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九十五章 龍衛軍的危機(2 / 2)

大隋帝國風雲 猛子 1573 字 2022-09-13

當伽藍在軍議上,當著龍衛軍軍官們的面,詳細分析和推衍了帝國當前和未來政局的走向,以及龍衛軍在其中所體現出來的關鍵作用後,基本上也就為皇帝和中樞對龍衛軍的「薄情寡義」做了一個合理的解釋。

接下來,伽藍必須回答一個問題,龍衛軍的未來在哪?

這個未來要給人以希望,沒有希望的未來毫無意義,任你說得天花亂墜也不會有人附和,更不會有人拿著身家性命去追隨。

劉黑闥在軍議上便直言不諱地告訴伽藍,他要帶著河北兄弟們回去,除非伽藍給他一個不回去的理由。

劉黑闥和馮翊不同,和盧龍、阿史那賀寶更不同,河北人之所以願意追隨伽藍遠征高句麗,除掉一些七七八八的因素外,最主要的目的便是利用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為河北義軍打造一支強悍的軍隊。如今他們的目標實現了。正當他們為重返河北而彷徨無策的時候,皇帝卻拱手送給他們一個天大的人情。皇帝既然解散了龍衛軍,河北人當然可以回家了,而劉黑闥如果帶著這樣一支軍隊殺回去,必然會在河北掀起狂風暴雨。

伽藍躊躇不言。

當初劉黑闥等河北義軍首領之所以答應自己的條件是有原因的,因為第三次東征勝利後,遠征軍必定返回國內,幾十萬軍隊進入戡亂戰場,河北、河南、中原、江左等地的義軍根本無力抵御,必定會被帝國大軍以摧枯拉朽之勢一掃而空。

而真實情況是,遠征軍兵力十分有限。皇帝和中樞為第三次東征而下達給各地鷹揚府的集結令,並沒有得到貫徹執行,不論是各地鷹揚府是真的無兵可調了還是軍方有意違抗皇帝和中央的命令,總之結果是當龍衛軍攻陷平壤時,奉旨趕到涿郡集結的軍隊依舊寥寥無幾。

第三次東征的軍隊主要由鎮戍東北疆的懷遠軍、北平軍和幽燕軍組成,另外就是帝國水師,還有皇帝直接指揮的驍果軍,所以東征即便結束了,實際上也沒有一兵一卒會進入國內戡亂平叛的戰場。

帝國到底有多少軍隊?從理論上來說,中土統一後,原北周的關隴軍隊、原高齊的山東軍隊和原南陳的江左軍隊,三地軍隊加在一起至少有一百多萬。然而,這是理論上的計算,實際上做為最後勝利者的關隴人,既不會放心山東人,也不會信任江左人,所以統一後,山東軍隊和江左軍隊的主力都給解散了,大部分將士回家種田了,而鎮戍中土的基本上都是關隴軍隊,關隴府兵遍天下。統一後的中土,面臨來自北虜的強大威脅,因此國防策略隨之由內轉外,守外而虛內,於是帝國的精銳主力大都部署在漫長的邊界線上,還有一部分主力則用來鎮戍兩京。

由此不難推測出帝國軍隊的實際規模。這也是第一次東征三十萬大軍覆滅於高句麗之後,直接導致帝國在戡亂平叛戰場上陷入無兵可用的窘境的重要原因。而地方軍和鄉團、宗團均受限於濃厚的地域利益,再加上統一時間尚短,關隴、山東和江左三地還存在著激烈的政治文化矛盾和權力利益的對抗,統一的基礎尚沒有夯實,一旦中土遭遇到深重危機的猛烈沖擊後,統一的根基必然動搖,而中土必然會再一次走向分裂的深淵。

這種機密劉黑闥不知道,他以為遠征軍主力馬上就要返回國內,要進行大規模的戡亂平了叛,河北義軍岌岌可危,所以他必須帶著軍隊回去。

伽藍權衡再三,毅然決定把真相告訴劉黑闥等河北軍官,但這個話題一旦開始,後面必然涉及到自己對帝國未來的悲觀預測,必然涉及到自己要以東北道為根基迅速發展實力的設想,而這一設想不論自己怎么解釋,都逃脫不了擁兵自重、割據稱霸,甚至圖謀造反的嫌疑。所以,有些話雖然要說,但不能當著這么多人的面說,要選擇一個恰當的時機。

=(未完待續。。)

{感謝各位書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