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28(2 / 2)

到了對讀填榜那天,崔燮座在下手同考官席上,細聽著對讀官一句句對念朱墨卷,尋找自己熟悉的名字。

卻不料聽遍了二百九十八張卷子,都沒有王守仁之名。不只王守仁,連他從鄉試認識回來的祝枝山一行也全都沒取中。

崔燮簡直痛心疾首。

可惜這倆人一個學《禮》,一個學《易》,卷子都沒落到他這一房,不然他肯定得仔細判兩人的卷子,挑出里面的華文句,用力推薦他們!

王守仁落第之事不只他一個人可惜,填完榜之後,翰林院教過王守仁讀書、看過他格竹子的長輩們都有些可惜。

必是格竹子格病了才沒考中的!下一科定然就中了!

王狀元倒很看得開這事,都沒耽擱給崔燮趕稿,交稿時還豁達地跟他們師徒說:「會試憑的是天命,我不也是落後於喬兄兩科才中了頭名?這孩子說不定與我命數相同,今科就不該中,得遲兩科才到火候呢。」

謝遷與他同窗讀書、同科中舉、同做了狀元,才學不分高下,中試卻有先後,豈不就是命數使然。他兒子也隨了父親,難要多進幾回場。

李東陽便安慰他說他兒子必如其父,下科當奪魁首,背著他又叫自家弟子私下勸勸王守仁,叫他不可為一科失利而摧折了胸中志氣。

崔燮托著厚厚的書稿說:「老師放心,守仁賢弟不是那樣的人。弟子這邊剛來舍弟來信,說是都已取中了秀才,我正想搬他們進京來議親,等略安頓了家里事,就去找他說話。」

李東陽算了算他那弟弟的歲數,便點了頭:「你那弟弟都二十多了?若不像你這樣不方便娶妻的,是該盡早准備了。你可尋了人家?」

尋了,還是陸先生給他推薦的,自己同鄉同年的舉人楊承祺。

楊大人沒像陸先生那樣留在京里考試,而是以舉人之身選官,現在已做到了永平府的理刑推官。他家女兒因守母孝留到了十九,不大好出嫁,其實是個溫柔賢孝的姑娘;做丈人的又跟陸先生一樣清廉庄肅,管得住姑爺,跟崔衡實在相配。

這年頭結婚相的多半兒是翁婿,崔燮也不能俗。他看上了弟弟未來的岳丈,楊大人中意了未來女婿的大哥,兩人一拍即合,就能把婚事定下。

父母訂親不經過子女是常例,崔燮表現得更突出一點他連父親都沒經過,從頭到尾都由自己包辦。從貢院出來後,他一知道兩個弟弟都中了秀才,就立刻寫信跟楊家說了自己的求親之意。

楊家回信回得極快。

楊大人就在永平,看了府試榜,知道崔燮兩個弟弟要考試,就親自去悄悄相了女婿,還尋知府要了崔衡的文章。崔衡雖說沒有十分的才具,卻是在小黑屋里苦讀出來的,章句經注都極扎實,文章套路又熟,寫出來的文章也算可圈可點。楊大人見他是個人才,又愛他的兄長,便不介意他是出婦子,願意和崔家聯姻。

崔燮十分看好這場婚事,楊家傳來一個「許」字,他就立刻派人去遷安告訴祖母宋老夫人,請祖母親自主持,別叫崔榷鬧出什么事端來,誤了崔衡這難得的好親事。

他這邊安排定了親事,便要去見王守仁,安慰他落第之痛,順便請他引薦祝枝山。卻不料王守仁完全沒受落第影響,心里還牢記著他當初請求的事,這幾天里已把祝枝山勸服了,帶到門上來拜訪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