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4章 左宗棠的戰術部署(2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1742 字 2022-10-29

左宗棠故作神秘的一笑,說道:「開春時攻取董志原是既定目標,但也要做兩手准備,隨時准備堵截逃竄之敵。另外一定要在最短時間攻下董志原,那里是興辦屯田,安定後方最理想的基地,若是能夠在春季播種前攻下董志原,我們秋季就能有養三萬兵馬的糧食。陝甘之事,籌餉難於籌兵,籌糧難於籌餉,籌轉運尤難於籌糧。勝保、多隆阿、楊岳斌等人未認識用兵西北的這個特點,一味增兵猛進,結果後方不穩,兵多餉絀,糧運不繼,屢遭失敗。鑒於他們失敗的教訓,董志原要成為我們大軍的農墾基地,在董志原就地興辦屯田。撤裁下來的軍士為民屯,一部分不上前線的軍士為兵屯,把董志原建設成我們軍隊的一個大糧倉。」

這是左宗棠解決軍糧轉運困難,以及糧餉難題,穩定軍心的一個重要措施。學習明朝的兵戶制度,就地解決後勤給養難題,也只有他有這個氣魄,和叛軍耗上了,不以一場戰局輸贏定勝負,一副不消滅回亂,大軍誓不班師回朝的氣勢。

這個新主張立刻得到所有軍官的支持,沒有人提出異議。打仗不撈點外快,豈不是白來一次,不讓前方戰士餓肚子,是用兵的正途。有上折子權限的幾位武官明確表態,立刻寫奏折呈上去,支持左宗棠的提案。

平慶涇固道員魏光燾聽到說到農墾上了,馬上說道:「左大帥,下官以為西北關隴一帶地少而貧瘠,但長期以來有栽種罌粟的陋習。栽種罌粟和吸食鴉片不僅是甘肅貧困之因,也是西北民風由彪悍而頹靡的致衰致亂之源。所以下官以為禁種罌粟,引種棉桑。

論關隴治法,必以禁斷鴉片為第一要義;欲禁斷鴉片,先令州縣少吸煙之人;欲吸煙之人少,必先禁種罌粟;欲禁種罌粟,必先思一種可奪其利,然後民知種罌粟無甚利,而後貪心可漸塞也。弟之勸種草棉,以其一年之計,勝於罌粟,因其明而牖之,不欲用峻法求速效,致插格不行。高明必能鑒及。

簡單的說就是三個字:禁、導、倡。就是充分的運用有效的經濟手段解決禁種罌粟這個復雜而又艱巨的問題。

禁,即禁止種植罌粟;倡,即倡導種植草棉以代替罌粟;導,即於一禁一倡之間的疏導、勸勉、說服,亦即一種奪其利與予其利的因勢利導的教育工作。

只有這樣做了,才可以從根本上堵塞毒源而移易風氣,長毛子、捻、回之劫皆此毒釀成。下官編寫了《種棉十要》及《棉書》,想為陝甘地區百姓多做些好事。」

亂世的造反派哪有心思務農?什么見效快,而且是暴利,就干什么,在根據地就以種植罌粟為生財之道。太平天國、捻軍、回軍都販賣鴉片和種植罌粟,走私販毒,以資養兵。呆在董志原農墾區的叛軍照樣不事生產,專門從事擄掠搶劫,讓董志原成為罌粟種植基地。

「魏道台心系陝甘民眾,吾心甚慰,這地方官的委派,要慎之又慎,不僅要是能官,而且是清官。接下來魏道台,你有得苦嘍。」左宗棠十分欣賞魏光燾的能力,在農事上多為依靠平慶涇固道員魏光燾。

「這是下官應當做的事,左大帥,這件禮物太貴重,不適合你,還是我用著吧。」魏光燾把劉錦棠帶來的那張虎皮給沒收了,這么大一包裹,一進門就見了,早就抖開包裹過是張虎皮。既然左宗棠清廉如水,他就不客氣了。

左宗棠心情頗佳,這次給面子,含笑道:「虎骨酒留下,不許貪污。」

見魏光燾像一個偷兒一樣,拎著包裹就往外逃,不給左宗棠反悔的機會。一班軍官會心一笑,大帥心情好,有了過年的氣息,軍事會議提早結束。

有的軍官愛干凈洗澡去了,准備洗完澡赴宴。有的軍官可以一個月不洗澡,哪會在乎身上的酸臭味。開始掏出煙槍,取出袋子里的煙絲,抽起旱煙。左宗棠也吸煙,滿屋子的人都在吸煙,弄得房間里烏煙瘴氣。

左宗棠的夫人周詒端一打開房門,想和他說幾句話,一聞到這強烈的氣味,咳嗽一陣,眼睛都睜不開了,轉身跑出去,說道:「季高吃飯了,你身體不好,少抽點煙,這旱煙也有毒性。」

「嘿嘿!夫人呀,難得抽幾口。」左宗棠翹起左腳,把煙桿往官靴底下敲幾下,過足煙癮才站起身。

「周夫人,誰說旱煙有毒的呀,煙草明明是治病救人的好東西,我們軍人離不開它,身體倍棒,提神醒腦,要得要得。」郭寶昌忍不住耍起活寶,被左宗棠吹胡子瞪眼一嚇,立刻也學著左宗棠的樣子,煙桿敲打軍靴底子把煙給滅了。

一班武官聚在左宗棠周圍,一起赴宴,對於來到大西北,最不適應的就是吃喝,紛紛訴說苦啊,嘴巴淡出鳥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