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六百七六章 電影院怎么賺錢?(2 / 2)

但這些協定並不是鐵板一塊,有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空間,就票房分配比例而言,如果電影上映時的票房遠好過預期或者非常慘淡,放映商可以要求發行商提供一定的「獎勵」或「補貼」,發行商通常也會同意,因為畢竟他們與放映商之間是長期合作的關系,並不是「一錘子買賣」。但這種靈活性也容易造成一些糾紛,比如2004年好萊塢影星梅爾吉普森自組icon公司發行了大片《基督受難記》,放映商regal娛樂院線起初同意按照好萊塢大片的標准分割大致約55%的票房給發行方,但最後卻只按照藝術片的標准支付了34%的票房,於是憤憤不平的梅爾吉普森發起了訴訟。雖然最後雙方以庭外和解告終,但從中也可以洞察美國電影的放映商和發行商之間復雜的利益斗爭。

在電影上映時,放映商需要向發行商及時提供票房的數據,但向發行商支付票房收入則比較慢了,通常要在電影下檔之後的1-3個月,不過總的來說,放映商還是會老實地把錢交給發行商。瞞報票房的情況是比較少見的。因為如今美國大多數電影院都隸屬於規模龐大的院線,這些院線都是上市公司,受監管方和投資者嚴密的監督,信息技術的發展也使得瞞報收入變得更加困難,絕大部分電影院都已采用聯網電腦售票系統。發行商不但會委派第三方公司監控這些系統,在某些時候還會委托一些公司對售票情況進行抽樣調查。如tns媒介情報集團的影院娛樂服務部就提供這樣的服務。它們會按發行商的要求派人秘密到影院清點某場放映的觀眾人次,之後發行商則可以將這個數據與放映商提供的售票數進行對比,看是否存在瞞報票房的情況。

在票房收入之外,院線的第二大收入來源是食品和飲料收入,而且由於這部分收入不必與發行商分割,且爆米花和汽水等的利潤率甚高,可高達80-85%。因此食品和飲料收入實際成為了院線利潤最主要的來源。如表25.2所示,據統計,2009美國院線的食品和飲料銷售收入為38億美元。而為了進一步挖掘這方面的贏利潛力。近些年來,美國各大院線采取了很多新的措施,如多開設櫃台減少觀眾的排隊等待,開設餐飲自助服務,觀眾自助選好食品飲料後再統一結帳。更有院線開始在影院開設正式的餐廳,而不再僅僅設一個小賣部賣一些簡單的食品。

如美國最大的院線regal娛樂,從2007年開始便開設附有餐廳的高檔影院,目前已開設5家。統一命名為cinebarre line,計劃發展為一個高端的子品牌。而amc院線也計劃將旗下約375家影院中的10%改造成此類影院。據美國影院主協會2011年初公布的數據。在旗下5750家影院中,已有400家影院設有餐廳,提供更精致也更貴的食物。影院的算盤是,對觀眾來說,可以在影院就餐,是比較節約時間的。如果價格合適,應該會受到歡迎。因此食物的價格並不會貴的離譜,如amc影院餐廳與院外的快餐廳食物價格相當,盡量不使觀眾因為價格而打退堂鼓。餐廳會布置的很有情調,牆上裝飾藝術品。爆米花通常是免費贈送的,還往往配有吧台。

廣告也是院線日益重要的一個收入來源。根據美國影院廣告委員會的報告,2012年,其旗下會員影院取得的廣告收入約為6.36億美元。影院廣告包括銀幕廣告和銀幕外廣告兩種形式。銀幕廣告是指電影放映前播放的商業廣告,2011年銀幕廣告取得的收入約占影院廣告總收入的90%。目前全美電影院的銀幕廣告業務主要由兩家公司壟斷:national-cinemedia和screenvision。national-cinemedia由美國前三大院線及其他伙伴共同擁有和運營,到2012年底時,覆蓋了全美19700張銀幕。而screenvision截至2013年3月覆蓋了14200張銀幕。相形之下,銀幕之外的廣告形式更為豐富,從爆米花、飲料的紙杯,到影院大廳里的陳列品,從批准促銷員進入電影院向觀眾推銷,到配合其他品牌舉辦商業宣傳活動,都能成為電影院廣告收入的來源。但總的來說,銀幕外廣告收入較為有限,僅占影院廣告收入的9%。

除了上述三種主要的收入來源外,為了應對放映業不景氣的態勢,各院線也在努力發掘新的收入增長點,例如充分利用影院的閑置時間段將場地出租。例如上面提到的national-cinemedia公司便與各地的教會合作,出租影院的影廳用做星期天早禮拜,到2009年時已與180家教堂簽約。不過總的來說,此類收入來源的規模相較於前幾類收入仍是微不足道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