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4第一次大沽口之戰:我用眼神殺死你(2 / 2)

美國沒有兵力,是搭英法便車的,所以沒有上兩者這么吊---領著一群小弟,在桌子上摔打著鋼管、砍刀,叫囂著:閻王你他媽的給老子出來!不出來,老子就燒了你地廟!

美國是只要能修約(南京條約),閻王我不見也行,小鬼就o了!

面子算個屁,能賺錢就行了!

所以美國公使不要求滿清派全權公使,他把修約要求11條,朝直隸總督譚廷襄遞交了。

本來美國算4個蠻夷里態度最好的了,但他的修約要求一抵達咸豐那里,登時完蛋了。

因為美國要修國書,這是平等的關系,美國翻譯就按他們那一套文明翻譯了美國國書。但其中美國總統致清朝皇帝國書中第一句第一個字,就讓毫無尊嚴和廉恥的財迷美國在咸豐眼里成渣滓了!

這第一句話就是:「朕選撥賢能智士,姓列,名威廉(此刻在大沽口船上蹲著的美國公使),遣往駐扎攆彀之下,

這本來是介紹信。就是:「我公司總經理派前往你處推銷……」

但問題是國書翻譯,尋求平等,把美國總統翻譯成了「朕」!!!!!!

朕啊!!!!!!

看了看美國國書,圓明園里的咸豐冷哼一聲,滿臉冷笑,用朱筆批示道:

「閱所進國書內,該國王竟然自稱為「朕」,實屬夜郎自大,不覺可笑!!」

結果大沽口外的美國公使一腔愛財之心。本想背叛強盜集團,先投身滿清懷抱,但還不知道怎么回事。就被個「朕」字思密達了,真是天道昭彰,報應不爽啊。

不過蠻夷可恨可惡,夜郎自大、自不量力,但英法這次的殺氣,傻子都能看得出來。

雖然這個平行空間里,英法沒有攻擊廣州,活捉海上蘇武葉名琛,但他們帶著叛軍北上。陳兵大沽口,一樣是挑釁。

而咸豐很無奈,沒有錢,沒有兵。

因為四處起義、太平軍、捻軍、偽宋,早就把清朝國庫弄破產了,為了聚斂銀子,一開始朝廷還能大舉賣官,這是大收入,但後來買官地人太多了。那時候,估計是在滿清樓頂上扔下塊板磚去,砸倒一片候補道台、縣令,買地人多自然不值錢了,你沒關系,你一輩子你也當不上實缺,所以有錢人開始不捐官了,而官府開始逼捐。

「大人,不。我這人不想當官。」

「不!你必須當官!當官才愛朝廷!這是印信。交銀子!」

以這樣的財力,自然無法組織大量兵力對抗洋人和海宋的海上登陸突襲。

而且清朝軍隊制度是強調控制內部奴隸的。大量的官兵被分散在各地小地方,好像當年日本鬼子一樣,一個小哨所還有3、4個綠營士兵,監視百姓,這種監視網自然可以阻止奴隸造反,但也造成了滿清根本沒有機動大兵力。

滿清軍隊也不堪,沒打仗的時候,都他媽是精兵,聽那奏章里說地,孫猴子造反他們都能宰了吃猴肉,但此刻一需要他們打仗抵抗洋人,立刻這群比天兵天將都厲害的官兵竟然變身成了游走在嘩變邊緣地迷惘一族:

給軍費!我們欠餉年了,馬上就嘩變了!

車馬費!醬菜費!換裝費!一個都不能少!

而且就算來了,也未必能打仗。

咸豐也不想調集大軍和蠻夷打仗,他地印象里,這群人就是傻逼,不懂天朝牛,但人家不是他的奴隸,不會推翻它,而且以北方那種「可怕地固若金湯」的防御工事,洋人根本打不進來。

那時候,先「剿剿」,等洋人失敗了,跪下了,再「撫撫」,好像養狗一樣,恩威並用,不愁洋人不服!

所以就算洋人大兵雲集,咸豐仍然指示最大的關鍵是鎮壓太平軍!

鎮壓太平軍的所有滿清主力一概不動,繼續打內部造反者。

至於北方,滿清軍隊光在直隸就有4萬清兵,他們在大沽口四個炮台周圍調集了一萬清兵,憑借他們4個修了多年地炮台。

這4個炮台很強,共有142門炮,這是因為大沽口是戰略要地。

大沽口位於海河出海口,河道寬一里,水深近兩丈,沿河而上120里就是華北重鎮天津,是天津的門戶,天津又是北京的門戶;

同時大沽口也是長江江浙一帶官府海運漕糧入北京地主要入口,還是產鹽大區,自然清政府嚴加防御,在第一次鴉片戰爭時候,被英國人戰艦嚇壞了,那時候就在出海口兩岸修了4個大炮台。

譚廷襄憑借這些炮台和近一萬人的兵力,對如果開戰的勝利那是很有信心,咸豐也是一樣認為大沽口固若金湯。

但領導就是領導,想的多。為了天朝的大局,為了世界和平,為了人類友誼,人家不想開戰,其實是鄙視你,根本不理你。

咸豐在奏章里看出譚廷襄有點想欺負欺負洋人的念頭,立刻敲打這個大臣,反復很多次嚴令譚廷襄不能打!

譚廷襄報英國船只經常開入河口刺探情報,想打,咸豐語重心長的說:「譚廷襄怕蠻夷趁著竄入內河,但他們自己行駛,對我無傷!但假如先開槍炮,人家就有理由打我了,務使釁端勿我自開。」

第二天,咸豐又指示了譚廷襄:「該督等切不可因為兵勇足恃,先起兵端,天津固不難制勝,設其竄擾他處,恐非天津可比。(天津弄死洋人不難,但他們亂跑到別處更麻煩)」

一周後,咸豐再次說譚廷襄,千萬別打:「你不要聽你手下將領的,那是他們想立功,而不考慮後患。」

咸豐哥們這既不允許英法各國的條件、不談判、也不開戰地旨意,讓譚廷襄很為難,很為難。

琢磨皇帝的心思後,他決定在岸上對英法宋聯軍「示威」。

裸的用軍威把敵人嚇跑。

他讓大沽口南北兩岸各營兵勇,一概列隊,旗幟全打出來,兵器都給我擦亮,譚廷襄親自在炮台上搖旗指揮,結果滿清守軍在岸上沿著海岸排了足足十里!

大旗飄揚、戰鼓震天、士兵們握緊正義的鐵拳,肩並肩順著海岸排成整齊的隊列,怒視著大海上的蠻夷艦隊,仇恨並且鄙視的眼神好似發出無數炮彈轟向對方,他們用盡胸腔里的怒氣朝著大海狂吼著:「我…大…清…威…武…」

「軍容太盛了!」譚廷襄站在幾萬斤的大炮中間,看著自己手下這旗幟招展、鮮明整肅地軍陣,心里興奮的難受,他看著遠處的敵人艦隊,伸出一根指頭虛點著他們,冷笑道:「面朝大海,我軍威武!這就是我大清軍威!怕不怕?!怕不怕?!怕不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