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重慶之行(2 / 2)

第二天一起來立馬退房。吃罷早飯,第一件事就是買了一只鋼筆,一個筆記本。然後開始進行商業調查。

賣軍火一開始就被排除;這倒不是說軍火不好賣。

軍火肯定很好賣。現在正是列強對華武器禁運時期,四川的大小軍閥對軍火的渴求是強烈的,只不過交易時能不能保住命就難說了。

他這次來重慶主要是考察民用品。

不住腳地跑到天黑,他又換了一家旅店住下。這時候筆記本已經記了滿滿幾十頁。不過結果令人失望——這個時代不同行業的壁壘比他原來想象的森嚴。行業准入門檻也較高,不是你有貨就能順順利利的賣出去的。沒有多年的人脈積累,人家憑啥相信你?交貨,收款,運輸,安全,倉儲,一大堆的問題都很棘手。

當然,小批量的發貨問題不大;可是時間上他等不起。從心理上講,他坐擁超時代的基地系統,還要靠小打小鬧的賣些散貨來發家,外星人大概會笑抽吧?

可能是心情比較郁悶,定下客房後,他改變了計劃,出門散步清理清理思路。

如今城內面積還不大,走著就到了城南朝天門附近。這里靠江,風景比較好。他找了座茶樓,徑直上了二樓,找了個臨窗的位子坐下。

川人自清朝起就喜歡擺龍門陣,愛飲茶。四周一看,人頭攢動,熙熙攘攘。居然還有幾個爺們就在茶座上打起了麻將,大把的老少爺們在旁邊圍觀,不時還叫一聲好。

趙東笑了笑,四川可是個講究生活情趣的好地方啊。

有道是「少不入川」。四川乃天府之國,假如沒有軍閥混戰的話,這塊水土太適合人生活了。嗯,有了軍閥也不耽誤生活;別看外面隔三差五的打仗,城里的生活還是照舊。

苦中作樂吧!

也許是無奈?!不過,也可以看做是川人的生活態度。

趙東抬頭看著江面。這個時候看不見江面上的船,對岸的景色也看不到。

對岸是哪里?嗯,後世是南岸區。現在是洋人租界區。他在城里跑了一整天,大致的人文地理還是比較清楚的。

嗯,洋人!找個洋人合作如何呢?

洋人的信譽比較好。不過這是洋人之間的信譽,洋人對華人的信譽就未必那么可靠。

但是洋人有個好處:不怕軍閥。軍閥怕洋人。其實不止是軍閥怕洋人,民眾也怕。這是自一八四零年鴉片戰爭以來,洋人在這片土地上屢戰屢勝,歷經近百年積累下的資產。特別是八國聯軍以來,列強不斷逼緊的侵略步伐把套在這個民族脖子上的絞索拉緊了。這種侵略使得國人對洋人又恨又怕,又催生了不斷高漲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使得這個民族開始覺醒了。

有個洋人做合作者,肯定會帶來極大的便利。但是,這個是有前提的——前提是這個洋人要聽自己的。

他又不是洋人的爹,洋人憑啥要聽他的?

想到這里,趙東眼前一亮,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

第二天一早,趙東早飯後直趨朝天門碼頭,搭上一艘渡船就過江了。

他在彈子石小碼頭下船,走不遠就是南濱路;這里與重慶母城隔長江相望,因毗鄰沿江水碼頭的便利,南岸是外國勢力染指重慶最早的地方。此時外國人被限制在南岸海棠溪至彈子石的南濱路一帶居住,所以英、法、日、美、德等國就在南岸長江沿岸境內設海關,開洋行,圈租界,建軍營,立公司,經營出口貿易、航運等商務活動。

假如說在北岸看到一個洋人還算稀罕的話,那么一站到南濱路上,放眼望去,黃頭發、藍眼睛、大胡子的白人滿街都是,他稍微算了算數目,估計這里的洋人比華人數量少不到哪里去。

這里就是重慶租借區,特殊時代的歷史產物——國中之國。

後世的南濱路依舊保留著大量的百年老建築,主要遺址包括上新街新碼頭三十四號立德樂洋行舊址,周家灣六十三、六十四號卜內門洋行舊址,美國使館舊址法國水師兵營舊址。很多建築他後世旅游時還親眼見過。不過,能在這個時代親眼目睹,心理上確實有種特殊的違和感。

他徒步走了一圈,熟悉一下周圍的地理環境,然後整個上午都在南濱路上蹲守。這里有幾國領事館,他的目標是美國領事館。

他要找一個美國人。一個正宗的美國人。

這個美國人要符合兩個要求:第一,有典型的白人外貌,金發碧眼,身材高大,最好是美籍的德裔人;第二,這個人最好是剛來本地。</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