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4 人才濟濟(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705 字 2021-06-16

哪怕自身便是受益者,對於如此不公平的現象,沈哲子也是不免咂舌。誠然他自己本有特殊性,其他士族子弟也無他這樣雄厚的資本,但即便是這差距再縮小一倍,若是成為整個社會的常態,所害仍是不小。

雖然擔任統帥,沈哲子也知軍略確非自己所長,因而給族叔沈默和徐茂等人都加行軍督護,具體事務交給旁人。像隨在他軍中的陶弘,庾懌之子庾曼之,還有其他幾家子弟,沈哲子雖然將人帶來了,但給他們的要求也都是不求有功,但求無過,不要干擾到正常軍務就好。

三千余人浩浩盪盪開拔,沈哲子雖然軍事不精,但也很快現了東揚軍的缺陷所在。

作為吳中人家期盼已久的子弟兵,東揚軍裝備之豪奢,在時下無論南北都是名列前茅,可以說是畢集吳中物華。

基本的裝備是一套全身札甲,一套半身皮甲,環刀,長槍,投矛,步弓,還有各種雜用軍械。最基本的士卒,這一整套軍械重量都有幾百斤。至於兵尉以上的軍官,軍備則更加精良。也難怪兵員的選擇要優中擇優,這么重的一份裝備穿戴身上,體格稍不硬朗,站立都成問題,更不要說戰斗力了。

如此豪奢的配備,哪怕是在吳中都難大規模的裝備,如今東揚軍三萬余人也已經達到一個承受力極限。這還是因為商盟成立以來,吳中大得其利,若憑早先的物力,也根本難以承擔如此豪奢的投入。

裝備精良到燒包,由此帶來的不便就是機動性的大幅度削減。長途行軍自然不可能全副武裝,單單軍械的運輸便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沈哲子這三千人開動,所配備的民夫便有將近五千人,牛車馬車更是難以計數,如此才沒有耽誤了行軍。若憑這樣的軍隊轉戰天下,哪怕戰斗力足夠,補給和運輸力也達不到。

不過這倒也不怪鄉人太熱情,實在是東揚軍立軍之初的主要意圖便是守衛吳中鄉土。吳中水網密布,這些年來就是每年都不間斷的疏浚修葺,水運的便捷可以極大程度提高機動性,並不影響戰斗力。

兩日後,沈哲子率領軍隊到達大業關。他的任務就是固守大業關,保證京口正面不受敵軍侵擾,先保雄關不失,而後再等待軍令圖進。

且不說大業關本身的防御完備和地利優勢,原本的守軍加上沈哲子的援軍已有六千之數,後方補給道路暢通無阻,時下可以說是戰局中最穩固的位置。正因如此,京口各家希望子弟混些功勛的也都將人塞進沈哲子軍內。不過沈哲子的打算是總要抽空搞死一兩個,讓這些人意識到戰爭的嚴肅性。

郭誦等守將出關迎接,待看到東揚軍裝備之精良,眼球不禁都瞪大激凸出來,直呼浪費。對於他們這些在北地苦苦掙扎維持局面的人而言,這樣精良的軍備簡直就是做夢都想象不到的豪奢。誰手里有這么一批軍資,若是不能拉出幾萬人的隊伍,都算是此人領導力差到了極點。可是如今這些軍備卻僅僅只武裝了一軍之人,在他們看來自然是暴殄天物。

吳人久困,乍得松緩,這種情感的宣泄,也真是不足為外人道。即便日後吳中再有立軍,也絕無可能達到東揚軍這樣的標准。

這一個多月來,大業關除了抵御**部的攻勢外,後方也還在一直保持著修建。到現在,規模已經不遜於一般的城池,城牆高聳,內里空間極大,而在周邊也已經建起一些輔助性的堡壘。東揚軍入駐之後,加上隨行的民夫,空間並不局促。

構建這么一座雄關,沈哲子潛意識也是在增加京口在時局中的重要性。在自家影響力尚不足往西面幾個強大軍州滲透的時下,增加京口方面的戰略重要性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入關略作休息之後,沈哲子便與眾將登上關牆去眺望敵陣。郭誦等人不愧良將,在占據有利地形的同時並沒有一味的龜縮防守。沈哲子離開之間,**已經在驅使民夫准備構建關隘要與大業關長久對峙。

可是直到沈哲子回來,對面的關隘仍未築成,這是因為郭誦他們始終保持著對敵軍的侵擾打擊。這是北地塢壁慣常的打,以塢壁作為據點頻繁向外突出,或是小股奔襲,或是夜中沖營。既為疲師之用,又能打擊敵軍的輜重補給,令其不能長時間的圍困。

如今在兩座關隘數里長的距離內,到處橫陳著土石碎木,斷肢殘骸。而對面的營壘始終高不盈丈,並不能夠提供足夠的防護。更遠處才是**部的營帳,位於一座視野開闊的高坡上。

有了新生力量的補充,又是裝備如此精良的強軍,郭誦等人包括後來的這些領兵者,便漸漸不能滿足於固守,希望能夠更進取一些,最好是能夠擊退**,以保證對關外郡縣的輻射力。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