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五章 矮了一頭?(1 / 2)

張楠歪歪嘴,道:在印度北部基本上就是這樣,那些農民想要點零花錢,就得去地主那借,或者農閑時去地主家干活,到城市里干點零活也行,這路費都得向地主借

解放前華夏的貧窮農民很對很慘,地租占一半的地方都不少,而在印度,租地農民的糧食全部上交,過個二三十年還是這樣

奇葩吧

就是這樣奇葩到匪夷所思

喀拉拉邦人口其實非常密集,據說位居全印度第一位,艾麗斯都沒法去想這里有多少農民是要依附那個瓦爾瑪生存,想想都太可怕了

她雖然是美國人,但也能理解:這個地主和那個澳大利亞的地主不一樣。

澳大利亞人可以給你家族打工,不高興了我可以隨便換個地方;而在這里,看看路邊的那些似乎赤貧的村庄和村民,很難想象他們離開依附的地主會是個什么結局

艾麗斯皺著眉頭道:那老板你還說這里是印度最好的地方,他們不造反簡直就是奇跡

當然是最好,因為喀拉拉邦的農民不用把所有糧食都上交地主,這就是和印度其它地方的不同,這叫減租減息。

說著指了下路邊連綿不絕的一片茶園,這里種植園里的人每個月還有一點薪水,糧食會由地圖提供,在全印度來說已經很幸福了。

至於不造反,這就是印度的神奇之處了,我也沒法理解。

好吧,減租減息這也夠操蛋的,張楠估計那個瓦爾瑪是讓農民把口糧先給留了下來,這都還省了下邊人重新分發的麻煩。

好吧,有點感覺比收租院還黑,而這還是在現代社會

一個家族要管理2500平方公里土地的牧場可能問題不大,但這里的人口密度大約是每平方公里至少四五百人,也就是至少100萬人。

一個人一年就算只為地主創造10美元的純利潤,這一年也就是筆巨大的財富。

瓦爾瑪家族一定是建立一個了很完善的封建制管理體系,不然換成任何一個跨國公司ceo來管理這一片地區都得抓瞎。

印度,真尼瑪夠神奇的

這會車里的林明和阿廖沙也都快聽傻眼了,阿廖沙說了句:比劉文彩還大,比黃世仁還狠

張楠聽完一聽都笑了起來,艾麗斯聽不懂中文,更加不知道劉文彩和黃世仁是誰,張楠就簡單介紹了一下,當做是給她上一趟階級教育課。

其實吧,想瓦爾瑪這家的情況在印度也算不多的特例,在印度北方也有極少數幾個地主可能擁有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一般的印度地主也就幾公頃至幾百公頃土地,三四十公頃的那種屬於中等規模。

這是印度的特性決定的,你就當這里的農村還在中世紀就行。這邊算好的,北方情況更嚴重,據說大地主的仆人都穿得破破爛爛。

張楠其實有點擔心,希望瓦爾瑪家真能像他說的那樣已經現代化,不然按照印度一般常見地主家的住房條件,張楠估計自己能頂上兩天就是奇跡

不是不夠大,而是簡陋至極,家具和設施還不如如今華夏農村這兩年新修小樓的那些家庭。

近一個小時後,車隊終於抵達目的地,一處具有殖民地時期風格的巨大庄園,或者說眼前的就是一座巨大的城堡加上宮廷式的花園噴水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