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461(1 / 2)

瑛迫不及待地叫人在庄子上建窯燒水泥,而後上了一表,替崔燮請制水泥之功。

水泥,顧名思意,沾水為泥,越加水越硬,三天速干,干後堅逾磚石。

謝瑛把水泥的性狀一寫出來,上自天子,下至閣部就都知道了此物能做什么,有多少地方能用到。修城、築壩、鋪路、搭屋……自軍隊至地方,這水泥處處都有大用!

用的材料還極便宜,比法制灰泥更容易得。

弘治天子看罷奏疏後,心中大震,立刻召了崔謝二人進宮,叫他們試演水泥的用法。

謝瑛告了罪,脫下官服,親自取水試攪水泥砂漿,倒在手編的竹板上,澆築成混凝土板。

崔燮把水泥的試驗記錄呈了上去,在旁提醒天子:「此物須要摻合粗細砂石一起用才更結實。且不能像三合土一樣長久堅固,約么只能用十年,之後就會脫剝傾倒,必須及時砸掉舊泥,補上新的。」

其實六七十年代竹筋混凝土地的房子都能屹立個二十年不倒。不過他這是自己制的水泥,沒經驗,質量也沒那么好,保質期就先打個對折,往安全里說吧。

弘治天子笑道:「世間哪有不壞的東西,十年……卻是比灰泥合用得多了。此物若真能實用,二位愛卿可算是有大功於國,朕自有獎賞。」

二人皆推辭不敢,天子便令他們先回去,傳旨內閣,令工部、兵部會同研究,試燒粉狀水泥。

李東陽、徐溥、劉健與二月新任大學士的謝遷也看了那塊謝瑛在聖前手做的混凝土板。四位都在翰林院當過或正當著侍講學士的閣老,看看這硬若堅石的板子,再看看高太監手里捧著的厚厚試驗報告,心里都有種莫名的不和諧感。

崔燮也是他們看著長起來的,一步步走的都是正統文人的路,怎么這升遷的路子好像跟前輩們都不大一樣呢?

一般翰林的升遷就是在院里熬資歷,在院里編書、擬詔、做考官攢實績;升到學士後兼一任少卿,再兼一任禮部或吏部右侍郎,在部堂上做出幾分實績、上幾道利國利民的表章,再兼禮尚、吏尚……

不過,崔燮正是做了利國利民的實績,也上了表章……

高太監看四位閣老默默不語,便主動說:「崔謝兩位大人獻上的水泥誠是嘉異之物,陛下甚是喜歡。若兩部試出它真能用在邊事與水利上,憑此功勞,待明年大計後就要給崔大人再升一品。四位大學士回去可與掌院程學士議一議。」

崔燮是成化二十三年入朝,先做編修,又做侍講,中間卻是一直在家里守孝,還沒做滿三年一任呢,不能按正常流程提拔,須得靠主官程學士推升。

謝瑛因是錦衣衛,倒沒文臣這么多規矩,只待水泥的效果試驗出來,就能發中旨遷升到指揮同知。

職務倒不變,仍是掌北鎮撫司事。

年底的光陰在忙忙碌碌中過去,轉過年來的元旦節,除了入宮朝覲之外,眾臣也回到家里安心休息。苦讀了一年書的太子朱厚照也終於得到了片刻清閑。

這一年應是出了許多好事,他父皇和國舅們忽然都不再逼他念書了,兩位國舅甚至給了他幾本從宮外帶來的新制連環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