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漢篇5(1 / 2)

漢祚高門 衣冠正倫 2637 字 6个月前

蜀道天險,再險險不過人心。在德不在險,先秦名將吳起早作振聾發聵之言,但卻往往不為世道所重。

舊年李特率領流民入蜀,途徑劍閣時指點江山,頗有意氣風發、雄心激昂之態,大概應該不會想到,這句話在未來不久之後,同樣也會應在他的子孫身上。

這么說也有幾分不准確,其實李特的直系子孫早在蜀道天險被攻破之前,便已經悉數死在了成國內訌之中。如今的漢主一系,早已經轉成了李特之弟李驤一脈。

但無論血脈傳承如何,最終結果都是類似。當大梁三路大軍各邁險途而會師於成都平原之際,傳承四十年的成漢國一如它的先輩,正式覆亡。

大概是蜀道天險給蜀人帶來的心理優勢實在太高,一旦蜀人發現這一優勢不再,頑抗的斗志很快便告瓦解。

大梁王師出現在成都平原之後,再也沒有遭遇什么像樣的抵抗,蜀軍先後卸甲歸降,漢主逃無可逃,只能在群臣陪同之下,素縞自縛、奉表載棺,於成都城南梁軍大營前向汝南王沈雲請降。

汝南王在諸將並眾虎賁陪同之下,於轅門外接過漢主李勢膝行奉上的請降國書,但卻並沒有如成漢群臣所設想那般,給予漢主李勢什么禮遇安撫。

沈雲抽出佩劍,劍刃搭在戰戰兢兢的李勢頭頂,虎目環視一周後最終落在面前跪拜的李勢身上,朗聲說道:「爾曹夷丑,禮章不習,趁亂挑釁,竊我巴蜀,無懷中國存身之惠,反恃奸勇偷符僭命,亂邦害國,奴役黎民!大梁天子君恩浩盪,未嘗無有仁念縱容,允爾改圖歸義,長惡不悛,自救猶可?王師臨此,城下陳兵,爾曹賊主亂臣,不拜於仁而伏於威,曝此丑態,可稱遂願?」

聽到這惡意滿滿且充滿譏誚的話,成漢君臣俱都面若死灰,心中縱有激怒,但見周遭大梁王師連營幾十里,甲兵之盛摧人心魄,一時間也都不敢發聲反駁。誠如沈雲所言,他們君臣固執,一直等到王師大軍將成都團團圍住,才死心出降,本來就應該預料到會自取其辱。

一場受降之後,成漢君臣俱為王師監押,之後汝南王便率大軍正式進入了成都城,傳檄巴蜀各方正式宣告成漢的滅亡。

此時縱然還有什么成漢孤直忠孽負隅頑抗,在得知國主李勢已經在成都請降之後,也都紛紛放棄了抵抗,前往大梁汝南王所劃定的受降區域繳械投降。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這首五代後蜀國主孟昶寵妃花蕊夫人所著《述國亡詩》於後世流傳頗廣,但十四萬人齊解甲是真,更無一個是男兒則未必,這首詩其實挺王八蛋的。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你兩口子深宮奢靡、沒羞沒臊,鬧得天下皆知,亡國之際推不知?你不知誰又知?那些遠在戎途、不知成都宮門幾開的征士難道就知?

亡國之際,孟昶曾經感慨溫衣美食養士四十年,一旦臨敵,不能為我東向放一箭。但其實他最大悲哀還不在於此,專寵賤婢十數載,帷內清白不能得,這才是他最值得恥笑的地方。

花蕊夫人因此述亡一詩,於後世多受文人舔狗稱頌,言其巾幗豪邁,見笑男兒。但其實說穿了,不過一個貪生怕死、不能全節的丑劣婦人罷了。

孟昶即便負於天下,不曾負此一人,即便不能手提三尺長劍上陣殺敵,難道不能半丈白綾自懸梁端?

貪生怕死,人之常情,這個婦人大凡有一二貞烈,回顧享恩之厚,也該稍念孟昶死後妻妾名節不污。本身已經不能全節於此,哪里來的臉去恥笑那十四萬人無一男兒?論及享恩深厚,只怕十四萬人不敵此一身!

對於大梁朝廷而言,平蜀是篤定之事,事後如何盡量保全蜀地元氣,並盡快讓蜀地歸治,才是真正的重中之重,基本原則就是一罪兩懲、殺惡保民。

汝南王進入成都之後,隨著巴蜀各地次第歸降,連發數檄告示境中,一再重申漢主李勢的巴氐身份。

這一點其實很有必要,民眾們接受消息的途徑其實非常有限且滯後,甚至在王師整編巴蜀降人的時候,有許多兵卒甚至反問漢主何以姓李而不姓劉?他們居然以為自己還在為蜀漢而戰!

這在資訊發達的後世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時下卻不是什么新鮮事。漢主大概也樂得民眾們保持這種誤解,哪怕是在成都平原左近,仍然不乏民眾根本不知李氏國主竟然是巴氐身份。

王師一再申明李氏巴氐身份,自然不是心存善念,隨著巴蜀之間成漢甲士基本受降完畢,接下來汝南王便公布了一樁令人震驚的軍令:於成都城外,就地斬殺漢主李勢!

此令一出,成都城內不免嘩然。雖然成漢君臣也知他們直到兵臨城下才肯出降,肯定不會得於什么優待,但也沒有想到大梁王師竟然如此決絕,直接在成都便要殺掉他們的國主!

但在王師一方面看來,這卻是再正常不過,區區一個漢主李勢,較之羯主石虎如何?就連石虎被擒之後,都是在信都城直接處以臠割極刑!

王師大義,旨在再造諸夏,漢主李勢以胡虜之身、竊符僭命,稱制於諸夏之地,其罪應誅,罪不可赦!這是大梁所以興創,王師所以舉義之根本所在,絕對不容更改!

盡管王師此前已經做出許多鋪墊,但當真正斬殺漢主李勢之際,巴蜀之間還是不乏動盪。

但這對王師而言實在算不上什么,此時三路王師、五萬精銳之眾畢集成都平原,後續漢中與荊州仍在源源不斷增軍,一旦各部悉數到位,巴蜀所集王師軍眾將有十萬大軍。

而這十萬大軍在蜀地局勢還未徹底平復之前,是不會撤離蜀中的,巴蜀這些當地豪強,那真是不怕死就使勁跳!

漢主李勢被收斬之後,野中雖然略有喧擾,但也僅僅只是止於言辭,縱然有人心懷不忿,也都不敢直付刀兵。

其實跟河北方面窮追不舍、要將石趙宗室余孽趕盡殺絕相比,王師對於成漢李氏還是不乏寬容的。這也是因為李氏雖然稱制蜀中,但作孽較之石趙還是稍輕,所以在殺掉漢主李勢之後,對於成漢其余宗室人物也並沒有趕盡殺絕,而是押赴天中獻捷、以罪戶安置。

當然,此時的李氏宗屬其實也沒有剩下多少人了。漢主李勢首惡被斬,皇太弟李廣則早在毛寶沖破巴山阻撓後圍打閬中,便死在了閬中城下。李勢並無子嗣,兼之兄弟單薄,至於原本李特一脈,早在內斗中被誅殺殆盡。

一罪兩懲,漢主李勢首惡伏誅,至於其他成漢重臣元老們同樣需要押赴天中論罪。李勢之死雖然在情感上讓他們有些無法接受,但理智上其實也是給他們一些安慰。

大梁姿態咄咄逼人,連漢主都說殺就殺,要殺他們則更加沒有什么心理負擔。此際留他們一命而送往天中,雖然前途仍是未卜,但應該能夠保全性命,否則也無須如此大費周章的再將他們送往天中。

也正因此,李勢之死雖然給巴蜀局面帶來了一定程度的震盪,但這些成漢遺老們也並沒有完全失去希望、鋌而走險的再作搏命,而是乖乖聽從王師安排,踏上前往天中的路途。

這當中,還有一個比較特殊的人物,那就是成漢國丞相范賁。范賁是蜀中大天師范長生的兒子,基本上也繼承了其父的勢位與名望,在蜀中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