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心里五味俱全(2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1884 字 2022-10-29

武松一拍桌子。大聲道:『好的切二三斤來吃。』

酒店家去里面切出二斤熟牛肉。做一大盤子將來。放在武松面前。隨即再篩一碗酒。武松吃了道:『好酒。』又篩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來篩。

武松敲著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來篩酒。』

酒家隨口道:『客官要肉便添來。』

武松喝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來。』

酒家莞爾而笑道:『肉便切來。添與客官吃。酒卻不添了。』

武松道:『卻又作怪。』又問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賣酒與我吃。』

酒家手指著招牌。說道:『客官。你須見我門前招旗上面。明明寫道:三碗不過岡。』

武松問道:『怎地喚做三碗不過岡。』

酒家道:『俺家的酒。雖是村酒。卻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來俺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過不得前面的山崗去。因此喚做三碗不過岡。若是過往客人到此。只吃三碗。更不再問。』

武松笑道:『原來恁地。我卻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酒家告誡道:「我這酒叫做『透瓶香』。又喚做『出門倒』。初入口時。醇濃好吃。少刻時便倒。」

武松豈會相信。搖晃著腦袋說道:『休要胡說。沒地不還你錢。再篩三碗來我吃。』

酒家見武松全然不動。又篩三碗。武松吃道:『端的好酒。主人家。我吃一碗。還你一碗錢。只顧篩來。』

酒家道:『客官休只管要飲。這酒端的要醉倒人。沒葯醫。』

武松猶自不信道:『休得胡鳥說。便是你使蒙汗葯在里面。我也有鼻子。』

店家被他發話不過。一連又篩了三碗。武松道:『肉便再把二斤來吃。』

酒家又切了二斤熟牛肉。再篩了三碗酒。武松吃得口滑。只顧要吃。去身邊取出些碎銀子。叫道:『主人家。你且來我銀子。還你酒肉錢勾么。』

酒家了道:『有余。還有些貼錢與你。』

武松道:『不要你貼錢。只將酒來篩。』

酒家道:『客官。你要吃酒時。還有五六碗酒里。只怕你吃不的了。』

武松叫道:『就有五六碗多時。你盡數篩將來。』

酒家苦笑道:『你這條長漢。倘或醉倒了時。怎扶的你住。』

武松答道:『要你扶的不算好漢。』

酒家那里肯將酒來篩。武松焦燥道:『我又不白吃你的。休要引老爹性發。通教你屋里粉碎。把你這鳥店子倒翻轉來。』

酒家道:『這廝醉了。休惹他。』再篩了六碗酒與武松吃了。

武松前後共吃了十五碗。綽了梢棒。立起身來道:『我卻又不曾醉。』走出門前來。笑道:『卻不說三碗不過岡。』手提梢棒便走······」

李國樓說書直截了當。干凈利落。並不嘮嘮叨叨。吆喝聲嗡嗡入耳。說到關鍵處。還會賣關子。但又把人物刻畫的細致入微。在一般人不經意的情節細微的地方著力渲染。聲音或快或慢。或急或緩。或斷或續。或高或低。說得入情入理。入筋入骨。把兩宮太後娘娘的耳朵驚得豎起來。驚嘆的拍案叫絕。

這個段子在茶館里是老段子。一般說書人都會說。兩宮太後娘娘自然也聽過。老段子有老段子的好處。一聽便知李國樓說得還行。沒有懵人。就津津有味的聽著。

李國樓說了一個小時。方告結束。兩宮太後娘娘還意猶未盡。慈禧太後又叫李國樓唱了一首軍歌。這才放李國樓過關。

李國樓懷揣400多萬兩的銀票以及存折離開圓明園。心里又是高興。又是擔憂。內心五味俱全。復雜的感情摻雜在思緒里。高興的事當然錢到了他手里。就能用在國民經濟上。大清的工業革命有了財力上的底蘊。擔憂的事情。有點跌份。難以啟齒。就是怕被兩宮太後當「面首」使喚。給皇上戴綠帽子。那還有活路嗎。連家里的九位奶奶。都要被太監砍成「人彘」。如今連恭親王也不敢踏入慈禧太後的寢宮。這種事萬萬做不得。做人要穩重。要做一名像老師李鴻藻一樣高風亮節的正人君子。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