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太乙觀妙(第三更)(2 / 2)

秦時小說家 偶米粉 1690 字 2021-11-03

日子定在且月初六,那時正是夏收與夏種之日,按照小師叔先前曾言,涇水河渠的工程很有可能在夏種之前完工。

「太乙山觀妙台距離涇水河渠不算遠,以我現在的修為,前往那里,並不耽擱時間,故而,無論河渠是否可以完工,並不影響。」

「待會我回一道文書,你再次返回咸陽一趟!」

悠然起身,身軀微轉,隔空遙望太乙山觀妙台所在的方向,近五年之前,自己在那里妙悟化神,如今五年的時間即將過去,自己已然邁入悟虛而返的層次。

其後便是合道歸元,不知道能否在下一次天宗、人宗論道之期突破!

「是,小師叔!」

虛守點點頭,小師叔的修為自己從一開始就看之不透,不過,有一點卻是可以肯定的,數年之前未入咸陽之時,小師叔就是化神修為。

以小師叔的天資,如今只會更強!

******

「行水大典之前,寡人定要前往涇水一觀!」

時間過的甚是飛快,轉瞬便是到次年三月,按照老秦人慣例,立春時節,啟耕大典,督導天下農事,去歲冬日雖無雨水,卻有大雪降落。

咸陽宮,興樂宮。

秦王政端坐在上首,一邊批閱著手中政令,一邊對著下首的昌平君、王綰等人言語,啟耕大典已過,接下來便是等待夏收,等待涇水河渠修成。

根據近月來李斯等人不斷從河渠上傳來的消息,涇水河渠有可能在七月份修成,只是,算算時間,七月份已經過了夏種時日。

去歲,自己下達王書,將秦國國力壓在涇水河渠之上,河渠一日沒有修成,自己的一顆心便是不能夠放下,盡管李斯所言一切順利,但秦王政卻不敢大意。

畢竟從來沒有上過涇水,這道被鄭國、李斯以及關中秦人為之期待的河渠,到底是一個什么模樣,能否與當年李冰修建的都江堰媲美,都是未可知。

不親至踏勘,心中總覺不踏實。

「根據鄭國和李斯所言,行水大殿有可能在七月,距離那個時日還有數月,大王無需急於一時,待且月之時前往亦不遲。」

下首同樣在處理政令的昌平君熊啟聞之,略微思忖,便是放下手中筆墨,跪坐在位置上,拱手向上一禮,前往涇水河渠不算大事,現在提出來,有些早了。

「寡人也知有些早了。」

「但倘若七月開始行水大典,那么夏種將會大大推遲,極大可能影響明歲的收成,故而,寡人欲要提前前往涇水河渠,以秦王之身,激發民力士氣。」

「如果能夠在且月完工,最好不過,涇水河渠完工,緊隨夏種而始,何其快哉!」

最開始之時,征發民力五十多萬於涇水河渠之上,李斯言語當可在今歲年底完工,而今河渠之上,有一百八十萬民力,三倍民力於前,難道不能夠將完工日期提前半載?

秦王政覺得這不是不可能,故而,才有此策!

「以秦王之身,激發民力士氣,此法可用!」

「然,我王,眼前似乎還有一件重要之事等待裁決,此為大田令所上王書,去歲之時,啟便有擔憂,而今,還是避不過。」

「請觀之!」

迎著秦王政看過來的目光,昌平君熊啟微微頷首,以秦王之身,親上河渠,激發士氣,自然有莫大用處,尤其是商君變法以後,國君權威至高無上,對於國人的影響更是巨大。

對於秦王政之策表示支持,可以行之,不過,隨即話鋒一轉,拿起手上的一卷文書,乃是紙質文書,雖然造紙印刷之術未曾大規模使用,但咸陽城各大官署卻逐漸代替之。

看著大田令所上文書,昌平君熊啟眉頭緊皺,難以為之回應抉擇,輕語之,將文書持在手中。數息之後,少府令趙高將其遞至上首。

「今夏賦稅之事?這……,大田令可是給寡人又出了一個難題啊!」

於昌平君熊啟難以抉擇之事,秦王政先是奇異之,又聞是大田令之文書,頓時心中已經有了猜測,觀趙高遞過來的文書,放眼掃視過去,果如自己所猜想那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