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在南京(上)(1 / 2)

日月永在 煌煌華夏 2103 字 2021-10-22

AK小說 www.06ak .com,最快更新日月永在 !

南京,西長安街一號首輔官邸。

時至年關臨近,加上朱允炆這位皇帝又不在皇宮,內閣的一眾閣臣們就算是相對比較舒適了,畢竟省去了每天去謹身殿開小朝會的例行公事,只需要在文華殿坐宮辦差便是。

而作為內閣首輔的楊士奇因為不用當值,文華殿都少去,大多數的政務基本都是在他家里就給批了。

這也算是一項專屬於內閣首輔的特權了。

「馬上就要到皇明三十六年,也就是建文十五年了。」

裹著厚厚的棉服,楊士奇守在正堂門口,駐足觀望著眼前這一片片如鵝毛般不停飄下的瑞雪,開口念叨了一句。

在楊士奇的身邊還站著解縉,後者剛剛從通政司接到朱允炆那句不用送相關奏本北上的回復後,便尋到了楊士奇這通報一聲。

得知這個消息的楊士奇,便說了這么一句兩不相連的話,讓解縉有些難以明白。

不送奏本北上,跟年歷有哪門子關系。

解縉想不明白,不過他有一個優良習慣,那就是不懂就問。

「來坐。」

面對解縉的不解,楊士奇招呼著落座,看著熱氣騰騰的茶水,楊士奇說道:「陛下十幾年如一日,向來勤政不怠,突然如此回復。御前司那邊也說陛下操勞過深,御醫建議好生將養,最好歇一歇。」

知道解縉估計聽不明白,楊士奇就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大紳啊,咱倆都算是一朝青雲而上,我是建文元年做的協辦大學士,而後入閣,暴昭致仕我接了內閣首輔,時至今日做了整整十二年。

連陛下都要歇一歇,我這個內閣首輔,也該歇歇了。」

解縉頓時大吃一驚:「閣老您這是,打算致仕?」

楊士奇才多大?滿打滿算過了年也才四十九歲,距離內閣閣臣退休的紅線可還差十六年呢。

「內閣閣臣這些年走了多少?」

楊士奇看向解縉,微微一笑:「先是暴昭,然後郁新,嚴震直去了工商聯,連後補的王謙都退了,反而是你我因為年紀原因一直待在這不動,朝野都風言,內閣成了江西的文淵閣,文華殿成了楊府。

我要真是繼續坐在這位置上十六年,權柄持國三十載,那就不成體統,不知好歹了。」

沒人不貪戀權力,但聰明的人往往適可而止。

內閣首輔是一人之下,群臣避道禮絕百僚的排場殊榮,楊士奇已經享受了十二年,現在他反而不願意繼續享受下去了。

起碼在楊士奇的想法中,朱允炆突然來了這么一個回復,是不是內有深意,是不是以此來隱晦的敲打提醒他和解縉呢?

如果有這層意思在的話,自己就得識趣,抓緊把位置讓出來,也給後來者一些進步晉升的空間。

對於楊士奇的隱憂,解縉有些不以為然:「閣老是不是想多了?」

「想多總比想少要好的多吧。」

楊士奇靠進太師椅,閉著雙眼老神在在的念叨著:「我兒楊稷都下到地方做縣令了,地方竟然喚他小閣老,這簡直就是瞎胡鬧。

第一期湖畔學堂的學生現在基本都充任各職,能力出眾,將來登部入閣未必不可,屆時父子二人同閣這種事,燕王敢受,我做臣子的不敢。」

頓了頓,楊士奇復又說道:「最重要的,我是舊儒出身,陛下誇我持國有方,這不是一句好話。

什么是方?

方就是有規有矩,但方沒有什么突出的地方。

眼下地方上新補錄的官員,個個都在圖變,是新銳派,是新儒黨,他們的思想激進且各有獨到施政之法,咱們已經跟不上了。

對上,咱們跟不上陛下的思想,對下,咱們引領不了地方各省的進步,還賴在這位子上,不合適。」

這番解讀讓解縉埡口無言,細想想,確也如此不假。

「就咱們腳下,應天府尹王雨森天天比內閣還忙,剛任職的時候搞集體生產,建大作坊、大工廠,眼下又推進什么包產到戶,鼓勵百姓大力發展畜牧、養殖或其他副業,干的是如火如荼,家家戶戶的老百姓都干勁十足,反觀咱們,干了十幾年內閣閣臣,連一丁點拿出手的改革計劃都沒有,丟人啊。」

如果一屆內閣沒有出什么政績,將來百年之後,史書上沒法寫啊。

對於楊士奇的自慚,解縉不以為然,開口勸道:「閣老莫做此想,天下形勢漸變,首功雖是《建文大典》和陛下的思想做綱領,但這個漸變的過程能夠如此平和穩定,那是離不開您這些年平衡朝局之功的。

要是當年一上來,就把所謂新儒黨、新官吏提到部堂大員的位置上,新舊兩黨為了爭奪政治紅利而大打出手,黨同伐異,這天下早就亂成一鍋粥了。

病入沉痾才下猛葯,太平盛世,自然要治大國如烹小鮮,文火慢燉才是正確,這個問題上,陛下也批注過相關歷朝歷代的政改,有的屬於太激進,破壞了穩定的政治基本盤,有的就太瞻前顧後,缺乏不破不立的勇氣和決心。

所以,閣老勿作此念,更不應因此而行引退之事。」

這是個官迷啊。

楊士奇的心里嘆了口氣,話說到了這個份上,解縉還是不願意退,難道他自己心里不明白嗎。

漸變已經趨近尾聲,接下來的每一年,皇帝和地方都會開始逐漸審視內閣的成績,沒有拿出手的改革思路和具體政策,你怎么服眾?

似乎從楊士奇的表情微變中解縉察覺到了一絲意味,突然說道:「閣老,下官倒有一個想法或許可行。」

你還能有個想法?

真不是楊士奇看不起解縉,前者自覺在眼下的大明,連他自己都有種漸漸不適應的感覺,作為一門心思搞學問的解縉,能拿出什么建設性的政策來?

「說說看。」

雖然估計解縉嘴里也蹦不出什么象牙,但楊士奇還是願意聽一聽。

心里就盼望著,畢竟編了那么多年《建文大典》直到今天仍就正在進行收錄和補充的解縉,或許真能給出一點真知灼見也不一定。

「免除農業稅和實物稅!」

【看書領現金】關注vx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還可領現金!

解縉不開口則以,一開口就把楊士奇嚇了一跳。

免除農業稅和實物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