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 部分(1 / 2)

少年天子 未知 6341 字 2021-02-25

少年天子

作者:凌力

內容概要

《少年天子》描寫了大清進關後第一個皇帝順治的一系列政治改革及他與皇貴妃烏雲珠的愛情故事。同時也描寫了圍繞著漢化改革所產生的一系列矛盾斗爭。皇太極去世後,6歲的順治繼位成為大清入關後的第一位皇帝。順治是位有理想有抱負的皇帝。為了擺脫滿族游牧民族落後的生產力水平,提高人民的素質,順治潛心鑽研漢族的文化來豐富自己,鞏固大清江山。但剛剛入關的滿族並不能脫離原來民族的一些野蠻的耳慣,與順治帝的一系列改革產生矛盾,最後導致濟度親王的政變,政變未果,順治帝後染上天花命歸黃泉。庄太後扶持玄燁繼位使其成為康熙大帝,為大清的繁榮富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當初順治入關後,由於多年的c勞,母親庄太後身體有所不適。順治帝的弟婦襄親王妃進宮伺候,順治帝與其一見鍾情,雙方都為對方的文采風度所傾倒,但這種感情只能埋在心中。烏雲珠美麗端庄,溫柔識大體,深得庄太後喜愛,太後認其為義女。為庄太後在宮內辦聖壽節時,順治帝福臨向往烏雲珠,想借壽宴之機接近她。於是開宴後他與烏雲珠進行了試探性長談,庄太後完全明了兒子的心思,她沒有阻止。但在福臨與烏雲珠終於沖破束縛私自結合後,庄太後身為皇太後要維護滿洲內部的團結;身為母親她不願兒子承受失德的罪名終於阻止他們的來往,致使福臨重病不起,最後庄太後終於冒天下之大不韙成全了烏雲珠與福臨的愛情。襄親王病死後,順治馬上冊封烏雲珠為賢妃,後又晉為皇貴妃入主承乾宮。福臨愛情成功後,政治上面對一系列矛盾及其要推行的一系列的改革。這一年順天鄉試考官受賄,使一些漢官被捕入獄,七人正法。於是乎法網越拉越大。各地應參加復試的新舉人,像囚徒一樣,被府縣衙門拘捕,漢官士子震恐萬分;惶惶不可終日,這一科場大獄不知什么時候了結。順治為鞏固大清江山改變滿族的文化素養,安撫漢官士子。豁達寬容不牽連朝廷內的漢官,反而送給王熙父子一卷親自所繪的圖畫,平息了這場風波。順治為了使軍民百姓能平安生活,停止了圈地法令,使流離失所的漢民回到了家園。烏雲珠入宮後,官內的矛盾給她很大壓力,皇後、康妃、謹貴人、淑惠妃對她都有微詞,原因之一是烏雲珠的母親是南方漢人父是滿人,之二烏雲珠深得皇上寵愛,又溫柔識大體,太後對她更是喜愛。皇上微服出訪斬殺了謹貴人的侄女兒,使謹貴人遷怒於皇貴妃烏雲珠。順治曾廢過一個皇後,他喜愛烏雲珠的文采和胸懷要冊封她為皇後,烏雲珠以大體為重堅決不從才稍微平息了內廷的矛盾。康妃所生的皇子三阿哥玄燁染上天花,謹貴人和康妃怕烏雲珠所生之子四阿哥日後冊為太子,謹貴人秘密地把三阿哥的肚兜給四阿哥穿上,使四阿哥染上天花夭折,烏雲珠含著巨大的悲痛陪皇後渡過了重病在床的日日夜夜,皇後終為其感動稱其為妹妹。三阿哥病好後,謹貴人事露被賜死。由於順治每日處於滿漢矛盾之中心理負荷很大,他有一種要解脫的願望。在遇見和尚後更有此種感覺,每次會見後他都覺得輕松了很多,出家的願望也就增加了一分。順治要大批任用有才華的漢官,效法明制設六院。這樣大大削減了滿貴族官員的勢力。一時間朝廷內沸沸揚揚,每日滿族王公大臣進見勸誡皇上不要效法明制。順治為了鞏固大清江山果斷地實行了這一措施。入關後的清朝並沒有四疆平和,鄭成功在南方高舉義旗攻破三十余縣州,朝廷的漢官也有些蠢蠢欲動。福臨性格的另一面,不安易暴躁顯露出來,他嚇得跑到太後處要回到關外,庄太後痛斥兒子又使福臨要御駕親征。淑惠妃嫉妒烏雲珠又不甘心受冷落便到福臨處誣告烏雲珠宮內的太監和宮女干一些不可告人的勾當。福臨聽後暴怒之下把烏雲珠打入冷官。太後知後,教育兒子,烏雲珠是有善良的天性才沒有申訴。福臨後悔卻又礙於尊嚴不能下令回宮,最後在太後的開導下把烏雲珠接回宮中。烏雲珠終於病倒了,福臨痛苦萬分。因為烏雲珠是他政治上的知音,生活的伴侶,文化修養上的志同道合者。他不能失去她卻又無回天之力,烏雲珠終於心力交瘁離開了他,福臨悲痛欲絕一度產生自殺念頭。福臨為完成自己的心願,要讓烏雲珠以皇後的資格發喪。烏雲珠死後福臨只有一個願望——出家。福臨采取的一系列政治改革,觸怒了滿族王公大臣,他們認為福臨敗壞祖業要廢掉他。以簡親王濟度為首要在福臨狩獵時廢掉他,福臨知道此事後,政變未果,雖然政變沒成功,福臨卻已經心灰意冷了,他沒有心思再治理這個國家,加上他偶感風寒使他產生了強烈的出家願望,終於落了發成了一位無發的皇帝。大清的江山已經基本穩固,鄭成功也失敗了。福臨像一只上滿弦的弓突然弦松了一樣,染上天花一病不起。庄太後痛心疾首地望著病危的兒子,一夜間蒼老了許多,她像一個平常人家的母親一樣,無力地望著兒子的離去。順治終於離開了他們去找他所鍾愛的烏雲珠去了。庄太後為了大清的江山,修改了順治的遺詔。扶持玄燁登上了皇位,使大清的江山繁榮穩定的發展下去,玄燁就是後來的康熙大帝。

引子

——一——

從山海關到京師,正東西走向。其間五百余里,平野廣袤,峰巒起伏,灤河、白河、青龍河在川原上滾滾流淌,雄偉的古長城在燕山山脈間蜿蜒,永平府就在這山川接界的地方。

都說永平府的風水對王者不利。二十二年前,大清朝廷還在關外,同太宗皇帝共執國政的二大貝勒阿敏,就因為棄守永平問了死罪。

到了大兵入關,定都燕京,八旗親貴在京師四周跑馬圈地時,攝政睿親王多爾袞又看中永平,禁止他人圈占。不久,皇上親政,追論多爾袞謀逆大罪,削爵削謚,籍沒家產人口,'欲駐軍永平以篡大位〃,便是主要罪狀之一。

有些親貴卻不在乎前車之鑒,多爾袞一垮台,便紛紛來永平府設立王庄、田庄。這兩年山川秀美的所在,不時出現樓閣亭台點綴的花園、歇山頂的高大堂屋、卷棚式的青磚住房,一派華美富麗,鄉下人都看得目瞪口呆了。

在老百姓眼里,永平府何止風水不好,它簡直是個大劫大難之地。就說那次二大貝勒阿敏棄守永平,臨行時一次屠城,將歸降的明朝官員和所有百姓,不管男女老少,殺了個一干二凈。後來,這里又成為明軍、清軍、李自成軍反復爭奪的戰場,走馬燈似地殺過來殺過去,終於無人可殺,只余下遍地瓦礫,滿目榛荒。

偏偏小民眷戀故土祖墳,一俟戰事南移,便絡繹回到殘破家園。趁著朝廷蠲免三餉、輕徭薄賦,也仗著永平府圈地較少,居然人口漸增、耕地漸復,近年才又成為京東較為繁盛的大府。

到了順治十年,除去南明永歷據有西南一隅,鄭成功還在東南海上抗爭,十分天下,八分已歸大清。對於遠處北方的永平,戰亂已成為過去。農事方畢,秋霜初降,逢著此地最有名氣的東岳廟會,三村五庄的進香賽神隊伍,便從四面八方涌向東岳廟的所在地……虹橋鎮。

虹橋鎮的東岳廟前和通向四鄉的大路口,早已布棚林立,攤販如雲了。火勢旺盛的爐邊,熱氣騰騰,銅勺敲著鍋邊當當響,賣的是油炸果子、油豆腐、豆漿、豆腐腦、雜碎湯;提籃提筐的小販聲聲吆喝,叫賣著醬j、鹵蛋、夾r火燒、點紅饅頭;茶棚、酒棚隨處可見;落花生、炒栗子、金黃柿子、山里紅,更擺得一堆一堆的。小地攤最多,在兜售用麥草、箔紙編制的各種玩具:身上寫著〃富貴有余〃字樣的紅魚;手捧大元寶笑嘻嘻的〃招財童子〃;盛滿銀錠、金光閃閃的〃聚寶盆〃;象征福氣的紅絨蝙蝠,等等。攤販的主顧主要倒不是賽神隊伍,而是這些來自方圓百里內的游人看客。這里既有身著直領衫、交領衫、氈帽布鞋,被滿洲人稱為〃蠻子〃的漢人,又有長袍短褂、皮帽皮靴,被漢人叫作〃韃子〃的滿洲人、蒙古人;既有纏腰帶、背褡褳、一臉風霜的庄戶人,又有長衫翩翩、滿面書卷氣的文人。不管是哪種人,都將在這紛紛攘攘的廟會上吃飽喝足看夠,然後買點小玩藝帶回家:買個〃聚寶盆〃,叫作〃求財如意〃;買只絨蝙蝠,叫作〃戴福還家〃。只這吉兆,就夠叫人舒心快意的了。這就難怪太陽才上一竿,鎮上已經萬頭攢動,一片嘈雜了。

「來了!」「來了!〃鎮北歡聲四起,人們紛紛涌向路口,直直出去半里路之遙。他們讓出主道,翹首北望。可不是!兩個村的賽神隊伍已在鎮外一里處的岔路口會合,仿佛地面突然生出了一片五顏六色的小樹林!鑼鼓喧天動地,越敲越近,蓋過了一切聲響,把虹橋鎮那年節般的氣氛,撩撥得更加紅火。

一張長二丈、寬三尺的紅色長幡,由一群吹鼓手簇擁著,首先進鎮了!長幡白邊白字,寫著〃庄戶屯進香賽神會〃。隨後的十面神幡同樣高大,色分黃、橙、紅、綠、黑、白、藍、紫、翠、粉,一張張非常精致漂亮:有的頂著生動的蓮朵,有的懸著鮮艷的流蘇,有的垂著長長的飄帶,彩線滿綉的流雲海水、花草鳥獸,圍繞著一行行或白或黑的斗大漢字:「敕封北極懸天真武大帝〃;〃敕封天仙聖母碧霞洪德元君〃;〃敕封忠義仁勇伏魔關聖大帝〃;〃敕封五湖四海行雨龍王〃;〃敕封山神土地財神三聖之神〃;〃敕封青山水草馬王元神〃;〃敕封山川地庫煤窯之神〃;……每面神幡前都有數人抬著一尊神像。神幡神像之後,便是庄戶屯拿手的過會:五虎g、秧歌、十不閑。色彩繽紛的隊伍載歌載舞,變換行列,煞是好看。路兩旁人群涌動,喝采叫好不絕。最熱烈的一聲滿采,拋給了手持頭幡的那位壯漢。二丈長的幡旗,碗口粗的撐竿,加起來重量不下百斤,他竟把竿底頂上肩頭、前額和肚皮,高高的幡旗搖擺著看看要倒,驚得人們尖聲怪叫,他卻快移腳步,輕扭身軀,剎那間恢復了平衡。

「北地民俗果然粗獷,也就難免粗俗!〃人群中一個身著紫紅漳絨披風的文士對同伴大聲說,力圖壓過震耳欲聾的鑼鼓響。他的同伴看他一眼,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猛然間,一派簫笙管笛,歌吹盈耳,又一隊賽神行列進鎮了,長長的黑色頭幡上,一行白色大字格外醒目:「馬蘭村進香賽神會〃。

猶如海面刮過一陣烈風,人群中頓時卷起一重興奮的大潮。瘋魔了似的觀眾,你推我擁,拚命朝前擠,後邊有人合掌念佛,前排又跪倒幾位老婦人頻頻叩頭。原來,頭幡之後,那綉滿綠竹、白底紅字、大書著〃南無南海觀音菩薩〃的神幡,冉冉而至,幡下的觀世音卻是活生生的真人所扮:雲髻高聳,頂著雪白的佛巾,兩綹青絲輕飄飄地垂向胸前,長眉入鬢,杏眼半垂,朱唇微努,粉腮嬌艷,眉間一點佛痣鮮血似的紅,一手托凈瓶,一手持柳枝,一動不動,活脫脫是〃凈瓶觀音像〃的再現。難怪采聲如潮,壓過了鑼鼓吹打;難怪有人隨著這面神幡一步一揖、三步一叩首地同往東岳廟祈福。

「好一個南海水月觀音!〃著紫紅披風的文士眉飛色舞,鼓掌大喊。他的同伴卻拈著胡須看呆了,半天才喃喃地說:「寶相庄嚴,寶相庄嚴!真如青蓮化出,獅馴象伏,令人塵心頓洗!……值得訪他一訪!〃著紫紅披風的文士哈哈一笑:「我料他不過三流歌童,笑翁豈有意乎?」「什么話!你初次北上,還不知道,如今京師歌場浪盪妖y,不堪入目至極。此童姿秀神朗,眉目軒爽,若能有所成就,堪掃梨園頹風也未可知……」

兩人談論間,神幡神像、高蹺、旱船、獅子舞漸次過完,路邊觀眾也在隊尾合圍,簇擁一團,即將進鎮。

忽見一個穿紅襖的小姑娘沖進鎮,象條小紅魚似的從人群的縫隙中鑽過,極力向前追趕。她汗水涔涔,面色發白,瘦瘦的小臉仿佛被驚恐的大眼睛占去了一半,小嘴艱難地翕動著,很引人注目。她終於追上了馬蘭村的進香行列,一把拉住那高大魁梧的跑旱船的〃艄翁',放聲大哭。她嗚嗚咽咽地說了幾句什么,周圍的村民頓時驚呆了。〃艄翁〃摘下頭頂的破草帽,慢慢地在胸前揉成一團;而那位標致出眾的〃觀音大士〃卻猛跳起來,直眉瞪眼地嚷道:「我不干了!回村!」「回村!回村!〃眾人醒悟過來,一呼百應,人人心急火燎,大吼大叫。於是,幡旗、神像、旱船、高蹺和兩頭雜有金箔絲的卷毛黑獅子,花花綠綠、高高大大、神神怪怪,擁著又瘦又小的紅襖女孩,掉轉頭,一陣風似的沖出了虹橋鎮。

「怎么回事?他們不進香了?」

「八成家里有人得了急病……可也用不著眾人都回去呀?」「我看是回村救火!〃人們驚異不定地猜測著,議論紛紛。嘈雜的喧鬧中,驀地擠出一聲驚慌的銳叫:「圈地啦!有人去他們村圈地啦!……」

圈地!這兩個字象晴天霹靂,落在虹橋鎮上空,落在這上萬百姓的頭頂,人群猛的一靜,跟著就爆發了海潮般的喧囂,密集的人堆里的s動,很快就擴展成可怕的擁擠和混亂。

前幾年京畿一帶的跑馬圈地,已使人們成了驚弓之鳥,如今馬蘭村又圈地了,莫非是個先兆,永平府都得遭殃?人們再也無心進香祈福了,各村賽神隊都想趕快出鎮;所有看熱鬧、做生意、趕集的百姓也急匆匆地要趕回家去。許多股人流糾結一團,你沖我突,不知有多少人被撞倒、擠傷、踩翻,霎時間這里暴喊,那里慘叫,大人吼,小孩哭,亂撞亂擠的人群騰起的黃塵,直沖上天,把整個虹橋鎮都遮沒了……黃塵散落以後,虹橋鎮如同遭了一場劫難,滿地是丟棄的大小鞋襪、破碎衣服、踩壞的筐子籃子、摔爛的柿子j蛋、碰翻的雜碎湯。只有幾個骯臟的乞丐,在印滿雜亂足跡的塵土中尋揀吃食。

清晨那繁榮的市面、熱鬧的年節氣氛,仿佛是一場夢幻。

馬蘭村頭,十一面長大的神幡靠放在樹上,一尊尊神像,排列在道路兩旁,而那些身穿紅綠彩衣、一臉脂粉黛色的村民,早已散進村南開闊的川原,象棋盤上擺滿的棋子,一個個守護著自家的田地。村邊老槐樹下,站著幾列手持藍色小旗的驍騎兵。許多百姓圍著驍騎兵領隊跪求哀告、哭叫爭辯,〃艄翁〃、〃觀音〃和紅襖小姑娘也擠在人群中。

領隊聽得不耐煩,掏出鞭子,左右開弓地一頓猛抽,才把圍著的村民打散。他大喝一聲:「圈!〃驍騎兵們嗷嗷怪叫,放馬狂奔,在一大片田地周圍c滿了小藍旗。一個村民撲跪在地頭,呼天喊地,捶胸慟哭:「我的地!我的地呀!……「那位〃觀音大士〃的雲髻、佛巾和凈瓶,早不知丟到哪里去了,變成穿著肥大白道袍的秀美少年,他驀地暴跳而起,照著一名驍騎兵的肚子,猛撞過去,驍騎兵一個跟頭摔出去好遠;另兩名驍騎兵大怒,立刻舉起長槍一左一右住了他。

少年心慌,撒腿就跑,驍騎兵拍馬追去,長槍的槍尖只在少年後心弄影。銀光忽的一閃,少年叫聲〃不好!〃縱身一躍,就地急速地打了幾個滾,但那飛起的一槍還是刺中了他的左臂。他一把按住傷口,殷紅的鮮血從指縫間滲流出來。少年一揚腦袋,眼睛噴出怒火,一臉豁出命去的倔強神態,挺胸正對一擁而上的驍騎兵和他們的長槍。

「嘎啦依里剋!〃一聲大喝,仿佛炸響一個暴雷,只見人影飛動,刀光閃閃,「嗖〃的一聲響,兩支長槍槍尖連著紅纓突然一起落地。沖在最前面的兩個驍騎兵大驚,一勒韁繩,戰馬揚蹄嘶鳴。一位壯實得象鐵塔似的老滿人站在他們和那小蠻子之間,用快刀削掉了他們的槍尖。更令人驚異的是,這老滿人盡管衣袍敝舊,卻佩著皇族的標志……紅帶子。這些驍騎兵們顯然是漢軍旗的,立時傻了眼。

老滿人揮刀大罵:「阿濟格居色波哀特拉拉波阿衣巴圖魯色木比!〃他說的滿語,驍騎兵們可能全都沒聽懂,但都嚇得跪倒了,靜聽著甩過來的一串臭罵。只有最後一句他們聽得明白:「多霍羅!〃他們立刻照辦,恭恭敬敬地叩了頭,乖乖地拉馬走開了。

老滿人憤憤地將腰刀入鞘,對誰也不理睬,倒背著雙手,大步回村去了。

「同春哥!〃紅襖小姑娘直撲過來,面無人色,大眼睛里滿是驚恐和憐惜。她一把托住少年的左臂,結結巴巴地說:「你傷,傷著啦!……」一語未了,眼淚倒撲簌簌地滾落下來。

少年臉一紅,勉強笑道:「擦破點皮,不礙的……」村民們終於聚在一處,你一言我一語地議論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