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閱讀79(2 / 2)

大皇孫道:「甚好。」

聞言,太子妃不由地仔細地看了兒子一眼。她這兒子自生下來就與別的孩童不同,少笑少哭,常常是睡醒了過後,睜著一雙眼睛看著頭上。等稍大些,一張包子臉板的跟老頭子似的,說話又一板一眼,沒個趣味。越長大越是肅著一張臉,小小年紀一副大人模樣。今兒臉上卻有了一絲笑意,不意一個新來的皇孫師傅卻叫兒子開了顏。

然太子妃這么一看,大皇孫臉上的那絲笑又斂了回去,肅了臉道:「母親,之前我們錯了。」

太子妃的秀眉蹙的更緊了。因兒子這么個不討人喜歡的性子,太子多有不喜。只是那時只這么一個兒子,再不喜也沒有擺在臉上。等平王世子成了太子,又有了五皇孫這么個冰雪可愛的兒子,且嘴甜又打小機伶,還有嫵媚的母親在一旁幫襯,這么一相比,太子越發的難喜大皇孫,見著他也沒有甚好臉色。先還有景仁帝和王皇後護著沒吃甚虧,就這偏礙了太子嬪五皇孫這一對母子的眼,說甚同是太子的骨肉,怎么有個高低不同。太子原就愛這一對母子,聽得多了,越發的覺得大皇孫礙眼。倘景仁帝和王皇後偏愛大皇孫,他必說大皇孫不是。見此,景仁帝和王皇後為了不傷他們父子之情,讓大皇孫難做,明面上把幾位皇孫一視相待。

為此,王皇後還特意叫來太子妃說話,安撫一番,太子妃對景仁帝和王皇後的維護很是感激。當初太子妃未嫁入平王府就知自己不討太子喜歡,偏做姑母的王皇後一心苦求,那時祖父祖母尚在,既心痛女兒,又心痛外孫一個王府世子,連個像樣的官宦人家的說親也沒,就允了婚事,想著婆婆是姑母再如何也不會虧了侄女去。等太子妃嫁入平王府,王皇後對她果然如親閨女一般。即便太子有寵愛的宮女,仍跟太子妃相敬如賓。

可等平王世子成了太子,太子有了可心的人兒,太子和太子妃之間漸漸的相敬如冰,話不投機半句多,太子越發地不是不踏入太子妃的寢宮。沒了太子給的體面,要不是有王皇後這個姑母,太子妃的日子不知道該難過成什么樣子。

為此,太子妃的母親王太太很是著急。王皇後再疼愛侄女也越不過兒子去,且王皇後年已過五旬,說句大不敬的話,那天王皇後沒了,女兒靠誰去。太子眼中又沒女兒,以後女兒咋過活喲。

這一著急,王太太就跟女兒念叨,讓她改改性子討太子的歡心。

俗話說青山易移,本性難移。王家姑娘如此性子,跟王家無不相關。王家算是京中的清貴人家,家中子弟多在翰林院任職,對家中女子的教養多以庄重為主。而王皇後就把王家的庄重做到十分,行動舉止皆是一派庄重肅穆,因此受到先帝的表彰而賜予平王為妃。有著先帝的表彰,王家越發地把家中女兒往庄重的樣子教養,而太子妃的性子本就安靜,讓這么一教養越發的安靜,那有什么趣味。

偏到這時,王太太勸女兒改了性子逢迎太子。不說太子妃的性子難改,就她的自尊,也難容她去逢迎太子。故此,太子妃和太子的關系依舊如故,冰冰冷冷。

等景仁帝和王皇後不願意看到兒子厭惡孫子越甚,退了一步。王家得了消息,一味地勸太子妃和大皇孫忍讓,不要讓太子不高興。而不讓太子不高興,最直接的法子就是不讓太子嬪不高興,她一個主母難不成還要對一個妾伏低做小?

太子妃是傷了心,想到兒子,她到底退了一步。再不拿規矩說太子嬪,就當眼里沒這么個人。

母親讓著人,做兒子的大皇孫不用人說也讓著五皇孫,只為太子嬪少在父親面前說母親的不是。

然今天周中的舉動卻給大皇孫上了一課,那些話猶言耳。

「在南書房,諸皇孫中你居長。身為長兄,弟有不是,理應訓斥,聽而不改自當責罰。如何這般由著弟弟們胡亂行事。今兒,二皇孫五皇孫有一分錯處,你就有二分,故懲罰也須加倍……」

那會,他是心甘情願的挨手板心。弟弟們犯錯,他一沒阻止,二沒訓斥,枉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