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70 天怒人怨(2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3363 字 2021-06-16

等了約莫有半個時辰,門外響起雜亂的腳步聲,旋即便有三男兩女被押入署內。這幾人身上還濕漉漉的甚至掛著水草,臉色也都蒼白惶恐,似乎以那一老一少兩個女子為主,其他三人雖然也惶恐,但卻跟在兩女子身邊,頗有搏命相護的忠義姿態。

「你們是?」

看到這幾人貌似是泅渡潛出野澤,淳於安心內又是一突。

「賤、愚……愚婦見、見……」

那稍顯年老的婦人上前一步,大禮拜下,唇角嚅嚅似是不知該要怎么稱呼,滿臉的拘束惶恐。

「阿嫗不必多禮,何人派你們至此?意圖何為?不妨直接道來。」

淳於安見狀,臉上擠出一絲和煦笑容,示意屬下上前攙起婦人。

「我、我家阿爺名喚作王雪,是澤里的兵尉,他說過君侯饒過他的性命,是一位同鄉大、大仁……阿爺讓我阿母和我來告知君侯,澤里後夜、不對,我們行了兩夜,今夜便要出兵攻打此處,阿爺求君侯護住阿母和我……」

那年紀稍小的娘子倒是沒有多少懼色,只是惶恐得很:「君、君侯你今夜是不是要殺我家阿爺?他是不願意、他真的……」

果然如此!

淳於安聽到小娘子這么說,心緒陡然一沉,他不是什么驍勇戰將,麾下也無萬眾景從,能從亂世掙扎至今,就靠恩義結識於人,每每危難來臨時,不乏人冒險來告,因此常能夠躲避災禍。

不過這小娘子所言王雪其人,淳於安真是不知。他也不是有目的的恩義籠絡別人,所以每每施惠於人也不怎么深記,許多人受過他的恩惠就此杳無音訊,但也有人以恩義相報,他都已經不記得了。不過他來到下相時間也不久,既然是澤里的人,又是同鄉……

略加思忖之後,淳於安才想起來,他剛剛來到此處的時候,心內憂患意識極重,唯恐被澤中亂軍偷襲,所以在野澤周邊集結人力以警戒。當時捕獲到幾十名澤里的漁夫,其中有一個滿臉麻痕的老卒,審問時言是琅琊費縣人,恰好是他同鄉。

淳於安本就不是嗜殺之人,況且那些漁夫明顯就是凄苦鄉民,也不忍加害。當時他是打算將這些人安置在下相縣中,不要再去從賊遭害。但是他那一個同鄉卻是嚎哭乞饒,言是澤中還有他的妻小,他若留下來,妻小只怕不能保住性命。

於是淳於安便將其人放走,看來眼前這對母女便是他那位同鄉的家眷了。想到其人當時無論如何都要返回澤中,可知親情濃厚,如今卻將視若性命的家人送出來向自己報信托庇,應是其人已經心存死志,不願家人再身陷死局。

「小娘子不必多禮,君侯之名實在不敢當,我與你父雖無深誼,但既然身為同鄉,又有結義之厚,我一定盡力保你們安穩。只是你父還有什么交代,可否詳細道來?」

淳於安和顏悅色說道,然而心情卻算不上輕松。野澤中亂軍會出兵來犯,這一點他從不存僥幸之想,所以近來也是竭盡所能的修武。對方集結而來,大約是已經摸清楚他的底細,而他境中卻少有人深入野澤,敵人這么快就有所洞悉,可見極有可能是在別處得到消息。

這幾人磕磕絆絆,講起來也都混亂得很,淳於安也是耐心傾聽,好不容易才梳理出一條線索。

他那個老鄉王雪居然能夠憑著漁獵技藝在亂軍中混出頭來,可以想見那一時期亂軍已是岌岌可危,極有可能會有覆亡之危。要知道剿滅亂軍從來都不必仰於軍事一途,幾萬人聚集在野澤中,只要封鎖得當,餓都能將他們餓垮,甚至連一個漁夫都願意許以軍職之厚,只為了能夠多一口吃的。

不過在這些人講述中,亂軍近來態勢卻有好轉,頻頻在外擄掠每每都有所得。而且從其言中可知,就像撿一樣輕松,所得俱都是澤中緊缺之物,仿佛如有神助。

聽到這里,饒是淳於安生性淡泊,一時間也是忍不住掩面長嘆。亂軍不是如有神助,是有國賊相助啊!

不同於王雪那種混沌的視角,淳於安在徐州如今地位已經不低,因此能夠得知更多內情。去年下半年開始,亂軍頻頻侵擾於外,鎮中同僚也都聚集起來商討一番,當時還是樂觀居多,認為這其實是一個好現象,說明亂軍在野澤中已經呆不住了,所以要冒著風險上岸擄掠。

當時郗公也是欣喜不已,甚至親自抵達彭城,針對亂軍做出幾次圍剿布置,但亂軍實在太狡猾,每每撲空。後來皇帝大婚,郗公要歸都入賀,軍事只能分付眾將,此事暫且擱置下來。但各軍也都分別入剿,斬獲豐厚。而後亂軍陷入竭斯底里,頻頻攻堅頻頻得手,雙方已經漸漸打出真火。

淳於安也是因為亂軍陡然變得活躍起來而有所警惕,擔心他們會冒險攻打自己這一個大縣目標,但其實心里還是保有樂觀之想。因為從軍功傳報來看,亂軍實在落在下風,只是垂死掙扎而已。

現在聽到王雪家眷們的講述,哪里是亂軍被打得傷亡慘重而狗急跳牆,分明是已經跟周邊某個或某幾個勢力大的軍頭有了實質性的合作。亂軍讓出野澤中的生民性命,給那些軍頭們粉飾軍功。而軍頭們則負責在6地上給他們尋找目標,補充給養!

不幸的是,這一次淳於安所在的下相縣成了一個目標!

想到這里,淳於安心內已是一片悲涼,同時也不乏愧疚。那個同鄉王雪也是一個苦命人,能夠在野澤中混出頭來可謂蒼天庇佑,其人本不必冒險通知自己,但卻難舍恩義,大概也想趁機將妻女送到安穩所在,不要再參與到這種天怒人怨的作孽中。

可是這一次,很明顯是徐鎮其他一些軍頭對自己的不滿已經落實到行動中。自己就算能夠先一步得知險情,背後之人未必會容許自己生離此境!在這混亂世道中,敵人並不惹人生厭,惹人生厭的乃是同伴中的異類!

「將兩位娘子並門人送下去休息。」

生死,淳於安並不在意,就算以前在意,但見慣了生死之後,也知不能強求。他只是可惜下相這一片地方,生民又要遭殃。也惋惜他那一位同鄉王雪的用心,自己今次只怕很難完成托付了。

在堂上枯坐片刻後,突然門下又有來報,有一隊規模不小的商隊路過求入縣中歇息一晚。

「告訴他們,若有交易盡快完成,離縣!」

淳於安聽到這話後,心內先是一動,眼下行商自然有護衛隨行,眼下縣中正缺武力。但轉念一想,眼下此處已經腹背受制,將成死地,無謂再拉上百十人陪葬,再說也不能保證那些人的來歷,未免引狼入室,於是便擺擺手,有些意興闌珊的說道。

屬下告辭離開,又過大半刻鍾後,卻又臉色難看的行入進來。

「又有何事?」

淳於安這會兒正盤算著如何盡可能多的保全縣中人命,將所有人保全下來他是做不到,但一些跟隨他良久的部曲家人們還有王雪托付給他的家眷,不是沒有辦法暗送出去,只是危險仍然不小。被人打斷思路後,他的心情難免煩躁,抬頭看去,只見行入房中的除了幾名屬下之外,還有十多名步履矯健的壯士。

「淮南都督府下幢主劉迪,見過明府。因知歸境將遭敵擄,沈都督特遣末將率淮南軍士六百,馳援入境。此為都督府符令並郗公所授入境手令,請明府驗證。」

那十幾名滿身悍勇的壯士當中一人行出,從懷內掏出幾份符令信物擺在淳於安案前。

請記住本書域名:。手機版網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