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52(2 / 2)

說到這里,崔燮忽然想起一件正事,便叮囑二張兄弟:「你們出入宮廷方便,也看看太子身邊的內侍好不好。若有那些愛引著太子玩鬧的,就跟聖上奏一本,別教這樣的人把太子教壞了。」

老師放心,我們兄弟明察秋毫,有《少年錦衣衛》為證,怎么能抓不出那些暗藏機心的閹人!

張鶴齡兄弟胸中又升騰起了熊熊熾火,主動擔當起了清(儲)君側,滅權監的職責。

從張家回來,崔燮又趁著這幾天珍貴的假日,馬不停蹄地去見了同年、同鄉,還請祝枝山、王守仁到酒樓吃了一頓,順便問了問他們《少年錦衣衛》寫的如何。

因國舅們不催稿,第二部《少年錦衣衛》寫得慢悠悠的,年初才剛交到居安齋,現在還沒印出來呢。

崔燮鞭策他說:「錦衣衛正篇的作者們過不多久就不能再寫了,將來平韃靼一部還得交給枝山來寫,以後須得辛苦你。這兩年我不在朝中,你們可認識了什么有名的才子,可以推薦於我?」

才子很多,但越是風流才子寫起文章越是隨心所欲,不能叫人放心托付。

祝枝山坦然道:「只怕要等我那同鄉唐寅進京了。他十六歲便中了蘇州院試案首,才氣絕高,只是之前專心詩詞文章,不曾用心科舉,所以至今還是秀才。不過明年鄉試他必能得中,後年會試前就能進京。」

王守仁卻道:「我與弘治六年進士,工部主事李夢陽相熟,覺著他倒可以一試。獻吉兄不僅擅作文,還會作曲子詞,抱石先生若不作院本了,他也可以頂上。」

祝枝山詫異地看了他一眼,想知道他怎么會把已經刷下去的人又推薦給了崔燮。王守仁微微一笑,深靜地說:「當初不用,是和衷兄不在京里,如今吾兄人在這里,想用誰還能用不成么?」

祝枝山驀地想起自己當初是怎么給崔燮按著寫稿子的,頭皮驀地涼了一下,擱下筷子,先灌了口熱黃酒。

第269章

如今祝枝山手里沒稿子要寫,崔燮舍不得撂著他不用,便跟他商量道:「我守孝時過問了些田畝事,集出一套農書,過些日子就要刊印出來。不過這些文章寫得有點深,是咱們讀書人看的,百姓們恐看不懂、用不上,我想出一套真正力農之人也能看懂的書,還要枝山幫我。」

祝枝山苦笑道:「我在家時連真正的農事都沒見過,可謂『四體不勤、五谷不分』,你教我學也得學上幾個月,如何替崔兄寫農書?」

崔燮感嘆一聲:「這些本該是我做的,只是我的文章是從唐宋古文學來,過於簡單質朴,百姓們怕不愛看。枝山才智過人,文筆詼諧,寫出的《少年錦衣衛》兼得江南江北百姓們喜歡,我才非用你不可。」

他看著祝枝山一臉疑問,主動解釋道:「我印一部二十萬字的農經出來,幾個百姓能買能看?就是有識過幾個字的買來看了,見這么一大篇字,看著無趣,隨手也就丟掉了。我是想把這種地的法子畫成百姓們愛看的連環畫本,甚或是說書人的本子,叫人先肯聽進去,聽進去之後或許就有按著試行的了。」

他雖然是把這些法子呈給皇上了,也不保障各地就能推行。但如果從民間下手,叫百姓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