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三章 解決南洋問題的機會(2 / 2)

驚宋 幻影新晨 1023 字 2022-10-29

「文青不必擔心!朕已經從情報部那里了解到了南洋的狀況。三佛齊和東爪哇兩國在我們的挑撥下,已經相互攻打了四年多,雙方的民眾都精疲力盡,渴望和平。而這些年來,我國商人出於好心,對於生活陷入困苦的兩國貧苦百姓多有接濟,因此。漢人在當地的映象極好,他們對於我南洋都督府的大軍進駐,已經沒有多少排斥之意。現在據李寶反饋的消息,在三佛齊和東爪哇推行軍管措施十分順利,較原先紅河州的情況好不知道多少倍。甚至比如今的安南和占城漢化效率更高。讓李寶也很吃驚呢。」岳雲笑眯眯地說道。

王童不禁臉一紅,方作了一揖道:「既是如此,臣便沒有什么異議了。」

岳雲轉過頭對仍有些疑慮的眾臣說道:「其實大家不用擔心,此次攻打蒲甘和大理兩國。朕不會從本土調集一兵一卒,全由南洋出兵。糧食亦從南洋征集,不會加重本土財政的負擔。而國內需要做的,就是保證武器彈葯的供應罷了。所以,朕相信,國內不但不會反對,相反還會贊同呢!」

「哦?陛下此言是何意呢?」這下連虞允文也有些驚奇了。

不需要從國內調兵征糧,固然會讓負擔輕不少,但彈葯的制造和運輸壓力亦是不小。而中原王朝歷來對外發動戰爭,民眾皆是比較反對的。原因就在於打下土地後,對於百姓沒有任何好處,反而倒要因戰爭交納更多的稅賦,要服更多的兵役和徭役。這樣一來,上至士大夫,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反對戰爭。漢民族的血性和野心,就這樣漸漸被一片反對打仗的和平聲中,漸漸磨滅了。

而反觀大航海時代的西歐,由於對外殖民征戰可以取得利益,不但可以開疆辟土,占領土地,更可以掠奪財物,充實國庫。所以上至國王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熱衷於此。這樣一來,由於整個國家從上至下皆有了一種對外擴張和殖民的,極大地促進了了一個民族的進取心,加之文藝復興後,西歐在工業革命,科技進步等方面,皆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取得對世界的支配地位,也就順利成章了。

岳雲現在迫切想做的,就是激發國民對外探索的。在南洋的安南、占城、真臘等地,鼓勵商人前往貿易、建廠、開礦只是初步嘗試,接下來,他便要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了,引導民間力量走上對外擴張殖民的道路。

「允文,朕的意思是:此次進攻大理和蒲甘兩國,其實是三分軍事,七分政治。要論軍事實力,我軍遠遠強於敵人,不要說這兩個國家的軍隊數量低於我國駐南洋的軍隊,就算他們比我國還多,在我軍的火器優勢,和強大的戰斗力面前,他們也只有落敗的份。」岳雲用手指輕輕敲擊了一下龍椅的把手,然後繼續說道:「然後,我們再用陸游原來那套辦法,相信將這兩國納入我國版圖也問題不大。可關鍵卻在於,以後難道就由國家全部包辦嗎?」

眾臣聽聞之後,均有些不解,暗忖對外開疆辟土,不由國家出面發起戰爭,難道還由私人承頭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