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29(1 / 2)

正莫不正》里也有關於帝王出治的部分,自己抄自己不算抄,順手用一下「君心」論的概念,把帝王之學提升到恪正君心的高度守成之君不時時以大學四要警訓,則有心志逸弛,政事不振之憂。

拔高到這地步也差不多了,再寫下去恐怕容易叫教官代入成化天子……估計天子看了這文章不會自我代入。朝廷上下文書里都把他捧成復景泰聖名、上慈聖廟號、繼英廟之烈的一代寬仁明君,他能覺著自己心志逸馳,朝政不振嗎?

崔燮輕笑一聲,筆鋒一轉,先解釋題中的「四要」是什么。

昔日宋儒真德秀作《大學衍義》以示帝王之道,特地舉出為政最急需的四要:格物致知之要在明道術、辨人材、審治體、察民情;誠意正心之要在崇敬畏、戒逸欲;修身之要在於謹言行、正威儀;齊家之要在於重匹配、嚴內治、定國本、教戚屬為要。

《大學衍義》里只寫到修身齊家,沒寫到治國平天下,是因前面所舉的四要中處處寫的,實際上都是治國平天下之道。

國初《洪武聖政記》中載有太祖朱元璋治國之策,對應著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四要,按照明道術、辯人才……正威儀的順序次第摘其要點寫出來就是。

唯到了「齊家」一段,寫的不再是皇帝的德政,而是洪武的聖後、後宮、國本。皇家的齊家之本在選良家子作後妃,嚴內治,教外戚,因使國本安定,外戚不干政。

四要備於一身者,才能成華夷混一之功,衍萬世無疆之慶。

太祖皇帝因學《大學衍義》,而能治國平天下的例子;今上也該效法乃祖,揭布此書於座右,逐日用心學習這本聖學經典,以守成而致盛世。

大學為帝王傳心之要典,衍義為君天下之格律。所以其中格物致知、誠心正意、修身、齊家皆是當務所急需者!

很好,四個選項都選齊了,這道多選答得相當圓滿!崔燮在桌板地下悄悄給自己鼓了鼓掌,在最後一句話後添了句「謹以是為獻」的套話。

「獻」字還要另起一行頂格寫,因為「獻」的對象是至高無上的天子。好在這篇策問只需寫太祖與今上兩個皇帝,換行不多,趕上那些一會兒一個「皇考」、一會兒一個「太祖」、一會兒一個「今時」的,策問題也能寫得跟獻表似的,滿篇長長短短、高高下下,跟狗啃的一樣。

治化策順順當當的寫完了,便是經策,這篇問的是性理之學;第三篇是問學史者如何從史冊上學到聖人傳心之要,其實都是深挖四書義的題目。

第四篇時務策問的卻是是士人君子、科道言官應當如何進諫。這道題崔燮也特別有發言權他老師和兩位御史剛因為進諫言觸怒天子,被找茬抓進詔獄沒幾個月,前鑒不遠。

老師他們之所以一上諫疏就觸怒天子,自有其疏過於激揚尖銳的緣故;而這諫疏過於銳利,又因當今天子閉目塞聽,凡進諫的都采取不看、不批、不管的三不原則,急得當臣子的根本沒法兒溫柔諷諫,只能取用最「激而危」的言辭,以動君心。

當然,動了以後也沒什么好結果。

這簡直是雙輸之路,所以直諫不可取;可國家養科道言官,不以言降罪,就是為了士人肯為國忠諫,畏天子疏遠、降罪而見事不諫更不可取;最好的進諫之法便是夾在贊辭中諷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