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二章 簡王投林沖,此天命也!(2 / 2)

面對如今各地亂局,此法或許是唯一的出路了……

直到李逵開口:「那林沖若是不受封王呢?」

宋江怔了怔,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自己當個官就如此興奮,那林沖也是一介白身,如今有名正言順的燕王,得朝廷認可光復燕雲的大功,青史留名,如此名利兼收,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如果真的還要得寸進尺,那就是……

「那就是亂臣賊子,其心當誅!」

只聽得冬的一聲,宋父的拐杖重重地頓在地上:「陛下敕封這等人為王,受了多大的委屈?林賊還敢不受,可見居心叵測,圖謀犯上久矣!北方被賊軍蠱惑的愚民,也該認清楚此人虛偽的真面目了!」

任誰被定義為惡霸,三代基業的宋家庄沒了,都會深恨鄉軍和那位總教頭,而聽著那蒼老猙獰的怒吼聲,堂內安靜下來,倒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這和皇帝下罪己詔,是一個核心邏輯。

哪怕皇帝犯了天大的過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一個道歉就可以免除大部分罪責。

畢竟九五之尊都認錯了,你還想如何?

何況此番朝廷賞罰分明,還付出了實際行動,封異姓為王,自開國以來,前未有之!

這要是都不認,大義名分同樣歸於朝廷,民心也會有所反復!

宋江想到這里,倒也徹底釋然了,對章惇升起由衷敬佩的同時,又有些擔心:

「現在就看章公何時能說服陛下,真正昭告天下,一定要快啊,趕在北方自己稱王之前!」

……

「章公終究是章公啊,我們的稱王大典恐怕要提前了!」

大名府內,蔡京看到機密營分享過來的南方情報,發出由衷的感嘆。

他曾得章惇看重,以龍圖閣直學士之身權戶部尚書,對於這位老相公頗為敬重,同時對於這次封王,看得比宋江深刻多了:「此計用正統、占大義、離文武、間士族,唯獨沒有顧及的,就是章公自身的安危……」

身後的梁世傑聽著,對於前兩點「用正統、占大義」是清楚的,一時間卻沒反應過來為什么是「離文武、間士族」,拱手道:「還望父親指點!」

蔡京澹澹地道:「封王敕賞一旦定下,傳入北方,鄉軍武將肯定全員反對,士人文臣卻是百般願意,恰好又正值北方舉行科舉,還不懂么?」

梁世傑頓時反應過來:「父親果然明察秋毫,小婿明白了,士族確實希望總教頭接受朝廷敕封的燕王。」

「一來趙宋對待文臣的禮遇,會順理成章地繼承下來,這是士大夫所願;」

「二者他們中了科舉,相當於是趙宋與新朝兩個勢力的功名,都能得到認可,將來雙方相爭,無論哪一方贏了,都能得到任命。」

蔡京頷首:「正是如此,原本士人的態度在鄉軍里面並不重要,偏偏這個時候,文官稀缺,對於各地的掌控還不穩固,總教頭才開科舉,暫收士人之心,現在章公提出封王,引導北方士族出面,時機正是恰到好處!」

梁世傑皺眉:「總教頭麾下以武將為功勛,恐怕不會聽從那些士族之言吧?」

蔡京道:「章相所料的,恐怕也正是不聽,甚至他知道,總教頭很可能不會接受封王,那士林的態度,就會大變了……」

蔡京自己在士林里的名聲就很不好,評價起來自然極不客氣:「士林歌頌一個人的時候,能夠極盡贊美之言,將人捧到天上,士林要污蔑一個人的時候,更是極盡詆毀之能事,無所不用其極,將人踐踏到塵土里!」

「而這些士人一旦做了某些事情,總教頭即便不予計較,鄉軍上下的武將一定看不過去,到時候文武沖突起來,內訌流血,地方不穩,原本鐵板一塊,上下一心的大好局面,就可能盪然無存!」

「此計堂堂正正,又切中要害,可見高明!」

梁世傑聽得臉色發白:「那我們要怎么破局?」

蔡京輕輕撫須:「就要看金陵朝堂到底能不能速速爭出一個結果,在總教頭封王建制之前,將朝廷敕封的消息傳遍天下了。」

「趙宋極重祖宗之制,若是追封倒也罷了,裂土封王所受的阻力,會大到難以想象,但有章公在,還真有辦成的可能!」

「依老夫之見,無論那邊作何反應,最好盡快舉行封王大典,昭告北方,可那樣一來也顯得心虛,朝廷緊隨其後再發詔書,南北仍有正統爭論……」

「總而言之,章公運用的是趙宋百年統治積存下的最後聲威,如果朝廷此次足夠果斷,搶先一步,那恐怕總教頭都要為之煩惱……」

梁世傑想到這等殺人不見血的交鋒,心季不已地舒出一口氣,正在這時,姻親宋喬年卻匆匆入內稟告:「蔡公,有一位老宦官來此,自稱是內侍省都知藍從熙,護送著簡王殿下來此,我將他們安置在正堂了!」

蔡京動容:「簡王?快,老夫去見他們!」

梁世傑則道:「簡王不是失蹤了么,為何會來此處?」

宋喬年語氣略帶古怪地道:「聽那位藍都知有言,簡王殿下是有感總教頭大義大勇,願投燕雲,更要揭露無道昏君弒母實證,昭告天下!」

梁世傑勐然怔住,然後狂喜道:「那太好了啊!」

對此蔡京對此並不意外,這位既然敢現身,十之八九就是與弒母桉有關,只是想到這個時機,再看向北方燕雲方向,都不禁露出敬畏之色:

「此天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