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七章 論惡心士大夫,蔡京是專業的(2 / 2)

這是保證當御史的人選有足夠的閱歷,而不僅僅是看重文名清譽,有理有據,十分重要。

緊接著第二條,同樣是直中要害:「糾舉之事,須明著年月,指陳實跡,明白具奏,若挾私搜求細事及糾言不實者,當記功過。」

這其實就是不再允許「風聞奏事」「聞風彈事」,諫官不再可以根據道聽途說來參奏大臣,要拿出一定的實證出來,同時記下功過,使之不再肆無忌憚。

如此難保不會有消極怠工,所以第三條就來了:「御史當各舉其職,有知善不舉,見惡不拿者,降罰貶遷。」

御史人數稀少,不能讓屍位素餐之位久居,一旦沒辦法做好彈劾工作的,立刻去職,讓更有能力的官員擔任。

也難保不會有御史一心為公,卻被有心人迷惑,加以針對,第四條考慮的正是這點:「御史考試除授,兼刑斷之能,優先錄用。」

御史也要考試,並且以刑部有經驗者,優先錄用,這也是為了讓他們更加掌握奏事的准確度,不被奸人蒙蔽。

……

蔡京的執政能力確實沒話說,李彥一條條看下去,發現如此改革之後,御史言官的定位更加清晰,職能也更加明確,當然也更難當。

不過言官本就是一條官場捷徑,既然想要通過彈劾天子,糾錯百官來火速升官,就要有相應的能力與擔當,不可能便宜事都占盡。

所以李彥滿意地放下奏本:「此實作事,行修於躬,御史台第一任長官,蔡相可有人選?」

這本來是習慣性一問,畢竟人家拿出《監紀九款》,自有舉賢之能。

換成以往,蔡京會推辭,但這回他目光微動,開口道:「臣舉薦公孫尚書,為御史台長官。」

李彥有些詫異:「哦?」

蔡京道:「公孫尚書昔年為判官,為人剛正不阿,擅斷刑事,又曾遭前朝御史彈劾非議,深知其利害,久未歸刑部,今刑部已有章程,若遷御史台,更盡其責!」

李彥看了這位宰相一眼,嘴角微揚:「准奏!」

……

「荒謬!荒謬!公孫昭豈可為御史之首!

相比起前朝,宮內消息京師滿天飛,燕京的街頭巷尾,很少傳聞王宮內的逸聞,但有關御史台的成立和長官之選,還是以最快速度傳到了有心人的耳中。

一時間,群情激奮。

此事其實相當敏感,如果蔡京膽敢阻撓,那指不定有書生去王宮請命,痛斥「蔡賊奸佞,閉塞聖聽」。

但現在蔡京把前朝御史一通罵,又拿出《監紀九款》,最後還舉薦公孫昭為御史台長官,就把這群士大夫惡心壞了。

關鍵是目的沒達成。

他們為什么執著於御史?

不光是為了廣開言路,而是想要旁敲側擊,士大夫的地位到底有沒有改變。

明眼人不止是蔡京、李格非等人,不少士大夫冷眼旁觀,總覺得這位燕王在文武方面會有傾向。

畢竟五代武人亂政,宋朝引以為鑒,崇文抑武,使得士大夫的社會地位直線提升,徹底凌駕於武人之上。

那么從燕朝的角度上,前宋文人的黨爭亂政,也可以說是亡國的根源之一,宋末帝的謚號是「禧」還是「厲」,保守激進兩派,至今沒有爭出個所以然來,士大夫也怕地位受到打壓。

在這個敏感的時期,御史台的成立於否,由誰任職,背後的政治含義就很大了。

結果得到這般結果……

「任公之子來了!任公之子來了!」

一座府邸中,正當眾人激憤探討,突然傳來通報。

公孫昭當年與任伯雨的恩怨,眾人還記在心中,其子在通緝告示前為父爭名,竟被暴民打死,如今聽得任伯雨的後人前來,紛紛起身相迎。

就見一位書生雙手托著任伯雨的牌位,仍舊披麻戴孝,入堂後直直拜下,一句話讓周遭齊齊變色:

「先公枉死,惡賊逍遙,今任申先禱告上蒼,盼惡賊戰死遼東,不得歸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