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2(2 / 2)

「說好了,以後要是我在外村抓豬什么的,可得把他帶著!」還有人立刻就想到了不吃虧的辦法。

「行啊,用一趟,可得給我家巴穆一根麻花填肚子。」於良吉年歲也不比巴穆大多少,說話也以小輩自居,很能討得這些人的歡心。

「要是他能抓到好豬崽兒,兩根麻花都成啊!」眾人哈哈笑著答應了。

農家油水少,油炸麻花已經是一個很好吃的東西了,一般人家都舍不得吃呢。

巴穆這小子的確厲害,出來後用腰間的繩子幾下就把兩只小豬崽兒捆好了,拎在手里頭跟在於良吉身後,聽大家說笑還靦腆的跟著笑了笑。

正好老倪家旁邊的老高家的狗崽子也大了,於良吉順手在老高家要了他們家兩只狗崽子,自己抱著往家走。

於良吉抱著狗狗走在前頭樂顛顛,身後跟著拎著嗷嗷叫喚的小豬崽子的巴穆,看小老爺高興了,他也跟著樂呵呵了。

家里沒有羊群,也不需要他去放羊,家里的牛和馬都被拉去犁地了,也不需要他照顧。

鏟地不比種地,正經種地的庄戶人家講究「兩鏟一趟」,鏟一遍地必然要用犁杖趟一回,這是給鏟薄了的苗子蓋蓋土,防止越長越大的時候,根兒都露出來,那樣一旦熱一點,少下點雨的時候,容易曬傷苗根旱死庄稼。

一夏天共要鏟兩回。

等庄稼長成半人多高的時候,還要鏟二遍地,這個時候的苗高了,草也長得快了,那個時候也是最熱的時候,很多人都是起早去,太陽升起來了就回來歇晌,下午氣溫降下去了,再去鏟地到天擦黑才回家洗漱吃飯和休息,第二天早上還要早早的起來,趁著天氣涼快,趕緊干活。

鏟地可是最折磨人的活,鏟頭遍二遍地的時候,都是一邊大太陽曬著,一邊彎個腰鏟地,果真「是臉朝黃土背朝天」的架勢,俗話說的「汗珠子掉地上摔八瓣」就是這個意思!

種一年地就屬這會兒最難熬,秋只是累一點,並不很熱,並不比鏟地難熬。

就因為這個,石宏大才死活不讓於良吉下田鏟地,他自己吃點苦沒啥,小於舉人可不行!

在田里的巴圖和巴多爺倆兒算是累著了,這么捏著個鋤頭鏟地,比他們倆打一天的獵都累!

石宏大也看出來了,這爺倆兒真不是能干農活的,只好在他們倆好不容易鏟好了一根壟之後,駕著老牛犁地,他親手教了兩遍,因為是用的三鏵梨,一次三根壟,快得很,走的還是直線,一個牽牛一個扶梨,正好!

其實要是石宏大自己,完全可以扶著梨走,老牛都是干習慣了的熟牛,它自己就能走的很好。

不過是怕這爺倆兒抹不開面子,這才分了個活兒給他們。

因為他發現這爺倆兒已經有點咬牙切齒的意思了,這脾氣倔的老實人,一認真起來,誰不怕啊!

他真怕這爺倆兒著急出個好歹來!

沒看臉都憋紅了嗎?

等到了中午,就都拾一下回了家。

而早一步回到家里的於良吉,則是趴在後頭看自己家新抓回來的雞鴨鵝狗豬,各個都很活潑可愛,沒一個焉了吧唧的,看樣子都能養大!

「小老爺,請回去洗個澡換身衣服吧!」劉宋氏就站在十步遠的地方,恭敬嚴肅的跟於良吉說話。

「我這挺好的,換衣服做什么?」於良吉還自我感覺良好!

「您的衣服都臟了,請換一身干凈的長衫,這件需要清洗,還有,您出去聽說趴了豬圈?」劉宋氏一板一眼:「所以您也要沐浴之後,才能准備享用午膳。」

於良吉:「……!」

說得好像挺有道理!

於是小老爺就只能回去麻煩的洗了個澡,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