議論著。

良久,袁紹站在大堂中央,連續下了幾道命令。

書告各州郡大吏,詳細解說長安二次兵變的始末。天子之所以被再度挾持,司徒王允大人等朝中大臣之所以被叛軍殺害,都是因為李弘早有篡逆之意。這切,其實都是李弘蓄意而為之。他的最終目的就是為了篡奪大漢社稷。李弘是繼董卓之後,本朝最大的逆賊,人人得而誅之。

遣派多名武技高超之士,攜帶密信,日夜兼程往幽州而去。封信給太傅劉虞大人,詳告李弘篡逆之事實,懇求他發兵討伐。封信給公孫瓚,詳告他關東之事,願意和他和解,南北共擊李弘。

派人秘密由武關進入關中,聯系潛伏在關中的諸多門生故吏,告訴他們自己有西上勤王之意,請他們在適當時候發動兵變,以策應自己攻打關中。

急書兗州曹操徐州陶謙泰山子劭等州郡大吏,迫於李弘即將南渡黃河的壓力,還是請諸位大人盡快向青州黃巾軍發動攻擊,把黃巾軍和流民盡可能趕到冀州。為此,袁紹還特意懇求曹操暫時放棄東郡境內的黃河諸多渡口,任由黃巾軍和流民北上。

另外,袁紹還請兗州各郡大吏聯名書信於李弘,拒絕承認長安朝廷派到兗州的刺史金尚,並懇請李弘從大局出發,不要護送金尚入境,以免雙方發生沖突,致使黃巾軍趁機反攻,讓兗州百姓陷入更加深重的苦難。

命令河內張揚,整頓兵馬,立即攻擊黑山黃巾軍殘部,把黑山黃巾軍向並州上黨和冀州魏郡方向驅趕。

這些命令的目的只有個,那就是讓天下人都知道李弘正在陰謀篡奪社稷,李弘是大漢最大的叛逆。袁紹希望能鼓動和聯合各地州郡力量圍攻李弘,阻止李弘南下的腳步,打擊和遲滯李弘實力的發展。

袁紹還親自給李弘寫了份書信。首先恭喜大人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