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11(2 / 2)

老大是女郎 羅青梅 1248 字 2022-07-10

傅雲英趁機辭行。

李寒石極力挽留她。

她堅辭要走:「小子年少不知事,不敢再攪擾大人。」

李寒石哈哈大笑,臉上沒有一絲羞愧之色,朗聲道:「此番不能盡興,小友哪日若得閑,我們再比試比試?」

這個邀請不過是場面上漫不經心的戲言口角,傅雲英沒有當真,加之一下午陪伴已經探聽到想知道的東西,更不會放在心上,客氣幾句,告辭離去。

…………

李寒石是從吏部出來的,參加每月掣簽分到湖廣擔任同知一職。聽他說話行事,他分明是沈介溪一派的門生。

傅雲英看到他案頭放了一部沈介溪的《太肅文集》,太肅是沈介溪少年時自取的號。幾本書冊紙張泛黃,看上去很有些年頭,顯然李寒石不僅僅是隨身帶著裝個樣子,而是時時翻看,頁腳磨得發白。

沈介溪不可能抱著善意授意門生安葬魏選廉,單單只是政見不合也就罷了,當年魏家之所以倒得那么快完全沒有翻身之地,並不是因為當今皇帝震怒之下無人敢出手幫扶,而是沈介溪和魏選廉曾有舊怨,挾私報復,朝中大臣那時泥菩薩過江自身難保,生怕被沈介溪連帶著遷怒上,這才一致保持沉默。

這些是傅雲英這幾年陸陸續續打聽到的。昔日沈介溪和魏選廉同在翰林院時,曾偶然起了點爭執,具體是什么口角已經沒人記得了,只知道是一些蒜皮雞毛的小事。誰能想到位極人臣的沈閣老氣性竟如此之大,這么多年了還耿耿於懷,趁皇帝大怒之際推波助瀾斬草除根,直接要了魏家滿門的性命?

江陵府果然是陷阱。

可沈介溪並不知道遺詔的謠言是從她這里傳出去的,不至於非抓著她不放,而且崔南軒早就對外公布她的死訊,以崔南軒的謹慎,定然可以讓沈介溪深信不疑,不可能留下任何破綻。

那么,只剩下一個可能:唯有崔南軒知道她離開京師以後消失無蹤,李寒石既是沈介溪的門生,必然和崔南軒相熟,莫非他是崔南軒的人?

傅雲英想來想去,只有這一種可能。

若果真是崔南軒托李寒石幫忙將魏家人的靈柩遷回家鄉,事情才說得通。崔南軒當年對岳家見死不救,是為明哲保身,認真論起來,錯不在他身上,他的做法無可指摘,換做其他人也會如此。但理智是一回事,真的對岳家不聞不問,哪怕岳父在眼前咽氣仍然言笑如常,未過於鐵石心腸。同朝為官的同僚難將他視作冷情冷性的無情之人。試問誰敢和這樣寡情冷酷的人交心甚至互為臂膀?

崔南軒想籠絡人心,必須先改變別人對他的看法,出手為岳家操辦後事有助於贏取士人的支持。

又或許,在她死後,崔南軒忽然良心發現,想彌補她一二。

傅雲英唇角微翹,這種可能性微乎其微。

…………

王叔不懂怎么打雙陸,不過看李寒石親切挽留傅雲英,悄悄松口氣,沒露餡就好。

武昌府這邊的傅家仆從是另外安排的,以前沒見過傅雲英,只知道家中有位小少爺要來,管事一大早親自過來等著接人,看到李寒石和傅雲英一前一後踏上江邊長長的石梯登上岸,怔了一怔,再料不到竟有這樣的意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