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342(1 / 2)

遍,便定次為二三甲試卷。

殿內三百五十名考生的前程、命運,就要在這短暫地一夜復一上午的時間內定下!

作者有話要說:唯一一篇殿試策問了,寫詳細些,大家勿怪,嘉靖四十一年考題,作者徐時行,就是張居正、張四維之後的首輔申時行

第200章

最後一批考生離殿後,所有試卷都已糊名分送到考官手中,因省了謄抄一步,考生自己的字跡就呈現在了考官面前。故此閱卷中除了文章,考生的字體也成了閱卷極重要的一環:字數過少的看都不看,直接打進三等;塗抹過多的、字跡凌亂不清的視其文句落到二三等里;唯有卷面、文章都好的才能進一等。

尹首輔總閱全卷,殿試次日一早,十二份由翰林、察院、九卿送上的佳卷都已堆到他案頭。尹直一一閱看,先挑剔掉一半兒過於敢言直諫的,隨手擱在二榜卷堆上頭,剩下的才拿去與三位閣老共閱。

他自度崔燮的必在這些落卷中,將這些推在二甲前列。這樣既省了萬首輔見著卷子不悅,又不失覃太監當日的托付,叫崔燮高高地取個進士出身,皇爺自也不至有不滿意處。

可惜的就是從卷子上來看,他趕上的這科的學子性情都過於直硬,不夠委婉成熟,將來也難說有幾個能調教成材,堪供他門下驅馳的。遠不如前幾屆萬、劉、彭三位閣老主持春試時取中的人才老實知事……

不對,萬閣老那科也不怎么清凈。

不單有個這科會試時給他添亂,推薦了李東陽弟子做會元的吳寬,還有個後宅不修,縱容婦人誣害朝廷命官,逼得萬首輔與東劉閣老都要上本自罪的崔榷。

那個崔榷!

那個崔榷就是這科叫他誤取作會元的,李東陽弟子的生父!以一人而貽害兩科座主、三位閣老,這人也是空前絕後了!

他心里怨念愈深,悄悄地把那幾份疑似崔燮之作的試卷又往下壓了壓,不叫他有機會點到二甲傳臚。

這邊安排好二甲試卷,萬安等三人已看完了六篇文章,共取中三份堪送到御前的,各圈了朱圈,連同剩下三篇一並給他這個總覽全局的考試官過目。這些卷子尹直都看過,且能在三五十名中試舉子中簡拔到前十二之內的哪一份不是佳作中的佳作?縱有差別亦不過在毫厘絲忽之間,能叫那三位閣老聯手取中的,他也沒什么不認可。

他取過三份選定為一甲的卷子看了看,見一份是論「帝王御極必體天道奉天心,肅臣紀奉天職」的;一份是論「帝王御世必文武並用,仁智相須」的;一份是論「人君當秉天下之大權成無為而治,人臣當明天下之大分建匪懈之功」的。三篇都是他看時也覺著文字最庄雅溫醇,析理當,言之有物……最要緊的是沒有那些不稱其身份的諫言的。

他微微點頭,把剩下四份卷子壓到二甲卷堆上頭,將三等卷子分開理好,只取了第一等放在盤中,四位閣老親持到文華殿詣見。這一天就是擇頭甲三名進士的時候,成化天子再不愛見外臣,亦不御臨文華殿,親見了四位閣老。

四人行禮已畢,尹直、萬安、劉吉三人各持便一卷,依次於御前誦讀。

「臣對:臣聞人君代天以理物,常秉天下之大權以成無為之治,人臣代君以協理,當明天下之大分以建匪懈之功……」

「臣對:臣聞帝王之御極也,體君道以奉天心,而後可以建久安長治之業。肅臣紀以奉天職,而後可以成內修外攘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