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第513章 九江淪陷(2 / 2)

鐵血抗日 殘簡 1615 字 2022-09-05

可蔣委員長顯然是要他取前策,不惜全員玉碎。決心難下。這時撤走,軍委會會怎么說?尤其他手下號稱「鐵軍」的第4軍還沒使用,而這個軍又與他有長久的歷史關系,是他的起家老本。不撒吧,部隊打光了,九江還是個丟。思前想後,張發奎咬著牙,一拳砸向桌子:「丟******,撤,天大的事老子頂著。」

25日夜,第2兵團全線後撤,向牛頭山、金官橋、十里山、鑽林山區城門湖之線陣地轉進。淞浦師團前衛及波田支隊得勢不讓人,追著屁股打來。第4軍占據陣地後,返身與追擊之敵戰成一團。

姑塘失守、九江失守,武漢門戶被日軍撞開。初戰受挫,蔣介石在軍委會痛罵張發奎:「娘希匹,張向華緊要關頭又存私心。他把第4軍藏起來,為什么不用?為什么不用?」

蔣介石桌子敲得「嘭、嘭」響,火氣更大了:「什么『鐵軍英雄』,什么『抗戰先鋒』,統統是假的。他這是公然抗命,目無軍法!目無軍法!」

一旁的何部長等蔣委員長火氣消了一些,上前勸道:「委員長,2兵團放置4軍不用,也許是見大局難挽,怕被日軍纏住脫不開身。如今全軍安然撤至第二陣地,結局也還說得過去。不如給他個機會,讓他在金官橋一線阻滯敵人,挽回影響。」

蔣介石「噌」地從椅子上站起來,在屋里急走兩步,立住身,余怒未消地喊著:「失去九江,不啻給強敵一個立足點。南潯之戰,艱難10倍有之。如此目無軍法之將領,決不能再放在前線。」

蔣介石對兩廣將領本無好感,對手下有私心之嫌的人更不能容忍。

「讓他回來,回來。我要讓他說個明白。」

出師不利,蔣介石盛怒難平,誰的話也聽不進去。

7月31日,張發奎接到最高統帥部電令:「南潯方面的軍事即日起由薛(岳)、吳(奇偉)兩總司令負責主持,張總司令發奎即行調回可也。」

接到電報,張發奎呆愣了足有幾分鍾。放棄兵權,他並不在意,薛岳、吳奇偉都是自己多年的老部下。只是南潯線大戰剛剛開始,就這么不明不白地被削了兵權,他將何以對國人、對部下交待?幾年來他一直是力主抗戰的,今日他的臉面往哪兒放?張發奎一腔怨怒,委員長這封『張總司令發奎即行調回』的命令就是變相撤職!

張發奎覺得委員長的這封心中覺得不公平,耿耿於懷。走前他對薛岳說道:「伯陵!此次九江附近之撤退,是我當時乃根據當面敵情與我軍狀況所下之決心,不幸為蔣先生誤認為我有保存第4軍實力之嫌。實則我不僅對九江之戰役毫無私見,從未將私人利益的意念夾雜其間。固然,第4軍與我有悠久的歷史關系,北伐時我就是該軍軍長。可我絕無衡量自己與各支部隊之深淺關系,以保存自己實力之行為。假如有這種自私行為,第4軍番號早就淘汰,哪有『鐵軍』之輝煌?」

薛岳也是一臉的不平:「總座!就算我們丟了九江有錯,也應該是第九戰區長官司令部胡宗南處理,現在委員長越級干涉……」

張發奎怕這個薛老虎再說出什么過頭的話,直接打斷了薛岳:「伯陵!我對職位視同敝屣,毫不足惜。但我是高級指揮官,就這樣被撤職,有辱我的尊嚴,至為難堪。因我自問良心,毫無內疚,所以我回到武漢後即自請軍法審判。你要在前線好好干,別讓人小瞧了咱們廣東人!」

「司令!……」

薛岳還想看有沒有轉圜的余地,可又被張發奎打斷了:「伯陵!別說了,你以為委員長真的是因為我擅自下令撤退動怒的?要說氣量,蔣委員長比他西安的那個學生可真是差太多了!」

薛岳這才明白,對於多次參與倒蔣的張總司令,也許委員長早就想解除他的兵權。蔣委員長僅僅只是需要一個借口,至於九江到底是怎么丟的,有那么重要嗎?

交接了指揮權,並把所屬部隊及後方軍務交代後,張發奎徑直回返武漢自請軍法裁斷。

九江丟了。一場風波也算告一段落。但張發奎心里,也留下了難以抹去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