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53(1 / 2)

大的老奶奶,居然也會玩微信。比他這個古代人厲害多了。

陶清風道:「叨擾徐老師了。」

「那副書法我記得。你那字體很特別。」徐瑰元扭頭對那位中年婦女說,「把我書房里的《歷代碑帖》拿來。」

陶清風下意識連忙站起來,說道:「肯定非常沉重,我也去幫拿吧。」中年婦女略驚訝地看了他一眼,點頭道:「謝謝了。」

徐老奶奶和張風豪交換了一個眼神,對他說:「看來這是個真懂的小子啊。」

《歷代碑帖》是一套非常厚的叢書。「碑」和「帖」是兩種物件,前一種起源於墓葬石刻,《說文》解字為「豎石」,後一種的《說文》則解為「帛書署也」,「署」就是標題的意思,所以「帖」最初是「帛書的標題」的意思。現在「碑帖」成為了一個詞語,用來描述供給人們臨寫的書法范本。歷代的「碑」和「帖」如果全部錄下來,又要便於臨摹賞玩而做成大開本,其體量是非常可觀的。

陶清風因為懂,所以不假思索就意識到這書肯定無比沉重巨大,也就下意識地提出要去幫忙了。雖然《歷代碑帖》這套書是現代才出版的,但是並不妨礙陶清風從名字推測出它的沉重。

張風豪笑著對徐瑰元說:「否則我也不會帶他來見您啊。老師,我雖然最不懂這些,可是我眼光好啊。我覺得他肯定對您的胃口。」

說笑間,陶清風已經幫那位中年婦女,抱了又厚又大的兩本書過來。封面是隸書的「歷代碑刻」四個字。那書上下兩冊,是8開本的,比尋常書大許多。他把書放在徐奶奶的床邊。

徐奶奶望著陶清風,慈愛又贊許地笑了笑,說:「現在的年輕人,很少有培養這種興趣的了。我看小豪發過來的你寫的那張書法,融了『漢隸』和『漢篆』的結構。年紀輕輕自成一體,很不簡單。」

陶清風一聽,略放心了。看來書法體例大部分是流傳下來的,不像上次認甲骨文會想當然地暴露。而且張風豪和徐奶奶都不知道陶清風的知識背景,陶清風就點頭說:「一開始臨的是篆書大字,後來就學漢隸,其中『方折』的筆畫,就習慣了。」

徐老奶奶問陶清風:「蒙童書法,一開始怎么不從楷書學起呢?」

陶清風總不能說,他那個時代,楷書還沒有完全成熟,並不是被主流推崇的書法字體。他得另外想個理由了。

第78章念師恩

好在理由是現成的,陶清風回憶著自己恩師徐棠翁的訓導,說:「我的老師說,篆隸有端庄康健之氣。行楷草氣骨柔弱。學習書法,應該從臨碑入門。而漢碑多以篆隸為碑額。」

這當然是被時代局限的看法,畢竟大楚那個年代的行楷草還沒有得到重視和推廣。陶清風知道現代人的觀點應該有所不同,但也只能硬著頭皮這樣說了,反正可以推說是不同流派的習慣。

徐瑰元笑道:「真巧,我也從小被逼著從隸書開始練。後來我去演戲,十幾年沒寫過。退休後重新撿起來。還是覺得從楷書開始才好練,但是架不住已經有習慣了。那天風豪一眼看出你的字體,和我有點像,才發微信給我的。」

張風豪默默汗顏一把,他其實記得不太清楚,沒想到瞎貓撞著死耗子了。

陶清風忍不住問:「既然說楷書好練,那您為什么從小被逼著從隸書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