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五百三二章 好評與差評(2 / 2)

雖然說起來成品油銷售的價格是90號無鉛汽油一噸是3365元人民幣,而0號柴油則是2970元人民幣,但是食用油一頓則是要5200元左右了。可是明顯這半年來汽油價格就猛漲了30%了。回頭一兩年再漲個50%難道很難么?而且這華夏汽車的發動機誰說一定要吃所謂的色拉油,也就是最高等級的食用油了?用那種第一次炸出來只經過了基礎過濾的油不就行了?特別是油菜的菜籽油,那玩意兒有股怪味兒一般老百姓都吃不慣,要是用這種油沒太「精煉」過的初榨產品出來過濾一下就賣給出來給車用呢?這價格到個三千元四千元一頓也很正常嘛!那樣的話就跟汽油價格差不多了啊!

這邊王丹他們的《燕京時報》那對賈鴻漸他們的切風車是一路好評,不過呢像是《南周》那又出來挑毛病了!不過《南周》這次倒是聰明了,他們並沒有從賈鴻漸他們產品的質量之類的入手來挑刺,免得被華夏高科挑毛病。他們選擇的則是從另外一個方面——油!

沒錯!按照《南周》的文章顯示,我國從改革開放以來,柴油就一直鬧油荒!因為這柴油跟汽油一樣,是要從原油里面提煉的。但是每種油品出產的比例那是基本上固定的!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柴油生產出來的就是比汽油小!這是沒有辦法解決的!而同時呢,雖然我國自己本身就產油,可是因為柴油機的扭矩大的特點,比如很多柴油機500轉的時候就能達到最大扭矩,所以這柴油機主要都是各種農業以及工業車子采用,比如說拖拉機,比如說大卡車,比如說公交車。然後呢,隨著工農業的發展,這些柴油車大大的增加,同樣就大量的增加了對柴油的需求量,所以從90年代開始,幾乎年年柴油都緊張!

像是95年至99年。滿打滿算5年里面,平均每年的柴油需求量都上升9.6%,按照預計05-06年我國柴油需求量就會達到一億噸的關卡!可以說基本上我國的柴油需求量和gdp的實際增長是保持一致的——也就是跟排除了通貨膨脹之後的增長是差不多比例的!

而實際上用於各種車輛的柴油那還是只有20%左右!其實我國出產的80%的柴油,都填到了別的地方去了——發電、農機、火車、輪船和機械等。這就是說,大部分柴油用於非機動車行業。其中哪怕是農機,也就是農用機械,這增長率也是挺高的。平均每年增長7%-8%!預計到2003年我國的農機具將達到2000輛,屆時消耗的柴油可能達到每年2000萬噸左右!

同時,因為我國的經濟規模高速發展,連年帶來的各種電荒那真是愈演愈烈,雖然我國的發電裝機容量連年擴大,但是還是趕不上經濟發展的速度。而我國現在發電最多的用的就是煤炭的火電站。而煤炭供應相對來說可能將會遇到瓶頸——也就是煤炭供應不了全國使用,接下來那就是要煤炭價格狂漲了!而在這種情況下,南周估計接下來各種火電站可能就會改用柴油機組來發電,所以到時候連發電站都會搶柴油!

在這種情況下,華夏汽車開發出來的柴油車真的就各種高科技,就各種安枕無憂了么?難道不會說在高速路上開著開著快沒油了,然後去休息站加油。旁邊加汽油的會快速的加完就走,而這邊的切風車主卻不得不跟各種拖掛車一起排隊?而且很可能到了切風車主的時候,加油站來一句「沒柴油了」,或者只能限量供應——只給你加到夠開到下一個加油站的!這種情況下,省錢是省錢了,但是多糟心啊?

特別是《南周》還拿出來了一個數據——自從98年開始,我國石油開發的原油產量的增速已經跟不上國內的經濟發展腳步了,所以從99年開始。我國正式成為了石油進口國!要知道在70年代末剛剛改革開放的時候,我國還是石油出口國!我們還能出口石油給日本換外匯呢!到了現在居然已經需要進口國際石油來填補空缺了!

而在另外一方面,中國的石油價格卻是跟國際不同步的——在以前因為是自給自足,所以完全可以不用理會國外的石油價格,完全可以按照自己國內的生產力發展水平來定價,這也就是為什么以前石油價格那么便宜的原因。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現在因為自己產的油不夠用了。就要到國際上買。可是在國際上買的油比如一萬塊錢一頓,在國內按照兩塊錢一升賣?這不是把中石油中石化虧死了么,這不是讓國家補貼老百姓用油么?於是國家就要跟國際市場的價格統一,於是才有了今年預定7次漲價。而從年初到現在已經漲了30%的事兒!國家預計一路漲到年底,讓成品油價格跟國際接軌!而跟國際接軌是跟那里接軌?至少現在是瞄准的新加坡那邊的交易價格!

但是呢,說是國家規定了交易價格,但是畢竟完全釘死了那就是計劃經濟了,所以國家給的是一個「標准價格」,也就是類似參考價的價格,具體市場上零售批發是多少價格還是企業自己可以根據市場形勢稍微浮動一些的。但是因為是連續漲價的,所以消費者肯定會有點抵觸,要進行競爭就很可能是價格戰,到最後可能國內零售價格就低於所謂的國際市場價格,那樣對於巨頭來說,不如就在國內稍微掛一點低價吸引眼球,而干脆把成品油出口給國外賺相對高點的價格!這樣一來國內的油品就更加不足了!

甚至,南周的記者們還深入的調查訪問了一下,某個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專家表示,要調配柴油汽油生產出來的配比不是不行,但是要改工藝,要投入巨大不說,這改出來以後呢,還會多十幾種副產品,可是這十幾種副產品可都是滯銷品。所以對於煉油企業來說,改變現有的柴油汽油出產比重顯然是吃力不討好的事兒。所以,華夏汽車這么努力的弄柴油車,是不是有點教條主義,機械的學習國外的經驗,卻沒有跟中國本土的實際情況掛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