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節閱讀71(2 / 2)

而此時,大殿中的戎族臣子,也在勸著科達麻離開:「陛下,陛下占了上京,打下了大珠的半壁江山,已經是我大戎千古以來少有的帝王了,大珠經此一難,也會大傷元氣,以後我族隨時想來,隨時都可以過來狩獵!還望陛下以保存我戎族火種為重啊!」

「是啊,陛下,立地還有我大戎二十萬族人,隨時可以回頭殺珠人一個片甲不留的。」

「陛下!」

「陛下!陛下!」

……

又是一陣的吵嚷,這一次,科達麻沒有再說話,他已經明白了,自己的族人,已經失了勇武,他的目光在幾個臣子臉上掃過,突然大喝道:「誰願與朕一起出戰?」

「奴才願往!」

他的親兵統領單膝跪地,然後,就是一片沉默,科達麻哈哈一笑:「孟和!」

「奴才在!」

「朕封你為勇猛將軍,與朕一起,將這些珠人打回去!」

「奴才,謝主隆恩!」

科達麻哈哈一笑,向外走去,孟和緊跟著他,兩人一前一後,那背影一時間,也顯得悲壯了起來,殿中留的幾個臣子,面上都有些火辣辣的,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正在猶豫間,外面又傳來一聲巨響,眾人互看了一眼,鳥獸散了。

各個部落的首領在想著如何逃難,下面的士兵自然更是不堪,而與之相對的,珠人的隊伍則越來越強大,開始還只是一些膽大的男子,後來女人小孩乃至老太太都拿著擀面杖走出了家門,在這個過程中,自然也有那渾水摸魚的,可此時,一般的珠人家庭都沒什么余財了,他們禍害的,也就是戎族的了,若論戰斗力,一般的戎族還要比珠人強些,可現在還有哪個戎族敢和珠人作戰?

這些留守於上京的戎族更是撈的滿滿的,作戰意識自然也更弱,當然更關鍵的是,這上京的銳都被調到了立地,此時留下的不能說都是垃圾,可無論是能力還是意志上,都要錯上很多,在最初的抵抗失敗之後,下面的,就只想著怎么帶著自己的財寶逃命了。因此,當科達麻走出皇宮,就發現,除了他身後的孟和,以及他所帶的士兵外,竟再找不到一個,願站在他身後,願和他一起作戰的戎族。

「外城破了!外城破了!」

「再不逃就來不及了!」

科達麻眼睜睜的看著一隊戎人從他面前跑過,竟連停都沒停一下,他愣愣的站在那片刻,然後又發出一陣大笑,他笑了好一會兒,然後突然喝道:「孟和!」

「奴才在!」

「你走吧。」

「……陛下……」

「走吧……」

孟和沒有答話,科達麻也不再管他,轉身,又回到了宮中,孟和愣了一會兒,然後趴到地上,大哭了起來,而在此時,鄭定輝已組織著第七軍和珠人百姓攻打內城,此時,他們已經沒有多少火器,可也不再需要,自有百姓自發的抬起舉木,一下下的向那城門處撞擊,因為沒有防守,很快就撞擊了開來,下面人發出一聲歡呼,大叫著,就向內沖去,而剛沖進去,就見一陣黑煙沖天而起,鄭定輝的臉色頓時一變,那邊,正是皇宮的所在地!

公元1148年8月26日,北征軍第七軍從弓背河而上,當日,上京城破,大戎第一任也是最後一位真正稱帝的科達麻自焚於萬和宮中,這個地點,很令後世的歷史學家們疑惑,因為這個地方,既不是不是他的寢宮,也不是他的書房,更不是升殿上朝的地方,他為什么選擇在這一個地方自焚?是真的因為時間倉促,還是有別的什么原因?

這個疑點,被後世的一個小說家引用,寫了一個悱惻纏綿的愛情故事,說這萬和宮,原是一個絕世美女居住的地方,這美女是珠人,和科達麻存在著國仇家恨,又存在著刻苦銘心,於是那是愛,愛不能,恨,恨不止,怎一個糾結啊,而事實的真相則是,在這萬和宮中,珠軍還真的找到了兩具屍體,兩具燒焦的屍體,其中一具,經人辨認,的確是科達麻的,另一具,則只知道鎖骨被洞穿,四肢被砍斷,卻是辨認不出身份了。

「看這個樣子,也不知道這人怎么得罪過科達麻,但科達麻自焚還要和他自焚到一起,倒也是奇怪。」

這是鄭定輝的副官,在對鄭定輝報告後的總結,鄭定輝微微一愣之後,也沒有太糾結,只要確認了科達麻的身份就好了,至於另外一位,本來就不是太重要的。

「宮中的損失如何?」

「財物上的損失,還沒有對照,也不清楚,皇宮中,萬和宮是徹底被燒毀了,昭陽宮和太和宮也被波及到了,損毀了均有一半的樣子,其他地方,倒沒有大礙。」

鄭定輝點點頭,站起身,向外走去,一邊走一邊道:「再派人搜索一遍,檢查仔細了,之後各個宮門落鎖,除了必要的打掃外,任何人不得擅入,更不得損壞宮中的任何物品。」

他這么說著,已來到了大殿外面的廣場上,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天空中只余下一輪淺淺的紅色,還在提供著光亮,鄭定輝一步步的向宮外走著,突然的,就有點恍惚。

兩年前,他隨著劉文一起被召入這宮中,走出來的時候,也是夜晚了,那時候他只覺得這皇宮龐大的不可想象,而現在,他卻以一個征服者的身份從這里離開。想到這里,他不自覺地向後看去,能容納文武百官的大殿依然魏巍龐大,但,再也不能令他敬畏。

他的眼睛一眯,微微一笑,轉過身,不再回頭的向外走。

上京的攻陷,科達麻的自焚,在珠人有心的宣傳下,迅速傳播了開來,還留在大珠境內的戎族人開始失措,本來得意洋洋的羅城更是被這一棒子打暈了。

羅城這段日子過的不錯,雖然本來他計劃的向外沖鋒,被珠人瘋狂的攻城打亂了,但他也把立地的城牆上下變成了一個修羅場,無論珠人怎樣的攻擊,都被他化解了,而有幾次,他手下的將領也真的帶兵沖殺了出去,若不是珠人弄的那個什么地雷帶,早已把珠人殺了個片甲不留,不過即使如此,他也不是太在意,他已經弄清楚了,那地雷制作不易,就算是珠人,也不可能有太多的,這么消耗下去,早晚有一天,珠人供不上,而到了那時,就是北征軍破滅的時候!

而就在眼看著那些地雷手雷真的要用完的時候,這個消息傳來了,羅城只覺得,這是長生天在給自己開玩笑。

「這是……真的?」

「是真的,孟和統領送來的消息,屬下也派人到上京去查看了,的確,已是珠人的旗幟了。」

一陣天旋地轉,好一會兒,羅城才覺得穩住了神,他深吸了一口氣,吼道:「孟和呢?讓孟和來見我!既然陛下殉國了,他為什么還能活著!叫他來!」

「將軍,孟和統領說沒臉見你,在把消息傳來後,已經帶兵攻打上京,此時……也已殉國了。」

這里說帶兵,實是一種好聽的說法,孟和本來就沒多少兵,後來又趕走了一部分,只帶了幾個和他一樣必死念頭的士兵一起沖向上京,連城門都沒摸到,就被射殺了。

「將軍、將軍,孟統領讓您早做打算,為我大戎……保存火種……」

羅城呆愣在了那兒,過了好一會兒,發出一聲悶吼。

公元1148年9月1日,戎族大將羅城,以五萬軍馬沖擊珠軍防線,硬是以人命沖破了珠軍的地雷帶,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使用地雷,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以這么悍勇的方式突破地雷帶,珠人始料不及,加上追擊無力,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將近二十萬的戎人向北逃竄。

後來有歷史學家說,若是珠人在這里將戎人圍殲了,那么也沒有以後的那么多麻煩了;不過更有人說,若不是有那么多麻煩,恐怕,也不會有珠人的千古偉業了。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此時,大珠上下都歡欣鼓舞的慶祝著勝利。

戎族人終於走了,從此以後,再也不用怕正吃飯的時候被戎人敲破家門,搶走家中的財物;再也不用怕正睡覺的時候,家中的妻女被拉走;再也不用,連到到路上,都戰戰兢兢,小心翼翼。

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時間,偏安於衡州的朝廷就開始計劃回歸,禮部開始商量著以何種儀式、何等規模返回上京,要說此時,正是太子登基的最好時機,但滿朝上下,卻無一人提起此事,反而還有人,含沙射影的提議要李思安登位,而發出這個提議的人,第二天就被一貶三千里,這幾乎可以說是大珠朝文官最嚴重的處罰了,同時也令滿朝上下知道,李思安是真的沒有這個意願,於是,眾人更加疑惑了。

而就在這種疑惑著,朝廷開始有步驟的踏上了回歸之路。

第158章

第一百五十八章

復上京,驅逐戎族,逼死科達麻,雖說前兩項,是自己犯了錯,才引來了這些麻煩,但後一項已經完全可以蓋過了這些錯,若是再臉皮厚一些,還可以說是功,畢竟千古以來,這種逼死外族皇帝的事,還真不多,禮部上下也非常興奮,就想著大辦特辦,按照他們私底下的話就是:「掃掃晦氣。」

不過他們這興奮勁還沒提上來,就被李思安一句話給壓了下去:「一切從簡。」

因為這四個字,什么奢華啊高調啊,統統沒有了,從柳江出海再繞回弓背河,然後在上京碼頭上岸,朝廷的這次回歸,采取的就是這種簡單而又方便的方式,若說和當年逃亡有什么不同,也就是穩妥了些,有目的了些,稍稍的舒適了一些可是對於身嬌體嫩的宗室官員們,這種舒服,也只能說是相對的。

這種方式,自然有很多人不滿,可在此時,也沒人敢抱怨,因為這一仗,李思安的威權比當年,更盛上三分,當初還有御史敢嘀咕他,而現在連御史也不嘀咕了,不是他們不敢說,而是他們若說了,那受天下人指責的,就是他們了!

復上京的是北征軍,可北征軍的糧草是李思安從中籌集的,北征軍的將領,是李思安提拔的,甚至連北征軍的成立,也是李思安一手促成的,若在此時說李思安不好,恐怕那百姓就要一口一唾沫的淹死那人了。

御史們願意以死博名,但博臭名這種事,還是不怎么願做的。

現在,大江南北都有人編了兒歌來誇贊李思安了,那兒歌唱的,幾乎等同於周公復生。

當然,除了李思安,北征軍上上下下都被誇贊了一番,一個個恨不得都被說成天神下凡。特別是鄭定輝,誇江的第一戰是他打的,上京是他復的,雖說他能復,占了天時地利人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