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古老羿人族(一)(2 / 2)

蜀山異聞錄 迷奇夢蝶 2456 字 2022-09-05

「我當然知道啦,那時候的女性都很崇尚這種綉鞋,還在鞋跟底下開有小孔,每走一步足底下就會漏出一朵雛花狀的香末,一路便異香撲鼻。女人們飄若驚鴻地在市井間盈盈經過,引得路上行人都注視著綉裙上的文字,從而驚艷女人們詩意盎然的風流韻致。」 專家美滋滋地解釋完畢。

他們嘆了口氣繼續說道:「可是,到了明朝後期,山河破碎,風雨飄搖,勢危如累卵,外有北方皇太極努爾哈赤率領的滿族大軍虎視眈眈,邊患不斷,內有天災頻頻,盜匪蜂起,肆虐大半個中國,因為張獻忠的肆虐,使物力豐饒的天府之國,變為百里人煙俱滅、莽林叢生、狼奔豕突之地。

張獻忠的軍隊每陷一方,擄去婦女充當營妓,在攻城的時候,若遇到對方激烈抵抗,張獻忠就讓所擄掠的婦女赤身露體沖向敵陣辱罵,充當人體盾牌。

在戰爭空隙期間,有姿色的婦女全都被強女干得奄奄一息,然後割下首級,將屍首倒埋進土中,女人的下體朝上,說是利用女人污穢陰氣去壓制敵方的炮火,真是荒謬至極,待張獻忠後期兵敗潰退、糧草匱乏時,更是殺婦女腌漬後充軍糧。

頻頻的戰亂,使百姓棄田舍家而逃亡,在戰禍最烈的十來年間,稼穡不生顆粒無收,造成飢人相食,因此,川人死於飢饉、瘟疫又倍於刀兵,四川三百萬以上人口,僅剩八萬人左右,人們四處逃竄,才跑到這原始山區躲避求生。羿人族女子,從那時起再也不敢大張旗鼓地愛美了,人人為保命而不得以丑化自已的形象,又開始在臉上紋畫了。」

「聽你們這一說,我們都跟著落淚了,往事不堪回首啊,那都是民不聊生的黑暗歲月,現在好了,黑暗過去了,迎來了光明盛世,那你們後來怎么樣?一直就居住於此,從來沒想過遷移出大山去?」

「嗨,我們祖祖輩輩躲進這閉塞的山里,生存條件極差,雖說沒有易子而食,但飢寒交迫、民不聊生的境況,還是迫使一些老年人走向極端,他們為給年青人省下食糧、減輕負擔,往往采取自殺結束生命。」

「自殺?結束生命?好死不如癩活著,為什么要選擇自殺呢?」

「不自殺又能怎么樣?我們這兒人窮土地貧瘠,庄稼產量低,狩獵也不濟,經常是吃了上頓找下頓,為了給小的、少的、年輕的省份口糧,老人們只好選擇死亡!」

「如何自殺的?吃葯還是上吊,或跳懸崖?」

「都不是!不知你們來時看到半山坡那些密密麻麻的小石洞沒有?那兒就是自殺的現場!」

「什么?山坡上石崖邊開鑿的小洞就是用來自殺的?!」

「是呀,我們自殺的方式不但獨特而且殘忍至極,老人們在山坡上石崖邊開鑿洞口寬、高各僅90厘米的石屋居於其中,下面是正方形,上面是弧形,根本不可能坐直。

人在洞中,只能像蝦米一樣躬著身,後腦勺還是卡在洞頂石頭上的,在洞底部內側,有一個奇怪的等邊三角形石孔,石孔每邊寬約37厘米,孔深約20厘米,邊緣鋒利,剛好容得下一個成人的頭顱,這個石孔是供窯中的老人自殺用的。

我們把門槽設置在里里,而把門栓設置在洞在外,這樣被反鎖在洞內的飢寒交迫的老人,看著洞外一望到底的絕壁,絕壁下是無限淼淼的深淵,而遠處對岸的小村中,溫暖的炊煙正裊裊升起……

此地,彼時、此情、此景,一種絕望的寒意不由自主地由心底升出,絕望到受不了時便仰身躺下,將頭伸進這個石孔中,而他的脖子上方,石棱懸如刀劍,猶如歷史那雙詭異之眼,閃爍在這個石孔邊緣的鋒利石棱上,這時,萬般無賴、身心絕望的他朝上一頂,鋒利的石棱便能幫老人結束生命。」

聽完他們的話,戰士和專家們終於明白那些石洞的來歷,一個個不勝唏噓,全身不寒而栗,這個連自殺裝置都幫老人設計好了的棄老洞設計者,要么是一位徹底無情的嗜血殺手,要么是一位完全絕望的溫情孝子,自殺孔的設計,究竟是對生命極度的冷漠,還是對親情最後的眷顧?是對無奈命運的屈服,還是對生命尊嚴的捍衛?

大家感到一陣悲涼,同樣的人,他卻生活在那樣的環境,歷史真是不堪回首。當時的川人血流漂杵、屍骨蔽野的悲慘境況,使得以前物力豐饒的天府之國,一下子變為百里人煙俱滅、莽林叢生、狼奔豕突之人間地獄,在戰禍最烈的十來年間,稼穡不生,顆粒無收,造成人人相食,這對當時的社會生產力帶來了毀滅性的破壞,造成歷史的大倒退。看樣子,是時候讓政府出面動遷他們走出大山生活了。

專家在與他們的交談中,還得知他們是有窮氏後羿的後人,在春秋戰國時期,由於戰亂紛爭,迫使這些世居山東們有窮氏民族,為躲避戰火不斷地遷移,大部分沿長江往上游遷徙至重慶、四川、黔北等地定居,此時恰逢蜀國開明時期,古蜀國國王鱉靈在邛崍東蒙山「登高祭天」,有窮氏便在邛崍一帶繁衍生息,他們還供奉這象征後羿射日的紅弓白箭,對當時開明的蜀王鱉靈的稱呼「布努頭」。在該區域度過了生活穩定,事業發展、人丁興旺的相當長一段時期。

專家們點頭認可道:「邛崍市的天台山,古名就叫東蒙山,現已納入四川省大熊貓棲息地世界自然遺產的范圍,似與『哥摩』有關。天台山為古『邛』族生息繁衍之地,難道古『邛』族是上古時代的後羿的後裔?邛族的『邛』與有窮氏的『窮』相通?」

羿人族老者答道:「我們祖輩在邛崍市臨邛鎮南河岸邊的十方堂邛窯居住過……,明朝張獻忠剿四川的時候,我們才逃往如今這深山洞穴里來的,算起來,也有幾百年歷史了。」

考古學家柳青蕪這才聯想起來想到,當年在十方堂邛窯遺址出土的邛瓷文物中,紋飾多為草葉、花卉、雲氣、斑點、鳥蟲和幾何紋,不少紋飾與今天洞中羿民後裔的蠟染圖案有著多么驚人的相似呵,難怪剛進洞時,看到涼衣桿上衣服圖案總覺面熟,好像在什么地方見識過,謎底原來就在這里。

東周春秋時期周烈王姬喜八年(前368年),開明氏蜀國滅昔阝、平周二國,蜀王杜尚封其弟為漢中侯置藩屬苴國(國都位於今昭化區石盤村,轄管原昔阝、平周二國領地),宣布苴國成立。

苴國對內積極發展生產,對外示好當時強盛的巴國,時常與巴國聯合抗蜀,而漸成為西南地區的一個與當時開明氏蜀國、巴國齊名的強國,領土也有所擴張,轄管范圍大致今四川綿陽的梓潼縣、廣元的劍閣縣、青川縣、利州區、昭化區、朝天區、旺蒼縣、蒼溪縣、甘肅隴南的康縣、陝西漢中的寧強縣、略陽縣。苴國君主雖被蜀王封為漢中侯,但始終沒能真正坐領漢中,漢中褒地曾先後為巴、楚、秦三國占領。

戰國時期周慎靚王姬定六年(前316年),蜀國擊退巴國來犯軍隊,得勢的蜀王決定伐苴另立新苴侯,苴侯求救於秦,蜀王也派使者與秦結盟,目的是不希望秦干涉苴政,但狡詐的秦惠王嬴駟收了二國的禮物後,派張儀、張若、司馬錯率隊走石牛道(今劍閣金牛道/劍閣道)滅蜀吞苴,蜀王身死,苴侯被廢,蜀太子逃到彭鄉(今彭州)被捉。

《本蜀論》記載惠文王用計滅古蜀:「秦惠王欲伐蜀而不知道(路),作五石牛,以金置尾下,言能食金,蜀王負力,令五丁引之,成(蜀)道。秦使張儀、司馬錯尋路滅蜀,因曰石牛道。」秦惠王任蜀太子為蜀侯,張若為蜀相,置蜀郡。宣告蜀、苴二國滅亡。苴國共存在56年。

羿人族繼續講道:「在秦、漢時期,我們們祖先已遷往黔地並建成且蘭小國,『旺陣』在黃平縣西之老黃平且蘭……」

戰士李劍秋、閻新宇聽不懂,問「旺陣」是什么意思?

動物專家章含煙就代為解釋道:「旺陣,漢譯就是『皇城』、『皇帝的家』或『皇帝居住的平壩、地方』之意,且蘭古國故都就在貴州凱里西北部的黃平舊州古鎮,且蘭, 就是遍地居住的是革家蘭氏居民的意思,所謂『且蘭國』,實為『藍家居住的國家』之意,而藍姓又是革家的大姓,長期為革家的首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