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禮和法(1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1679 字 2021-02-23

吉水縣杜家的所作所為,免不得要被一些百姓給告上衙門,而因為涉及的吃虧百姓較多,吉水縣的縣令便把這事上報到了府衙,而府衙又上報到了布政使司衙門。

老百姓們不懂法,他們想的也很簡單,這些地明明就是我家的地,我只是把屬於我自己的東西要回來,怎么就違法了?

杜槐水對這些老百姓的恐嚇,這些老百姓壓根就不信!

協議簽字畫押,這些地本來就是我們的地,你竟然說我要回去還要殺頭?

沒什么好扯的,那就官府上見唄。

要都按照大明律來判,這可是幾百顆腦袋啊!

丁是丁卯是卯,這個法怎么執得好?

省里這下也拿不定主意了,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真批個手信讓地方拿人,法不責眾這句話的根本症結就在於:地方真要全按照法律來砍了這幾百個百姓,人家就敢抱團造反!

江西左布政使連想都不用想,事情真要鬧到那一步,他會是第一個被抄家滅門的!

還是上報中樞,讓皇帝老子拿主意吧。

就這般,一件小小的田產歸屬爭執的事,硬生生從縣里踢到了朱允炆的大案之上!

「都是廢物!」

甭管江西本地到底有沒有能力處理好,單說這個態度就讓朱允炆很是生氣。

什么事拿不定主意都要找他這個皇帝來親自處理,全大明一千多個縣,他朱允炆就算是累死也不可能處理的過來。

氣歸氣,到底是涉及到法律這個國家的根本所在,朱允炆也不能真個粗暴處理,幫百姓伸冤就是藐法,維護法律那更是扯淡,朱允炆寧願今天把大明律廢了也不可能砍這些百姓的腦袋。

「讓楊士奇來一趟。」

內事不決問楊寓,朱允炆現在還真就養成了這個習慣。

待等到楊士奇前腳邁進謹身殿,後腳朱允炆就迫不及待的問道:「江西的事,卿知否?」

看座,上茶。

楊士奇施施然落座,面上倒是一點都沒有急色。

「臣知道。」

他是內閣輔啊,凡是過了通政司的地方政事,就不可能有瞞得住他的。

朱允炆蹙著眉頭,糾結道:「朕現在懸而未決,暫時不知道該怎么處理,你有什么建議?」

「杜家欺壓鄉里、橫行不法,殺頭抄家!」

楊士奇淡然吐口道:「吉水縣令第一時間處置不利,導致民怨沸騰,殺!」

連續兩個殺字讓朱允炆更加糾結。

站在為民伸冤的位置上楊士奇的建議卻是沒錯,這杜家委實該死,吉水縣縣令這個廢物連這種民生大事都拖,弄得地方老百姓怨聲載道,也確實該死,但從法治的觀點來看,這兩方也都沒錯。

「百姓貪戀便宜,以避稅為目的而轉換田契,百姓也有錯。」

朱允炆嘆了口氣:「有法不依,那還要法律做什么?」

「什么是法律?」

這個時候,楊士奇突然笑了起來。

「陛下可知為什么會有法律?」

朱允炆被這個問題問住了,沉吟了半晌才開口道:「卿就別跟朕藏著掖著了,朕知你聰穎,有什么想說的直說無妨。」

看到朱允炆有些不耐煩,楊士奇也就不敢再賣關子,張口講述起來。

「有法家誕生之前的夏商周時期,國家沒有法律,君王以道德約束百姓。

即使是在沒有法律的時候,百姓也知道什么是對錯。

知道盜竊、暴虐、通奸都是錯,錯就是不能做的事。

知道孝悌、忠誠、友恭都是對,對就是要奉行的事。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典故陛下應該是知道的。

周公旦定禮,禮就是法的前身。

禮的誕生使人民奉行對的事,而抵觸錯的事。

周公旦的人格操守很高尚,不貪戀權利,盡心盡職的輔佐少君而不敢篡位,並訓斥了那些意圖不軌的子嗣、屬官,於是天下人都很敬仰他,以他的德行來約束自己,以周公旦制定的禮來教化百姓,於是才有文明昌盛。

但是人數上百、形形色色,有好自然有壞。

禮本身只是告訴了人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但對於對錯的獎懲並沒有明確的硬性標准,全憑君王、官員的喜好來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