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災情震舉國(1 / 2)

蜀山異聞錄 迷奇夢蝶 2313 字 2022-11-16

筆趣閣 www.18xxs.com,最快更新蜀山異聞錄最新章節!

5月12日下午兩點半,8740部隊一支運輸車隊在途經汶川縣綿虒鎮時突遇大地震,瞬時間地動山搖,天昏地暗,到處是轟隆隆的爆炸聲,硝煙彌漫。車隊遭遇險象環生的生死考驗,在山上滾落碎石、山下溝壑萬丈的險境中左沖右突,好不容易躲過劫難現場,參謀長魏仁明率領一個個黨員就挺身而出,組成救援突擊隊迅速沖向附近村庄,從倒塌的房屋下背老人、抱孩子,在與外界失去聯28個小時的情況下,搶救、轉移4000余名遇險群眾。

汶川縣位於四川盆地西北部邊緣,居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東鄰彭州市、都江堰市,南靠崇州市、大邑縣,西接寶興、小金縣,西北和東北分別與理縣、茂縣相連,周圍有茶坪山脈、邛崍山脈等眾多山體圍繞,山體宏渾高大,相對高差懸殊,光照、降水條件隨海拔增高而變化,同樣影響著森林及植被群落類型的分布和植物帶譜的形成。存在全國獨有的、成片分布的野生珙桐林,與其伴生的水青樹、連香樹、柏樂樹和其它屬於國家保護的珍稀樹木多達20余種,森林覆蓋率達48%,。還有許多名木古樹和「國香」蘭花,使人在珍稀美、風采美、悠古美諸多方面獲得豐富的意境和多種的美感。

人口111788人中羌族人口就有29839人,占總人口的26.69%,是我國四個羌族聚居縣之一,縣城威州鎮位於縣境北部岷江與雜谷腦河交會處,海拔1325米, 岷江縱貫縣境西部地區,還有魚子溪、草坡、壽江等河流經過。有四面環山,三山競秀、二水爭流,一城跨江盡新樓的美譽。汶川因縣西汶水(現岷江)得名,西漢時為綿虒縣,西晉改為汶山縣,並為汶山郡治,北周始名汶川縣,距今已有一千四百余年歷史,有最古老的羌文化,絢麗的羌族刺綉,有歷經千年不倒的羌寨、碉房和雪山下聳立的邛籠,以及仍在峽谷上空彌香的被稱為世界橋梁先驅的懸筒和溜索.

16時20分,8740部隊又接到總部首長緊急救援震中汶川的指示,16時30分,頂著狂風暴雨,670名官兵在參謀長魏仁明的率領下,緊急登車,直奔汶川縣城,13日凌晨1時到達古爾溝,這里距汶川縣城90公里,通向汶川的路從這里開始被山體滑坡徹底阻斷,部隊車輛無法前行,此時風雨交加,余震不斷,山坡上隨時有泥石塌落。

怎么辦?前進?官兵隨時都有生命危險,後退?10萬汶川受災百姓等待著救援!緊急中,魏仁明向部隊首長報告後,果斷決定抽出200名官兵組成突擊隊,不惜一切代價,徒步向汶川挺進,200名官兵迅速集結,一刻也沒停留開往前線。

以前走進汶川,是進行攀岩、漂流、滑翔、科學探險、野營、生存挑戰、定向運動,及軌道滑行、羌族溜索等等活動,這在平時既可陶冶身心,又可以強健體魄。平常的人們走進汶川,閱盡的是人間春色:那數不清的直徑數米的巨樹構成了一片片的獨特森林,杜鵑、香楠、珙桐、連香、桂花、蘭花形成了香海、香路、香山,尤其是那數十種杜鵑從春至冬依次開放,美艷無比。

夏季,是觀賞鴿子花的最好季節,這里是全球唯一能看到如此壯觀美景的地方,從4月開始,花朵由淡綠色而乳白色漸次為棕褐色,山風吹拂,萬花齊動,似對對白鴿展翅欲飛,秋時放眼望去,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冬季、霧凇、冰掛、冰瀑是雪的精靈,雪蓮、臘梅是雪的天使,好一派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冰封千里、銀妝素裹的夢幻景象。

大熊貓、小熊貓、雪豹、紅腹角雉雞、獼猴、雲豹、水鹿、靈貓等喜溫濕動物,牛羚、猞猁、馬熊、白唇鹿、白馬雞、林麝、金雕等耐嚴寒的高原動物。

可在地震之後,這些艱難險阻卻成了真正考驗戰士們的攔路虎,這支突擊隊果然就冒著風雨,在伸手不見五指的漆黑中,向著傳來人民呼喚的方向,開始了無畏生死的冒險前行,原途映入戰士們眼簾的是滿目蒼荑,山河破碎,亂石崩滾,房屋倒塌、死屍遍地的悲慘景像,腳下,江水湍急,頭上,山石不斷滾落。戰士們在一次接一次令大地抖動的余震中強行軍,爬山、涉水、攀岩…心里只有一個目標:汶川!頭腦中只有一個信念:人民!

戰士們在一點點的突破!突破!在一段段地挺進、挺進!……

終於,到了距汶川縣城南七公里的七盤溝,這給大家以莫大的鼓舞,勝利就在前方!七盤溝長約30公里,溝口海拔1500米,溝頂的白龍池4020米,溝寬處300余米,窄處僅1米左右,溝內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是一處以自然風光為主的山地風景區。

全溝景觀可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從白龍池到雪花坪一帶,長約6公里,坡降大,從4020米下降到3418米,這段屬典型的「彭灌雜谷」斷裂地帶,山勢陡峭如刀劈斧砍,峰形千姿萬態,白龍池是一個形狀如葫蘆的高山堰塞湖,深潭碧水,從出水口下跌形成多級瀑布,其中50米以上的瀑布就有10余個,下段由雪花坪至溝口鎮溝石,水勢緩而多變,在茂林幽竹間奔流,全長約15公里,地勢平坦開闊而兩岸山峰高聳,野花遍地,綠草如茵,以雪花坪瀑布最為壯觀。

這里氣候溫和,植被豐茂,從山腳到山頂,大致可分為山地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帶、山地暖溫帶針闊葉混交林帶、山地寒溫帶陰暗針葉林帶、亞高山亞寒帶灌叢草甸帶、高山寒帶草甸帶5個垂直分布的植物帶,植物種類繁多,動物資源也很豐富。

「我看見迥瀾塔了!」有戰士興奮地喊道。

他這一叫喊,增添了同行戰士們們信心:汶川不遠了,她就在前面!迥瀾塔位於汶川縣漩口鎮鎮政府後岷江與壽溪河交匯處的岸邊台地上,塔為九級密檐式磚塔,坐東南,向西北,塔基及塔身平面呈正六方形,以白色灰漿抹面,塔基由上往下微內收,底邊長2.6米,高6.5米,西南面開拱形門一道,高2.4米,寬0.80米,各層塔檐用磚疊澀向外挑出,每層高度由下往上依次遞減,各層各面正中皆開拱形小窗一道,頂為六角攢尖頂,塔通高21米。

暗夜中的23時15分,狂風暴雨中的這支橄欖綠隊伍,跋涉在被地震支解得破碎的山間,沒有路,只有前進的方向震中汶川,左側山峰高不見頂、飛石不斷砸落,右側岷江咆哮、濁浪滔滔,200名勇士借著電筒微光,摳著石縫,蹬著樹根,匍匐穿行在山腳下、碎石中,連續21個小時徒步強行軍90公里,終於到達汶川縣城,成為第一支到達汶川縣城的搶險救災隊伍。

以黨員為骨干的戰士突擊隊員臨危不懼,在危如累卵的建築物內檢驗忠誠,在滾滾的泥石流中彰顯本色,在歷盡劫難的廢墟上樹立形象,以堅定的信念、無畏的氣概、愛民的赤誠,率先到達汶川縣城,成為抗震救災的「先鋒隊」、災區人民的「主心骨」、受災群眾的「貼心人」,把抗震救災紅旗迅速插遍了汶川戰場。

映入魏仁明和戰士們眼簾的是一幅悲慘的景象:街道兩旁的房屋不斷塌下瓦礫,駕駛者紛紛走出車廂逃避,以免被困,街道上都擠滿了丟空的車輛,有汽車被跌下的瓦礫壓毀車頂,有的更被壓至完全扭曲變形,民眾慌慌張張在逃竄躲避,由於擔心余震,也就顧不得那山泥傾瀉危機,災民們爭相攀山到其它地勢較高處躲避,這令汶川對開的山頭,一時間出現了蜿蜒曲折的逃難人龍。

地上四處塵土飛揚,聚集在街上的人都以手遮掩口鼻,以免吸入灰塵,有人抱愛犬一同逃走,已脫險的人,則試圖致電尋找失散的親友或向家人報平安,可此時汶川的固網、手提電話及寬頻通訊,先是在飛碟空襲中電桿塔機被攔腰炸斷,後又在地震中全部坍塌支粒破碎,通訊完全中斷……

醫護人員撤離醫院走到空地暫避,不少人被吹沙入眼,要用清水沖洗眼睛。城內的武警戰士們在緊急地拯救傷者,救護人員也在現場忙忙碌碌地搶救包扎傷者,沒有受傷的民眾則在一旁協助武警戰士一起救人,另外,也有人自行抬受傷的親友到醫院治理。

面對如此慘狀,8740部隊參謀長魏仁明,用海事衛星電話最先向駐川森林部隊報告了汶川的災情,也是在當天,駐川森林部隊一位領導,用海事衛星電話最先向黨中央和國務院報告了汶川受災情況,至此,各新聞媒體向全國**道了汶川大地震的最初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