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出淤泥而不染(2 / 2)

晚清神捕 喬尼小樣兒 2106 字 2022-11-07

在商人兼並土地的過程中,高利貸是一個有力的工具。兼並土地的商人,或者在青黃不接,糧價高漲之時,貸糧折價於缺糧的農民,收取高利,剝削農民到破家盪產,然後「折收田、房」,達到兼並農民土地的目的。或者接受農民典當土地,通過典當、找湊,到最後賣斷,使高利貸發揮巨大的作用。山西商人就是通過高利貸兼並土地的典型。在福建農村的土地買賣中,存在著大量的典賣土地的事例。在江蘇,甚至有一種「典多於田」的地主,典當利息既是他的主要收入,又是他兼並土地的主要手段。

通過高利貸的方式兼並土地,並不限於商人。官僚地主乃至一般地主,也常常是敲剝農民的高利貸者。大官僚高士奇、徐乾學以及和珅等人,都同時擁有不少當鋪或銀號。人們稱「士大夫挾囊中裝而問舍求田,猶其上者」,而「放債以權子母之利」,在「魚肉鄉曲」方面,則是「刀錐相競」。在高利貸兼並土地的活動中,商人仍是一個重要的角色,而這種兼並的方式,給農民帶來雙重的苦難,是毫無疑問的。

李國樓曾經發國難財,趁著闖山東的一股浪潮,和七里屯的大地主王出任合作,在山東圈地,不顯山不露水就圈占了近萬畝土地。雖然之後以身作則,捐出了所有圈占的土地,把山東圈占的萬畝土地建成大農場,以國有的形式招攬流民,以此來邀名,試行他的土地改制。但他當初可沒想為國為民,而是行卑劣的手段,憑借叔公李鴻章的牌子,撈取不義之財。

但如今李國樓思想境界大跨越,早已不做與民爭利之事,而是雛鳥反哺,想為三億農民找尋出路。

此時大清人口大爆炸,為了解決人民的生計,清政府引進許多高產農作物,從南美洲引入玉米、番薯、馬鈴薯,在各地加以推廣。還出版多本農業書籍,教農民種植玉米、番薯、馬鈴薯。正是由於番薯、馬鈴薯等高產農作物的突出貢獻,沒讓百姓餓殍遍野,才讓大清度過最危險的太平天國戰亂時代。

但番薯等高產農作物也有很大的弱點,那就是營養單一,味道偏差,可深加工的價值少,作為一時救急尚可,長期主食必將導致人體營養不良,面如菜色,身體素質大幅下降,也必然影響人體的正常智力發育。

高產農作物從清初到乾隆時代興旺蓬勃,「番薯盛世」已經嘗到惡果。人民變得孱弱不堪,人種的素質急劇下降,大清成年人不足一米七,身形偏瘦,佝僂病在農村普遍流行,歪瓜裂棗的殘疾人在城鎮里隨處可見。這也引起大清軍隊的戰斗力下降,大清軍隊打不過八國聯軍,也有人種上的弱點,最後的肉搏戰是講體格的,八國聯軍先天上就占有絕對優勢。

人種優劣也是勝敗的關鍵,漢人打南蠻子,就是靠身大力不虧。李國樓富國強軍之路,當然要考慮軍人的戰斗力,此時的黃種人和白種人落差很大,黃種人已成劣等民族的同義詞,不講民族自尊心問題,這和身高、身形、臉色有關,同樣一個正常大清人和洋人站一塊,兩相比較立馬分出優劣。

老百姓一日二餐,有一半米飯,就算富農了,農民大都以番薯、馬鈴薯為主食。李國樓在農村,就看農民的米缸,關心畝產問題,看見農家門口那口大缸,那是農家肥料的主營地,全靠人畜的糞便,李國樓已知如何幫助農民走出貧困。

李國樓挑燈夜戰,寫出一篇《大清建設化肥廠的迫切性》,論述了黃種人變成劣等民族的緣由,不是靠戰場上的勝利,而是靠人種的改良,要改變人民的主食結構,才能讓一個國家面貌一新。要大面積實施化肥施田,才能讓農作物產量提高,至於化肥的利弊也分析一遍,要讓人拋棄恐懼的想法,合理施肥不會產生不良後果。最後又痛斥了官商兼並土地的惡果,抒發了耕者有其田的理想,但沒談切實可行的方案,無為而治的理想社會,是他論述的中心思想。李國樓不敢提「均貧富」的主張,那豈不要引起一場內戰,明知行不通,就倡導理想化社會,冠冕堂皇的空話,作為結束語。

李國樓知道李鴻章有早上看折子的習慣,一大早就離開館驛,去李鴻章的保定直隸總督府,李鴻章就住在後院。李國樓不用通稟,直接把折子遞給李鴻章。

叫了聲,「叔公、叔母,我自己來。」李國樓就坐下來喝粥,嘴里說道:「叔公,我一宿沒睡,你就看前面就成。建化肥廠我只能承包直隸地區,主要原料就是磷鉀以及制造一些殺蟲劑,這能讓畝產增加三至四成,甚至翻倍也有可能。再遠運輸成本就上去了,老百姓就用不起,要在各地興建化肥廠,我鞭長莫及,你別想讓我干,這個錢我不想賺,讓利於民嘛。」

李鴻章只對工業感興趣,看了李國樓的折子,果真看了一半,就把折子合上了,說道:「小樓,關於農業問題,我是門外漢,在朝堂上沒有發言權。你可以和左宗棠探討得失,先把折子交予戶部,讓戶部尚書余書珍研究一下。不過你也不要灰心,直隸、兩江地區由你試行,我會吹吹風,以行政手段讓老百姓用化肥的,做到不虧本,對得起良心即可。」

「傅相大人,化肥廠關系到民生,我獨家經營,收回投資就撤資,以後還是讓經述經營。這個行業比綢緞庄好千倍,賺的錢可以買一座保定府。」李國樓實話實說,他不是三頭六臂的哪吒,總有個極限。外資引進這塊熟悉,他可以找天津租界的法國公使羅淑亞,甚至英國公使威妥瑪,還能比較出一個差價。以後托拉斯壟斷經營化肥產業,賺三億農民的錢,還是送一份大禮給李鴻章,這樣李鴻章才會上心,不會推諉不管,人民生活才能顯著提高。

果然李鴻章立刻上鉤,又拿起折子,這次看得仔細,頻頻點頭道:「嗯,建設一座年產四十萬噸的化肥廠,舍我其誰!小樓,你辦事我放心,在年關以前去次天津,和洋人談生意,你最牢靠。」

李鴻章對李國樓最放心,因為只有這個族孫,不會收洋人的回扣,損害大清的利益。《煙台條約》簽訂,李國樓雖然收了英國人的賄賂,拿了一座地處煙台的花園洋房,這是官場外交談判的潛規則,他不能上繳給國庫,但李國樓如實稟明李鴻章,做事光明磊落,對得起天地良心。至於李鴻章讓他收了,也是順應潮流,大家都在一個淤塘里,才會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