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136(2 / 2)

「來人!」

留下肅王一臉失望。

既然太醫說了需要歇息,便是皇叔吃了從長樂那里兌換來的葯丸,元清帝也沒有再提留宿的事,放他好好休養。

當然,他不會承認流血事件叫他有了一絲陰影。

好在晚上的流血事件沒有被傳出去,不過傍晚宣了太醫的那一回卻瞞不住,從皇後到元佩,心里沒少揶揄。

不過到了年底,大家忙碌起來,便也顧不上在這種事上關注太多。

越接近年底太後和皇後越忙,往年只有她們兩個,如今多了梁才人夏嬋甚至宋傑幫忙,總算叫兩人輕松了許多,正好皇後「懷孕」月份漸大,將事務交給下面嬪妃打理也不會引人非議。

尤其有了新數和新式記賬法,許多以往需要皇後花半月才能理清的賬冊,如今幾個人同時,幾日就能解決。

在各國使臣進京十日前,第十五期大魏時報發行,頓時引來了一陣熱議,平民百姓倒還好些,只感慨幾句就丟到了一邊,畢竟對他們來說眼下的年事才是最重要的,中上層中卻是炸開了鍋。

尤其那份附在新聞後的名單,受聖上親自邀請,面見聖上不說,在報紙上露名,舉國皆知,這是何等風光的幸事。

名單上的人一時險些被踏破了門檻,能被選中的本就素有賢名,這一下更加美名遠播。

便是那些真不在乎名利的名士,也對新聞里描述的閱兵起了好奇心,決定動身去瞧瞧。

當然皇帝親自下了旨意派了府兵,他們也不得不來,從隋到魏,所謂世家早就在一次次的戰亂中不復存在,皇權至上,名士雖是名士,卻再也做不到如魏晉那般敢毫不在乎拒絕皇帝征召。

元清帝邀請這些人不過是為了宣傳,並無惡意,又先一步為他們揚了名,便是再不樂意的,隨著周圍人的恭維拜訪,也撫平了那點芥蒂。

那些沒有被邀請到的,也有很多人秉著好奇湊熱鬧的心態,紛紛趕往長安。

元清帝倒沒有下令阻止,只是加緊了身份排查,如今長安城里的百姓都拿到了身份牌,一旦離開所在坊去其它坊便需要隨身攜帶,若有長安城外的百姓進城,很容易區分辨明。

而名士大賢們進京的同時,各國使臣也陸續來了長安城。

作者有話要說:肅王:修生養息蓄力中。

第89章劉願┃韓大帥。

遼國使團進入長安城時,其它各國基本已經到齊,高麗交趾占城來的最早,接著是三佛齊蒲甘真臘日本等等。

黑汗回紇相距較遠來的晚可以理解,但遼與大魏相鄰,卻姍姍來遲,比匈奴還要晚到兩日,可見其態度。

負責接待遼國使團的伴臣鄭方承站在冷風里捧著手爐忍不住道:「大遼可是一年比一年來的晚了,也不知李大人在大遼可有受怠慢。」

遼國匈奴與大魏並非朝貢國,屬於平等相交,遼與匈奴派遣使者前來,大魏也會派遣使者分別去往這兩國,大魏的使團可比大遼出發的早,算算日子早就到了。

旁邊另一個伴臣周紹就淡定多了,老神在在道:「來得晚不正好少心招待幾日。」

鄭方承聽懂了他的言下之意,頓時笑出聲來:「周兄所言甚是,所言甚是……」

自打太後開了女報,各式各樣的美食至今不重復,為了讓這些夷人見識見識大魏的美食,他們鴻臚寺可是一月前就做了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