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6 文籍如山(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1698 字 2021-06-16

有了這個經歷,沈哲子懷疑歷史上桓玄篡位改簡為紙,應該也是受不了排山倒海涌來的的那些竹簡木牘,索性從權從變。畢竟江東本身原材料不乏,造紙業也是興旺展,實在沒有必要再使用簡牘。

但就算已經改成紙質的典籍,單單吏部送來的便裝了幾輛大車,數十口大箱子。看到如此大的陣仗,沈哲子心里已是叫苦。他那三個屬下倒是沒有什么特別的表示,張鑒本身就是管理圖籍的清職出身,御屬許誦則是做慣了文案長短的縣尉,另一個周牟一口氣憋了數年之久終於得以任事,做什么都是充滿了干勁。

這三人配合,倒是極大的為沈哲子分勞,稱得上是合格的下屬。但面對堆積如小山的文籍,憑這幾人之力,也實在難以短期內完成。

要繼續招人!

沈哲子也曾經有指揮數千人的經歷,並不滿足於東曹如今小貓兩三只的局面,於是一個請示到太保府。過不多久便得到了批復,太保府又給他開出了十名文吏的名額,但卻只給了兩個正式編制的俸祿。

果然無論在什么年代,沒錢就沒尊嚴,沈哲子如果只是一介窮公府屬員,就算不願意,也只能受制於太保府摳搜作風,自己擼起袖子來干。可是對他而言,能夠用錢解決的那都不叫事,拿著太保府給的批條,直接擴招了三十個人。

他家雖然不是什么文化高門,但也畢竟有積累,大文豪、大墨家找不到幾個,但如果只是抄抄寫寫、整理文籍,百十個人還是能找出來的。所以,一時間東曹內就連掃地的都是識文斷字,必要時丟下掃帚,拿起筆來就能揮毫如飛。

隨著大量人員的加入,原本預計要一兩個月才能完成的工作量,區區幾天時間便做完了。乃至於署內分配的紙張筆墨都不足用,還是沈哲子私掏腰包補足了。

東曹的資料庫很快建立起來,原本各官署的原件自然要物歸原主。吏部作為最大宗的支援對象,沈哲子也要親自登門去拜謝。要知道他這個官職的職事能力高低,就是建立在資料是否充分的基礎上。如果連候選者家世如何都不知道,他又能舉薦鬼的人選!

旁人如果要為難他,根本不需要大張旗鼓,只需要將所掌握的名籍扣留一段時間,沈哲子也只能坐在官署里干瞪眼。

這一次是大尚書鍾雅親自接待沈哲子,待聽到屬下來報數千卷名籍卷宗已經統統交割完畢,他也不免大吃一驚,對沈哲子贊嘆有加:「維周果然不負才名,吏部這些籍卷,那都是亂後花了年余時間,加上各官署主動申報,才又能恢復些許舊貌。如此漫長之功,居然短在旬日之內便完成,實在讓人嘆服。」

沈哲子聽到這話後只是干笑,啥才名啊,拿錢造就是了。這段時間里東曹內光燈火燭蠟的消耗,如果核算出來,便是一個讓人瞠目結舌的數額。不過這也沒辦法,沒有這個龐大的資料庫做後盾,他在職上說什么話都沒有公信力啊。

感慨過後,鍾雅又不免嘆息道:「其實對於維周入台,我是不怎么贊成的。時下能為庶務的循吏不少,但能夠深悉軍略、敢戰能勝的士家子弟實在太少。維周入台,其實是顯才微用,若能放任於外,久任歷練,未必不能成就江表一代帥才。」

聽到鍾雅這么看得起自己,沈哲子不免苦笑,若是有可能,他也不想留在建康啊。可問題是,他家用利益打造起來的這個聯盟還是太松散,一旦上升到政治層面便缺乏凝聚力。

他總不能打仗打到一半再返回頭來搞統一陣線,所以要在北上之前,讓這個聯盟變得更緊密一些,盡量少出狀況。

沈哲子這里工作效率這么高,太保府那里也表示了驚奇,某次晨會王導又點名表揚了沈哲子。東曹本就是他的附屬,能夠這么快就上了軌道,對他的掌控力也是一個加強。

然後沒過幾天,沈哲子便接到了第一個正式的任務,整理幾個人的履歷閥閱,用作選任會稽內史的參考。

接到這個任務後,沈哲子也是愣了一愣,王導這是要讓他們父子相殘啊。繼而再看到王導所提供的名單,頓時心里盪漾著吃了屎一樣的感覺,因為殷融的名字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