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85(2 / 2)

東邊的三間廂房,給小學的孩子學習三百千用;西邊的三間廂房,給想要科舉的學子作為學習的地方。

院子很大,里面種了兩棵黃杏樹,兩棵黑李樹。

因為是學堂,全村的人都熱情高漲,極度關注!

當時蓋的時候著急,因為馬上要鏟地了,除卻雇佣的工程隊,工程隊的隊長還雇佣了不少人來幫忙,就用了十天的時間,蓋好了學堂,雇佣的人都是附近村子的,都很羨慕十八里鋪有個私人學堂。

隨著這些被雇佣的人的離去,消息也跟著長了翅膀一樣傳遍了十里八村兒。

沒辦法,這附近的學堂就一個,張家村的公立學堂。

的教人三百千。

想要學的,就得交錢了。

公立學堂因為是朝廷立的,里頭的人雖然沒有品級,卻也是在朝廷里掛了號的,所以在十里八村兒都是受人尊敬的。

但是因為壟斷行業,教學水平就不太讓人恭維了。

自打村子里有孩子去上學後被人欺負回來了,他就這么想過了,什么都是假的,孩子不在自己跟前,發生什么事自己都不知道,所以為了寶寶,於良吉決定自己上!

不就是教幾個小孩子么?

還不是他親自教,他只要教導大孩子們就行了,別的沒把握,秀才還是可以讓大家都考慮考慮的,不管文武,秀才的考試都是固定的那些,當年應試教育培養長大的於良吉,能擠過千軍萬馬,考上重點的農業大學,足可以證明他的智商。

十八里鋪的孩子並不多,雖然這個年代沒有計劃生育,但是有穿越前輩在,醫療條件的改善,人們文化水平的提高,都知道,連續生孩子是極傷身體的一件事,所以大多數都是隔個兩三年,孩子年齡拉開一定距離,當然,一家也就生個三四個,絕對負擔得起。

十八里鋪二十四戶人家,拋卻自己家的就一個於寶寶,別人家的就算一家兩三個的名額,也才七十左右而已。

他那房子建的大,一百個孩子也夠裝,而且也不是都來上學,有些十二三歲的大孩子,不打算科舉的,都是要下地務農,不會送來學堂,這樣一算的話,也就四五十個。

他算計好了人數,又過去跟兩個先生打了招呼,告訴他們三天後就正式開始招生授課。

臨走的時候,洪澤濤還跟他大嗓門的喊:「別忘了把學堂的椅子換回來!」

於良吉一個踉蹌。

他們家雇用的坐著的可是學堂的椅子!

這下回來他犯愁了,孩子們上學是重要,可他們雇用吃飯的時候,總不能站著吧?

中午吃飯的時候,於良吉特意出去看了一眼,今天中午吃燒大鵝,還有個韭菜炒蛋。

湯是粉絲胡辣湯,味道很沖,但是很好喝。

因為今天是雙日子,是男的可以洗澡的日子,喝了胡辣湯出了汗,去洗個澡,中午休息一下,下午就去下田,晚上回來吃了飯再歇歇,睡一覺,別提多得勁兒了。

他們是得勁兒了,於良吉還犯愁呢!

下午孫大爺給送了一板水豆腐過來,如今青黃不接的時候,菜少,冬天的儲存也都吃沒了,新菜下得少,豆腐正是旺季,於家定了每日一板水豆腐,沒辦法,人太多,不做豆腐黃大廚是真的想不出來做別的了。

幸好豆腐可以做很多種菜餚,例如昨天的醬燉豆腐,今天的油煎豆腐。

接了豆腐,黃大廚又跟孫大爺說了:「明天麻煩送五香豆干,就十斤好了。」

都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