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四章 文人風骨(2 / 2)

錦衣狀元 天子 1560 字 2022-09-09

胡世寧進城經過貢院,不過是會試進場前的一點小插曲。

朱浩能理解在考前安排這么一出,算是朝中大佬給這些備考舉子一種激發和鼓勵……看看,只要文人腰桿直,哪怕當初蒙受不白之冤,但總有昭雪之日,還能贏得世人尊重,你們要以此為榜樣。

會試進場,無波瀾,亦無險阻。

連日常搜檢都很草率。

搜檢的人知道,眼前這些排隊等候進入考場的,大多數是舉人老爺,社會地位不是一般的高,這種人大多氣節高尚,唯恐聲名受損,屬於人人羨慕的「文曲星」,會在會試這種庄嚴的場合作弊?

怎么個作弊法?

把四書五經還有集注夾帶進考場?

亦或是提前寫篇文章帶在身上,進場後等著抄?

就算找個翰林來寫文章,怕也不一定能再通過一次會試吧?

真把會試當成兒戲之所?

朱浩發現,雖然自己參加的科舉考試一次比一次場面大,嚴肅性也隨之提高,但搜查的力度卻越來越小。

這充分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科舉到了鄉試級別,已非普通人能觸及,更不要說會試了,這種考試幾乎接近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進行評判,文人能一路沖到會試,沒死也要脫一層皮,好不容易取得社會地位,世人不會覺得這樣的天之驕子會用下作的手段應考,讓自己聲名掃地。

朱浩心想,自古以來科場舞弊比比皆是,都說明朝對文人苛刻,不比宋朝對士大夫的寬容,看來也不盡然。

不到清朝,文人尚不到為奴為仆的地步,完全就是這個社會的主人翁。

……

……

進場後,座位劃定,朱浩的位置靠近門口。

這已屬於非常好的座位,距離柵欄門只隔著一個號舍,坐下來後朱浩把東西稍微整理一下,很多人已第一時間把火盆生了起來。

大冬天的到貢院參加會試,二月里京城氣溫堪堪零度冒頭,即便一身厚重的冬裝,在這種地方也寒冷無比,這跟鄉試時悶熱的環境正好反過來。

朱浩這邊情況還好。

到京城後,一件改裝版「羽絨服」已穿在身上,連朱四和唐寅那邊也各送了一件,對於習慣南方天氣的人來說,到京師後要是沒朱浩的「羽絨服」,估計真受不了撲面而來的風霜。

京師有一點好,那就是「干冷」,哪怕是零度,只要沒有起風,就不會感受那刺骨之冷。

此時已是日落黃昏。

臨入夜前還有一次例行巡場,眾考生比鄉試時看起來要活潑許多。

考試來日才會進行,說話聲不斷於耳,不管認識還是不認識,都要先打個招呼,這些人雖是對手,說不得入朝後便是同僚……畢竟一個考棚六十人,從幾率上來說,以正德末年一次取四百五十名進士的比例,二十多人就能取一個,一個考棚出兩三個進士那是平均數,取四五個就是運氣爆發。

……

……

入夜前還挺好,每個考生內心火熱,有說有笑,氣氛融洽。

可當夜幕降臨下來……

南方來的考生率先受不了。

夜晚氣溫驟降到零下,哪怕號舍隔著油布,但寒風還是會灌進來,一晚上考棚內不時聽到有人咳嗽,叫苦者比比皆是,畢竟很多南方舉子第一次來北方考試。

考棚環境近乎「露天」,這種連個門都沒有的號舍,對平時嬌生慣養的儒生來說,真是一種無情的煎熬。

朱浩靠坐在里面,沒有早早睡下,說到底他沒有早睡的習慣。

「隔壁的,看你年歲不大,哪兒來的?」

一個口音像是山東之地的考生,打破沉默問道。

正是毗鄰柵欄門那個號舍的考生。

他想找人說話,只能跟朱浩說。

朱浩回道:「湖廣的。」

「湖廣可是好地方,物產豐饒,聽說你們那邊的鯉魚很好吃。」此人繼續搭茬。

朱浩搖頭:「我很少吃魚,不好那口……你說得這么詳細,你去過嗎?」

「倒是沒去過那旮沓……」那人道。

此時朱浩里邊號舍的考生道:「沒去過你說個蛋?」

先前那人道:「喂,你哪位?說話客氣點……你也是湖廣的?」

「我江西的。」

「江西也是好地方,瓷器非常出名……」

一群人瞎聊,因為彼此都不熟悉,除了能聊聊地域,也說不了別的。

純粹就是尬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