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99(1 / 2)

禿得快,他畫幾筆就拿小刀削一下,筆尖削成略扁而尖的梯形,稍微一轉就能拉出粗細不同的線條。

畫到中途,五官和眼、鼻的輪廓定下,稍稍打了眉眼、鼻梁的陰影,這幅人像已經看得出肖似生人了。

劉嫂看著他勾勾畫畫就畫出了自己記憶中的姑娘,頓時驚嘆道:「公子這是怎么畫的,怎么聽我說幾句就能把娘子的模樣畫得跟活的一樣,莫不是佛菩薩憐你孝心,冥冥中指點你畫出她的像吧?」

崔燮不願隨便搞這種封建迷信的東西,搖頭道:「哪個人不是一個鼻子兩個眼,縱是小有差別,大體上還不都是那樣兒。我雖沒見過母親,但從小想著她,已在心中描摩過無數種五官模樣了,如今也不過是把我想出的其中幾種樣子摘出來拼在一塊兒,自然容易畫的像。」

他剛發明出鉛筆,不敢太激進地把素描技術完整推出來,便停了手,又問了她劉夫人臉上顴骨、肌肉走向,習慣的妝容,隨手記在紙邊,准備回去勾線上色,放在表禮中送去劉家。

兩人又說了說給女眷送禮的事,崔燮掀開畫紙在底下補充了幾樣,拿著禮單和畫跟她道了聲謝:「多虧劉嫂來跟我說這些,我才能畫出這畫來。這回又要勞劉庄頭替我跑一趟榆林,累你在家不安,是我虧待你們了。我回頭便叫人多支一份銀子給你們安家。」

劉嫂連連擺手,「嚇」了一聲:「怎么敢當公子的厚賜!我能再看見夫人的畫像,已經是前世修得的福份了。公子若要賞,就賞我漢子也看看這副畫兒吧。」

崔燮笑道:「等畫好了再給他看。天色不早了,你先去歇歇,明日領了銀子再回家吧。」

打發家人回去後,他才回到房里,把那張素描按著劉嫂的提示繼續補完。而後對著它設計構圖,畫了一張劉夫人帶著孩子站在花石間的圖。

那孩子自然就是小崔燮了。

崔燮先對著鏡子畫了自畫像當底稿,卻又刻意把臉畫的更圓、眼睛稍稍畫大,將身材比例定在六頭身左右,正是個十三四歲少年該有的比例。

這副畫像比不得他給謝瑛畫的那兩張,也可能不完全像劉夫人,但在大明也該算是寫實版的肖像了。但願劉家二老和長輩們看見這幅畫像能略有些安慰,不至於思念女兒和外孫時連個寄托都沒有。

而他這個家里,也終於也有了一副劉夫人的畫像,供後人懷念了。

崔燮感嘆一聲,卷起圖,找了個擱卷軸的紙筒盛放,又拿油紙包好素描稿,心進櫃子里。

處置好這些,他才換了衣裳,出去主持崔家的中秋夜宴。

雖然這家里少了男女主人和一個少爺,可中秋團圓夜也是要照過的。

陸先生本也打算在他家過節的。他北漂在京城考科舉,一直未第,這幾年都是跟著崔家過。今年卻因崔參議不在,這家里出了一個崔燮都是些婦孺,他待著也別扭,索性跟幾個北漂的同年找地方吃酒,在外頭過一夜再回來。

他不在,家里就真正都是老幼婦孺。連崔燮這個頂門立戶的大哥都還沒及冠,按傳統意義不算成年的。宋先生雖是寡居,卻也三四十許人,年紀大了,不似少年守寡的那么講究,這天難得佳節,也跟他們坐了一席。

崔老太爺也來到院子里,多少年來也第一次在外頭賞著了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