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教育消費(2 / 2)

武醫官道 豬要上樹 2387 字 2022-11-09

劉羽幾人尚未聽明白,你孩子上學,跟你在這有幾分錢關系?

「你也叫玉鳳,切!說重點?」吳玉鳳頗為不屑有人與她同名。

羅玉鳳嘴唇哆嗦了陣,瞧了瞧被打得親爹媽都認不出來的男青年,發出委屈心酸哭腔:「我想要我的孩子進最好的首山一中,給孩子最好的教育,可我是外地人,孩子沒戶口,上不了學,我去了市教育局,在門口跪了一天,沒領到接見,然後,郎先生說能幫我,是的,我已經接到首山一中的通知了,孩子可以進了,我很感謝他,所以,我答應他的所有要求。」

看看度日酒店什么位置,大概就能清楚這位孩子母親所謂的「要求」是什么了。

包括劉羽,愣在了那里,劉羽覺得喉嚨被堵住,望著臉上因為孩子能上學而欣慰的母親神色,心里瞬間被打翻了醬油,五味陳雜,百感交集。饒是一臉煞氣的吳玉鳳,此刻在愕然之後,也偏過了頭,余光望向姓郎的青年多了一絲厭惡和鄙夷。

馬望山和鐵大兵也沒了生氣,這女人為了孩子,實在……該說是偉大,還是愚蠢?

氣氛瞬間僵硬了,誰也不曾料到,竟牽出這么一樁事。

劉羽失聲了片刻,抬頭問道:「你跟這個人渣准備開房,你丈夫知道嗎?孩子清楚嗎?」。

羅玉鳳面色慢慢變紅,咬著嘴唇,弱不可察的搖了下頭,同時,頭也深深低下去,頭發垂落下來,遮掩住她的面容。劉羽能聽得到,一聲聲微弱的啜泣……是委屈,還是羞恥,或者深深的無奈?

望著她,望著這個,為了孩子能進更好的學校,寧願犧牲**的母親,劉羽好似望見了中國教育**的一個縮影。羅玉鳳,只是許許多多為了孩子進更好,更優質學校,而犧牲的父母中的一個,他們有的犧牲的是多年的積蓄,有的犧牲的是尊嚴,有的犧牲的是戶籍,還有如羅玉鳳這種極端,犧牲的是自己貞.操。

或許許多人農村或者鄉鎮縣區的人不太理解,這里的**在哪里,上學似乎沒有這么困難吧,選擇的自由似乎還比較大。

縣級以下的教育,和城市里的教育,是兩種極端。

優質的教育資源幾乎都集中在城市里,優秀的老師,良好的教學設施,先進的教學系統,城市優先配備,其次才是縣區,最後才是鄉鎮,農村就更不提。造成這樣的後果就是,公辦學校擁有極多的教育資源,能培養出更多的高考優秀人才,能為孩子創造更多明天。

所有為孩子著想的父母,會如何選擇並不難判斷。

而很不幸,中國多年來,在教育上一直流傳著一句話,一句誤導了幾十年,且將一直誤導父母的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這一句話,多少父母為了把孩子送進更好的學校而削減了腦袋,愁白了頭發?借讀費、建校費、捐助……經歷了一系列各種名目繁多的敲詐之後,終於能讓孩子進一個不輸於別人的起跑線。

中國的教育是淘汰制。

小學到初中,淘汰一部分,初中到高中淘汰一部分,高中到大學再淘汰一部分,最後僅剩下極少一部分能接受高等教育,成為常人眼中的「大學生」。所有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成為大學生,甚至。大學生中的名牌大學生。成就人生價值。躋身上流社會。

但是,什么是教育,中國的父母有仔細想過這個問題嗎?

中國是什么教育?是應試教育!

換句話說,被淘汰掉的並不適合應試,但是,一個不適合應試的孩子就注定是失敗的人生?注定以後是搬磚、抹水泥、種田放牛的命?多少大學生畢業找不到工作?或者拿著微薄的薪水煎熬?多少大學生在教育的投資得到了回報?多少大學生在大學學到了實用的知識?

教育,不該盲目的隨著國家的應試教育走,這條路。會把孩子的未來越走越窄,最後只剩下金字塔頂尖的人才能成就所謂的社會價值,而路上絕大部分都成了陪襯和奠基。

教育,應該還包括實用教育,讓孩子除了念書以外,學會實際操作,學會怎樣適應社會,在社會里獲取更多利於自己的資源。

所以,一句「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坑害影響了幾個年代的家長,因為除了應試教育的起跑點。家長還有更多選擇的起跑點。

可惜,這些是理論上聽起來可行。實際卻不可行,因為,國家掌控了人才輸出的方向,即文憑第一位!文憑才是決定一個人才的關鍵,其余都不算。

所以,中國的教育與許多國家不同,中國的教育走上了一條「教育消費」的道路,即教育成為商品,人人爭先購買更好商品。至於九年義務教育,看似減免了學費,實則並非改變教育是消費品的性質。只要教育資源分配不均勻,還存在差異,那么就有人花錢購買更好的消費品,讓孩子進更好的學校,享受更優質的資源。

也許有人覺得,這種教育消費似乎也不高嘛。

但,中國有多少學生?2億!是日本總人口的2倍!2億能產生多少消費?人均一年各種學費、書本費、學雜費、補課費、資料費、考試費,按照5000塊來算,那就是1萬億,中國全年gdp多少?50萬億!這還是按照少的算,教育消費就占了國民生產總值的2%,認真統計,也許數據還要翻番,達到4%也可能。中國多少行業,能達到gdp的4%?中國目前汽車行業夠發達吧?但也才接近gdp的2%左右,所以教育消費有多么龐大,不言而喻。

這便是國家在主導的教育消費,從教育上增長gdp,而在他國,教育是一項低回報的投資,占gdp產值比例極為稀少,並不作為主要消費gdp。

相反,國外在財政支出gdp上往往占有極其可觀的比例,國際平均水平是7%,發達國家占到了9%,連非洲也達到了7%。

而中國呢?4%!

就這,還上了新聞,彈冠相慶,美其名曰「中國教育性經費財政支出首次達到國際教育水平基礎線。」按照中國的考試模式來說吧,就是,高富帥的發達國家考試得了90分,尚且不滿足,窮挫矮的非洲考試得了70分再接再厲,平凡人的中國得了個40分,喜得大擺筵席,放鞭炮慶祝,四方奔走相告,唯恐天下無人不知。

有人說,這么一來,國家總得來說還是對教育投資了嘛,不算教育消費。可是這些教育經費主要用於哪?不是小學中學,而是學費高並且在不斷擴大的大學等高等教育院校,回饋到小初中的投資中,效益極少。

總的來說,國家是拿了絕大部分父母的教育消費,供給了極少部分教育區域,而並沒有從其余的生產總值里拿錢過來。再換句話說,是中國的父母,用他們的錢支撐著中國教育的發展,國家在這個過程中,並沒有起到額外財政支持作用,僅僅是協調,把從父母手里收到的4%的錢,又原封不動的投資進教育當中,供其發展壯大,其實,國家什么都沒做過,而且,這還是建立在所有經費沒有被貪污挪用的情況之下。

所以,中國教育發展越快,只能說明一件事,那就是,中國父母教育投資越來越大,負擔越來越重,這是一個很可笑,很悲哀的事……

屏蔽了,等老豬回來(未完待續)