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章 孤軍深入(2 / 2)

大隋帝國風雲 猛子 1710 字 2022-09-13

言下之意,選鋒軍既然到了遼東城下,就必須做出決策,而從最小代價獲取最大利益的原則出發,攻城顯然是下策,但選鋒軍又不能待在城下無所事事,消極怠戰,平白遭人詬病,於是也就剩下唯一一個選擇,甩開遼東城,大踏步向前。

「選鋒軍在前,主力在後,糧草輜重都在後。倘若選鋒軍長途跋涉直殺平壤,在兵力和糧草輜重嚴重不足的情況下,又如何攻打平壤?」

這是事實。沒有糧草輜重的持續供給,選鋒軍就算殺到了平壤城下,也只有干瞪眼,而高句麗在經過前兩次東征的血腥廝殺後。田地荒蕪,至此已經根本無需堅壁清野,現在不論帝國的選鋒軍如何燒殺擄掠,也不會搶到一粒糧食,甚至連可以充飢的樹皮草根恐怕都搶不到。

接著,楊恭仁拿出了一個折衷方案。

「選鋒軍直殺烏骨城,在烏骨城會合榮公和譙公的水師,然後再去攻打平壤。」

這是一個好計策。從目前統帥部的混亂情況來看。指望薛世雄、李景和趙才齊心協力,以最快速度殺到烏骨城會合來護兒和周法尚有些不切實際。一個很簡單的事實是,薛、李、趙三人是帝**界關隴系的鼎柱人物,而來護兒和周法尚則來自江左。是帝**界江左系的領袖級人物。試想一下,帝**界這兩大對立派系的將軍們能擱置矛盾和沖突,眾志成城殺外虜嗎?根本不可能,相反,為了搶奪戰績和功勛。雙方肯定是各出奇招,無所不用其極,能本著軍人的道德不在自己人的背後下毒手就算不錯了。

第一次東征時,來護兒和周法尚率先攻打平壤失利。損失三萬多將士,他們的「借口」便是水師所帶糧草不足。又擔心陸路大軍不能盡快趕來會合,所以才迫不及待地發動了攻擊。實際上說白了就是一句話,搶功。結果等到陸路大軍趕到,水師已經大敗,水陸大軍聯合攻擊的既定策略已經無法實施了。

也正因為如此,來護兒和周法尚這一次必定會以最快速度登陸高句麗,由畢奢城方向火速北上殺到烏骨城。可以肯定的是,不論薛世雄、李景和趙才是否趕到了烏骨城,來護兒和周法尚都不會等他們,因為江左人要洗雪前恥,要攻克平壤,要拿下滅亡高句麗的第一大功。

龍衛軍直殺烏骨城,這一路上的糧草還是綽綽有余。等到了烏骨城,與水師會合後,便能得到水師糧草的支援。而在有充足的糧草、有足夠多的軍隊的情況下,龍衛軍跟在水師後面直殺平壤,其危險性大大降低,而獲取戰績的可能性卻大大增加,這完全符合以最小代價換取最大利益的原則。

楊恭仁這一計策當即贏得了眾人的贊同,就連崔遜都贊不絕口。

四月二十五日,楊恭仁在稟報遼東大本營的同時,率東征選鋒軍以急行軍的速度,直殺高句麗腹地,飛奔四百多里外的烏骨城而去。

楊恭仁狠狠「將」了遼東大本營一軍,讓東征統帥部在混亂之中倍感難堪。

統帥部在選鋒軍抵達遼東城下的時候,並沒有下達具體命令,既沒有讓選鋒軍馬上攻城,也沒有讓選鋒軍城下待命,結果楊恭仁選擇了第三條路,以「先鋒」之名義甩開遼東城,大踏步向高句麗腹地挺進,意圖先與來護兒、周法尚會合,然後與帝國水師一起水陸並進,殺奔平壤,直搗敵虜心臟所在。

薛世雄鎮制不了李景和趙才,只能指望皇帝和中樞決策,實際上就是把手上的權力還給了皇帝和中樞。這種做法的確很「保險」,不求無功但求無過,但問題是,皇帝和中樞發動第三次東征的主要目標不是取得遠征的勝利,而是以遠征的勝利來贏得國內政治上的勝利,所以皇帝放權了,放手讓將軍們去打,而將軍們偏偏不要這個權,於是戰場上便出現了「無令可遵」的荒誕一幕。

楊恭仁自己決策,決意去會合來護兒和周法尚,與水師一起去打平壤,可以預見,有了楊恭仁這位選鋒軍統帥,這位皇帝授權的遠征開路先鋒,來護兒和周法尚還會猶豫嗎?還會等待與陸路主力大軍會師之後再去打平壤嗎?

薛世雄、李景和趙才再不敢耽擱了,再耽擱不僅貽誤軍機,而且有故意拖延東征,與皇帝和中樞做對之嫌,所以三人在形勢的脅迫下,不得不放棄爭執,各起本部人馬,急速渡過遼水,然後以一部兵力包圍遼東城,確保糧道暢通,以主力向烏骨城飛速挺進,以求盡快與帝國水師會合。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