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五章 佛教百年大計(2 / 2)

佛教這一等就是兩百多年,東土一直沒有進入盛世,即便大一統也不長久。剛開始佛教對五胡亂華深惡痛絕,認為胡人導致東土大亂,讓佛教沒有生存土壤,但後來佛教改變了看法。

這個改變從鮮卑入主中原開始,部分僧人在鮮卑貴族中傳道,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定光歡喜佛大喜過望,鮮卑人不像漢族那樣深受儒道兩家影響,尋他們傳播佛法容易了許多,鮮卑人掌握了東土更有助於佛法東傳。

佛教寺廟在北魏多了起來,許多鮮卑貴族成了佛教信徒,佛門在東土有了大興跡象。北魏太武帝雄才大略,繼位之初多次招高僧說法,北魏太子拓跋晃非常崇信佛教,等到他繼位佛教就有機會布局西行取經了。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定光歡喜佛不可能長期留在東土,當他再一次回到東土時,北魏太武帝已經在滅佛了。他盡管是佛陀,深恨太武帝滅佛,但作為神仙不能干涉人間帝王,所以只能眼睜睜地看著。

定光歡喜佛非常不甘,眼看佛教就要大興,西行取經布局完成,自己在教中地位也能更進一步,為什么關鍵關鍵時刻出了紕漏?北魏太武帝多次招高僧說法,太子又是佛教信眾,為什么突然大肆滅佛了呢?

定光歡喜佛了解到北魏多了一位國師寇謙之,寇謙之創建新天師道,和道門有很大牽連。關於寇謙之的傳說有很多,最出名的是太上老君降臨嵩山敕封,還有就是得道前有仙人下凡點化於他。

太上老君敕封寇謙之不管是真是假,定光歡喜佛無能為力,因為老君光大道教名正言順。有神仙降臨點化寇謙之得道,這才是問題的關鍵,那位點化寇謙之的神仙,多半就是北魏太武帝滅佛的罪魁禍首。

定光歡喜佛修煉了宿命通,但他的道行一般,只查到了下凡點化寇謙之的是誰,沒有查到幕後主使。得知天庭區區卷簾大將,竟敢下凡壞了佛門百年布局,定光歡喜佛勃然大怒,很快和天庭取得了聯系。

天庭和佛門早就很親近,從如來佛鎮壓孫悟空開始,兩家來往已經極為密切。得知卷簾大將下凡點化凡人壞了佛教東傳,玉皇大帝勃然大怒,你卷簾大將在天庭領著我的俸祿,竟敢背著我下凡做下這般事。

卷簾大將下凡點化凡人,背後很可能有道門高人指使,玉帝也不好以此為由懲戒。不過作為天庭之主,要收拾卷簾大將這樣的小仙太容易了,王母娘娘開蟠桃會的時候,卷簾大將失手打碎了琉璃盞,被玉帝施刑後打落凡塵。

卷簾大將知道自己是被陷害,怨氣滔天在流沙河化為了水怪。這時定光歡喜佛出現了,說你一點也不冤,故意點化凡人壞了佛教東傳好事,這個懲罰已經算輕的了。

卷簾大將專門托夢詢問了寇謙之,得知自己遭受了無妄之災,怨氣不減反增,指天發誓要吃盡天下僧人。因為怨氣大且誓言涉及佛門,西方如來佛主感應到了,掐指一算知道了真相,把定光歡喜佛叫去訓斥了一番。

大錯已然鑄成,如果專門去找玉帝說明真相,讓玉帝赦免卷簾大將,佛教丟不起那人。於是佛祖做了一個決定,不管西行取經條件有沒有成熟,先把弟子金蟬子扔到東方投胎轉世,讓卷簾大將吃他九世償還因果。

金蟬子佛性非同小可,沙和尚不管怨氣有多大,吃了金蟬子九世都會被壓制,自身還極具佛性。至於他吃金蟬子的因果,拜金蟬子為師正好償還,這是一石三鳥的好辦法,化解卷簾大將仇怨的同時佛門還能多一尊金身羅漢。

西行取經結束沙和尚封的是大職正果,比豬八戒和小白龍要好,這和他的經歷有很大關系。保護唐僧西行取經時,為了避免他始終無法釋懷,金蟬子九世肉身壓制他的怨氣,他的實力發揮不出來。

西行結束拿到天大功德,有了功德充當潤滑劑,金蟬子九世肉身和自身怨氣完美結合,卷簾大將會修成金身。佛有慈悲為懷,亦有金剛怒目,兩種法相會在他身上完美體現,他的身體直接變成佛身。

所以西行結束如何敕封沙和尚是個問題,他有著完美的佛身,應該像唐僧和孫悟空那樣成佛,偏偏功勞又不太夠。如果封了沙和尚為佛,讓豬八戒和白龍馬作何感想?所以佛主封了他金身羅漢,果位是大職正果,相當於佛陀預備干部,只要有合適的機會就能成佛。

天降功德沙和尚憶起前世今生,但有了那么大造化,自身成了金身羅漢,對佛教的不滿也沒有了。不過在功德降臨以前,絕對不能讓他恢復記憶,那時怨氣和佛性還未完美融合,以他對佛門的怨念不可能願意皈依佛門。

卷簾大將一遍《本真訣》運轉下來,雙目停止流淌血淚,眼神變得深邃無比,自嘲地笑了笑道:「佛門果然好算計,既償還了當初冤枉我的因果,又讓我沒了記憶只剩佛性,還心甘情願地拜金蟬子為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