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部分(2 / 2)

第四章末尾的一個更長的腳注的開頭部分,弗洛伊德論述了查明「男性的」與「女性的」這兩個概念所具的心理學含義的難題。——英譯注。

於這種演變我們迄今一無所知,而兩種性別的存在卻是有機生命物的最顯著特征,它把有機生命物與無生命的自然界明顯區分開來。

然而,對於研究那些因為擁有女性生殖器而被主要和明顯地描繪成具有女性氣質的人類個體來說,我們已經發現了很多東西。

鑒於我們這種研究的特殊性質,精神分析並不試圖說明什么是婦女——那將是一件它幾乎無法勝任的工作。

但是它已經著手研究婦女是怎樣形成的,她是怎樣從具有雙重性別傾向的兒童成長起來的。我們近來已經掌握了一些這方面的情況,這應當歸功於我們的一些傑出的從事精神分析工作的女性同事,她們已經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了。

我們從對性別的區分中獲得了特殊的吸引人的東西。對於今天與會的女士們來說,只要某種比較的結果似乎不利於她們的性別,她們就可能提出懷疑,認為我們作為男性精神分析者,不可能克服對於女性氣質所抱有的某種根深蒂固的偏見,而且我們的不公正研究正在損害著這種比較。

但是從我們方面來說,我們堅持立足於雙重性別特征,所以我們毫不困難地避免了對女士們的失禮行為。我們只要這樣說就行了:「這種比較並不適用於你們;你們是例外;在這點上你們更富於男性氣質而較少女性氣質。」

b關於婦女的性別發展,我們提出兩點預測。第一,在這種發展中,婦女只有經過反復斗爭,才有使自己適應性構造的功能。

第二,性別發展中的決定性轉折點在青春期以前就已准備好或者已經完成。這兩個預測很快就會被證實。與男孩的情況所作的比較進一步告訴我們,幼女向正常婦女的發展是十分艱難而復雜的。

因為它包括了兩個額外的任務;在男人的發展過程中卻沒有任何與之相當的任務。讓我們沿著從兩性發展的源頭開始的平行線向前行走。

首先,男孩與女孩的r體結構無疑就是不同的:這無需由精神分析來確定。

這種生殖器結構上的區別伴隨著身體其他方面的區別。我們很清楚後者也是需要談到的。

而且,在男孩和女孩的本能氣質方面也形成了種種區別,我們從中可以隱約察覺到後來所形成的婦女性質。

一般說來,幼女較為缺少攻擊性、對抗性(defiant)和自我滿足感(selfsuficient);她似乎更需要給予撫愛,並從而似乎更富於依賴性和順從性。

這種順從的結果很可能恰恰就是,她能夠較容易地接受訓練和較快地控制排泄,而n和糞便是嬰兒們贈給其照管者的第一批禮物,這種控制是兒童的本能生活中能夠誘導作出的第一個讓步。

人們還得到這樣一種印象,即幼女較之同齡幼男更聰明和更活潑;她們更經常走出戶外去認識外部世界,同時形成了更強烈的對對象的精神專注。

我無法說明這種幼女在發展中的領先是否已被精確的觀察所證實,但毋庸置疑的是,在任何意義上都不能把女孩的智力說成比男孩落後。然而,這些性的區別並不是很重要的結論,它們的重要性能夠被個體的種種變化所超越。對於我們的當前目的來說,這些區別可以忽略不計。

兩種性別似乎都以同樣的方式經歷了利比多發展的早期階段。

人們原本期望在g門受虐狂階段,女孩已表現出在攻擊性方面的某種落後,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

我們的女性分析者通過對兒童游戲的分析表明,幼女的攻擊性沖動在(內容的)豐富性和(程度的)猛烈性方面都是完整無缺的。隨著進入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兩性間的區別就完全被兩性間的一致所掩蓋了。我們不得不承認此時的幼女就是幼男。如同我們所知道的,在男孩那里,這個階段以下述事實為標志,即他們已經學會從其小yj那里獲取快感,並把yj的興奮狀態與他們的性j念頭聯結起來,幼女則使用更小的y蒂做著同樣的事情。

看來她們的一切手y行為都是憑借yj的相等物(即y蒂)來進行的,而真正女性的yd則未被幼女幼男所發現。誠然,也有一些關於早期yd感覺的孤立的報告,但是要把這些感覺同g門或前庭(vestibulum)的感覺區別開來卻是不容易的;而且,這些早期的yd感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起重要作用。我們有權利堅持這種觀點: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女孩的y蒂是主要的動欲區。

但是,情況當然不會一直如此。

隨著女性氣質的產生,y蒂將把它的敏感性連同它的重要性,全部或部分地移交給yd。這將是婦女在其發展過程中必須完成的兩項任務之一。

反之,較為幸運的男子卻只需在他的性成熟期,繼續進行那種他顯然在自己性欲的早期旺盛階段即已從事過的活動就行了。

我們以後還會返回到y蒂作用的問題上來的;現在則讓我們來考察女孩在其發展過程中所肩負的第二項重任。男孩的母親是男孩愛情的第一個對象,在男孩形成俄底浦斯情結的時期依然如此,而且從本質上說,在他的整個生活中都是如此。就女孩而言,她的第一個對象也應當是她的母親(以及與母親融為一體的作為奶媽和養母的人)。

兒童最初具有的對於對象的精神專注表現為對基本而主要的生命需要1的滿足的依戀,並且照料孩子的環境對男孩和女孩來說都是相同的。

然而在俄底浦斯狀態中,女孩的父親卻變成了她的愛情對象,我們認為在正常的發展過程中,女孩將會找到從這個以父親身份出現的對象通向選擇最後對象的道路的。

所以,女孩最終將不得不改變其動欲區和對象。

但在這兩個方面,男孩都將保持原狀。

於是便產生了問題:這種轉變是如何發生的?

尤其是女孩是如何從對母親的依戀轉向對父親的依戀的?

或者換言之,從生物學角度來看,女孩是如何命中注定地從男性階段轉向女性階段的?

如果我們假定,從某個特定的年齡開始,兩性間相互吸引這一基本力量便被兒童清楚地認識到了,並促使幼女趨向男性;同時,這一法則允許男孩繼續和母親在一起,那么這種假定將是一個虛構的簡單的解釋。

我們也許還可以假定,在這個時期,孩子們是在遵從其父母的性偏愛(thesexualpreferaence)所給予他們的暗示。

不過我們並不打算這么輕易就找到答案;我們並不認真相信這種兩性間相互吸引的力量。

雖然詩人們對這種力量熱情洋溢地大加談論,精神分析卻不可能對它作進一步的分解。

依靠艱苦的研究,我們已經找到了一種性質完全不同的答案,至少該答案所需要的材料已經獲得了。

你們大概知道,有一些女人直到晚年仍然溫柔地依戀著父輩對象甚至自己的父親,她們是十分傑出的。

這些女人對她們的父親懷有長時期的強烈依戀,在這方面我們已經發現了某些令

1參見《引論》第二十一講。——英譯注。

人驚奇的事實。當然,我們知道在這之前,女孩有過一個依戀母親的預備性階段,可是我們卻不知道這一階段的內容是那樣的豐富,那樣的持久,它給以後的階段留下了那樣多的固定和支配的機會。女孩的父親在這一時期不過是一個令人討厭的競爭者。

在某些實例中,這種對母親的依戀一直持續到十四歲以後。我們從女孩後來與父親的關系中所發現的幾乎一切東西,都曾經呈現於這種早期的依戀中,而且後來都轉向了父親。

簡言之,我們認為如果不懂得這個依戀母親的前俄底浦斯(pre—oedipus)階段,我們就不可能理解婦女。

於是,我們就很想知道女孩與母親的利比多關系的性質。

答案是:這些關系的性質是非常不同的。

它們貫穿於嬰兒性欲的所有三個階段,具有各個不同階段的特征,通過嘴的、g門虐待狂的、崇拜男性生殖器的願望來表現自己。

這些願望既體現了被動性沖動,也體現了主動性沖動;如果把它們與將在以後出現的性別分化相聯系——不過我們應該盡可能避免這樣做——我們就可以稱它們為女性的和男性的。

除此之外,它們就完全是矛盾的,既富於情感又具有敵對和攻擊的性質。

後者常常只是在轉變為焦慮觀念後才明朗化的。系統地闡明這些早期的性願望並非總是易事;女孩表達得最清楚的是讓母親懷孕和為她生一個小孩的願望。它們都屬於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的表現,而且都相當出人意外,但卻無疑都被精神分析的觀察證實了。

這些研究為我們帶來了各種驚人而詳細的發現,它們是頗為引人注目的。例如,我們發現,對遭受謀殺或毒害的恐懼——它們後來可能構成妄想狂疾病的核心——已經在這個前俄底浦斯時期,出現於同母親的關系中了。

再舉一個例子。你們大概能回想起精神分析研究歷史中的一件曾使我苦惱良久的趣事。

那時我的主要興趣在於發現嬰兒的性外傷。

幾乎我的所有女性患者都告訴我,她們曾被自己的父親誘j過。

但我最後被迫承認,這些報告都是假的,我從而懂得,歇斯底里起源於幻想,而不是起源於真實發生的事件。只是到了後來,我才能夠從這種關於被父親誘j的幻想中,辨認出它是典型的女性俄底浦斯情結的表現。

而現在,在女孩的前俄底浦斯階段,我們又再次發現了關於誘j的幻想,不過這時誘j者卻往往是母親。但是,這一次幻想涉及的卻是真實的領域,因為確實就是女孩的母親,通過給她擦身洗澡等活動,激起了而且可能是首次激起了女孩在生殖器方面的愉快感1。

對上述幼女與母親性關系的豐富性和強烈性的說明,我確信你們很快就會表示懷疑,覺得我言過其實了。你們會認為,我們畢竟是有機會觀察幼女的,然而誰都沒有注意到任何

1弗洛伊德在其關於歇斯底里病因的早期論述中,常常提到成年人的誘j,視之為歇斯底里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例如,可參見第二篇論防御的神經—精神病文間的第一節(1896c)和《歇斯底里的起因》(1896c)的第二節〔b〕)。但是,在這些早期發表的著作中,他在任何地方都沒有把誘j特別歸罪於女孩的父親。當然,在1924年為《全集》中《關於歇斯底里的研究》的重印本所寫的幾條增補腳注中,他承認自己在兩個場合隱瞞了女孩父親的責任。然而1897年9月21日給弗利斯(flies)的信中(弗洛伊德,1950a,信件69),他非常清楚地說明了這個事實。在這封信中,他第一次對患者告訴他的那些經歷表示了懷疑。數年之後,在第2版《性學三論》(1905d)的提示中,他首次公開承認了錯誤。但是,關於這種態度的更為詳盡的說明,則出現在收入洛溫弗爾德(lowenfeld)編的論精神—神經病起因的文集的文章中。他後來兩次說明發現這一錯誤對他自己思想所產生的影響:一次在他的《精神分析運動的歷史》(1914d)中,一次在他的《自傳研究》(1925d)(諾頓,1963)中。本文該段所描述的進一步發現,則早已在《女性性欲》一文中就有所預示了。——英譯注。

這類情形。這種反對意見並不中肯。只要一個人懂得怎樣去看,他就可以在兒童身上看到足夠多的東西。

而且你們應該考慮到,一個兒童能夠帶到前意識加以表現或傳達的性願望是何等之少呵!所以,如果我們是在這些發展過程顯然已經完成、甚至達到極度擴展的成年人身上,通過他們的回憶去研究這種情感生活的遺跡和後果,我們的推斷就應當極為謹慎。

病理現象總是通過分離和增大的辦法,幫助我們弄清楚那些在常態下隱而不露的各種條件。

而且,由於我們的研究是對那些絕非嚴重變態的人進行的,所以我認為研究的結論是值得信賴的。

我們現在將把興趣轉向下述問題:是什么東西促使幼女對母親的強烈依戀趨向消亡的?

我們知道,這種依戀的通常命運是注定要讓位於對父親的依戀。

在這里,我們偶然發現了一個將引導我們取得更大進展的事實。發展中的這一步驟所包含的不僅僅是對象的簡單改變。

對母親的疏遠伴隨著敵視;對母親的依戀以仇恨告終。這種敵視可能變得非常顯著甚至延續終生;它也可能在以後受到精心的過度補償(overpenasate)。一般來說,當這種仇恨的一部分被克服時,它的另一部分就得到堅持。兒童較晚時期的經歷當然對這種態度發生了很長影響,然而我們將僅限於研究幼女轉向父親時對母親的敵視態度,而且僅限於探討這種態度的動機。

我們還收到一份很大的表格,上面列舉了各種對母親的譴責和抱怨,人們期望可以用它們來證明兒童這種敵視情緒的正當性。我們必須審查這些譴責和抱怨,看看它們是否具有正當性。

其中有一些顯然屬於文飾作用(rationalizations),仇恨的真實根源尚待發現。我們現在就請你們看一下精神分析研究這個問題的一切細節,希望能夠喚起你們的興趣。

對母親的非難可以追溯到兒童發展的最早時期,原因是母親喂給孩子的奶水太少——這種情況被解釋為:孩子反對母親是因為母親對他愛得不夠。

今天我們各自的家庭中,就存在著證明這種非難具有正當性的事實。我們的母親們常常不為孩子們提供充足的營養品,而且只滿足於給孩子喂幾個月奶:半年或九個月。而在原始人中間,母親哺r孩子的時間長達兩三年。

如果孩子不是由母親而是由奶媽喂奶,那么在通常情況下,在孩子心目中奶媽即和母親融為一體。

如果在這種融合還未完成時奶媽走了,兒童對母親的責備就會轉變為抱怨母親過早地辭退了熱心喂養他的奶媽。

不過,無論真實的情況可能是什么,兒童對母親的指責也不可能常常被證明具有合理性。

確切地說,兒童對最早期的營養品的要求似乎是貪得無厭的,他似乎決不願意去克服失去母r的痛苦。

原始人的兒童在已經可以到處跑動和說話時,仍然可以吮吸母親的茹房。

但是,如果對原始人的兒童進行精神分析,揭示出他對母親也有同樣的指責,我是不會感到驚奇的。

兒童有一種對被人毒害的恐懼,也可能與母親停止哺r有關。毒品是使人致病的食品。

兒童很可能把他們早年生病的原因歸咎於失去母r這一挫折(frustration)。相當程度的理智教育是相信偶然事件的前提條件。

原始人和未受教育者,無疑還包括兒童,能夠把(他們遭受挫折的)原因歸之於所發生的任何事情。從起源上看,這很可能是一種以泛靈論為基礎的理性認識。甚至今天在我們人類的某個層次中,人們還認為一個人的死亡一定是被其他某人所殺,而最有可能是被醫生所殺。此外,一個神經病患者對與自己關系密切的某人之死亡的通常反應,是把引起死亡的責任歸於自己。

當兒童發現自己的保育室里出現了別的嬰兒時,他就會對母親爆發出又一種責備。由於母親需要為新生兒准備營養品,她就不能或不願再給原來的孩子喂奶了。

這種失去母r的口唇挫折的影響可能會保存下來。如果兩個兒童的年齡非常接近,以致第一個孩子的吃奶受到第二個孩子的損害,那么他對母親的指責就獲得了真實的根據。

下述事實很值得注意:一個兒童並不會因為年齡太小而注意不到身邊正在發生的事情,即便他與新生兒的年齡只相差十一個月,他也會有所反應。兒童對討厭的闖入者和競爭者的忌妒不僅僅表現在哺r方面,而且還表現在母親照料孩子的其他一切方面。

他感到自己從重要的位置上被推了下來,自己的權利遭到剝奪和損害。

他把妒忌的仇恨投向新生兒,並抱怨母親對自己不忠實,這種抱怨常常表現了他的行為變得令人討厭了。

他很可能變得「淘氣了」、易怒了、不聽話了,並且放棄了他在控制排泄方面所取得的進展。

這一切都是人們早就十分熟悉並承認了的,是不言而喻的。但是,關於這些忌妒性沖動的強度,它們持續存在的頑強性,以及它們對以後發展的影響的重要性,我們卻很少形成正確的觀念。

特別在兒童時代的晚期,這種妒忌不斷地抵擋著新的食品的刺激,每一個新弟弟或妹妹的誕生都會使整個打擊重復一遍。

即便這個孩子碰巧仍然是母親偏愛的寶貝,情況亦基本相同。

兒童對愛的要求是無節制的,他們要求獨占而不能容忍別人分享。

兒童對母親仇恨的根源在於他的多樣化的性願望。這些願望的變化取決於利比多的發展階段,它們多半不能得到滿足。

倘若母親禁止兒童用生殖器獲得快感的活動(這種禁止常常采用威脅的方式和各種生氣的動作)——而這種活動歸根結蒂是由母親本人介紹給兒童的——那么兒童就會在崇拜男性生殖器階段遭受最強烈的挫折。

人們大概會認為,這些理由足以說明女孩對母親產生厭惡感的原因;大概會推斷說,倘若真是如此,這種厭惡就是從兒童的性欲特征、從他們對愛的需求的無節制特征以及從他們的性願望不可能獲得滿足的狀態中必然產生出來的結果。

人們甚至可能認為,兒童的這種最初的愛情關系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